焦化车间事故及案例延迟焦化装置事故案例学习材料.doc
22页焦化事故案例和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案例案例一:焦炭塔闪爆,装置紧急停工事故(山东京博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6.04.262、事故经过:2006年4月26日17:00左右,40万吨/焦化装置检修后开工在炉出口温度440℃时,根椐工艺要求进行试翻四通阀在试翻四通阀过程中,四通阀卡住导致焦化炉炉管压力憋压至1.6MPA操作工在紧急情况下打开B塔四通阀后的高温闸板阀泄压,导致高温油气(440℃)进入B塔(B塔达不到备用状态,未预热,常温,且未置换赶空气),导致B塔内的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在B塔内发生闪爆装置按紧急停工处理3、事故原因:(1)在开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250℃、300℃、350℃、380℃翻四通阀的温度、次数,导致四通阀结焦,旋转不畅,是导致四通阀卡住、炉管憋压的直接原因,是导致B塔闪爆的主要原因2)当四通阀卡住、炉管憋压后,操作工安全意识差,未进行安全危害分析,就改换流程,导致油气进入B塔,是导致B塔闪爆的直接原因3)岗位人员及工艺班长对整个装置的设备状况掌握不够,B塔能不能达到备用条件,B塔有没有预热,有没有赶空气的熟悉程度不够,对B塔在没有赶空气时进入高温油气的危害性认识不深。
4、预防措施:(1)严格交接班制度,特别是在开停工过程中,各岗位都要对口交接,每个岗位的进度,每个流程的改动在交接记录本上都要体现,做到交的清楚、接的明白2)在装置开停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开停工方案执行,试翻四通阀的温度、次数要严格控制3)加强岗位人员技能培训,特别是开停工方案的学习案例二:蜡油泄漏着火事故(山东京博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7.12.102、事故经过:2007年12月10日上午10:05分左右,仪表工和操作工在巡检时发现中段回流温控仪表自调阀情况异常,四个人即前去检查,该自调阀突然泄漏出310℃的高温蜡油,发生自燃着火,操作工立即报火警,消防队员于10:30左右将火彻底扑灭3、事故原因:(1)中段回流温控自调阀破裂造成310℃的高温蜡油泄漏2)310℃的高温蜡油泄漏后遇空气自燃4、预防措施:(1)切实吸取着火事故教训,进行全员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防火意识2)加强工艺事故预案演练3)加强计划检修时间,确保设备不出事故案例三:硫化氢中毒事故(山东京博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8.05.102、事故经过:2008年5月10日12:00左右,除焦班两名员工在除焦工作结束后即进行上顶盖操作。
这时,突然被焦炭塔内挥发出的硫化氢熏倒而中毒,一人中毒程度较重,另一个中毒程度较轻的员工用对讲机呼救及连滚带爬至一楼,车间人员赶到后立即组织人员施救,送两名员工去医院救治3、事故原因:(1)焦炭塔在老塔工艺处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规程,吹汽、冷焦时间不够,冷焦温度不够,导致塔内残存硫化氢浓度较高2)操作工在上顶盖前没有用硫化氢检测仪检测焦炭塔周围硫化氢含量3)现场操作间没有配备防护器材4、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保证吹汽、冷焦时间和温度2)设备作业前后,检测周围现场的硫化氢含量3)现场操作间配备防护器材案例四:辐射泵出口漏油着火事故,装置紧急停工(山东京博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6.06.152、事故经过:2006年6月15日9:30分左右,焦化分馏塔副操作接主操作通知扫辐射泵B,准备维修于是开始如下操作:关闭辐射泵封油手阀;关闭最小流量线手阀;关闭预热线手阀;关闭循环线手阀;确定出口阀门已经关闭对上述操作大有确认后,开始关闭入口阀,刚刚关闭入口阀门,就发现辐射泵入口过滤器法兰盖处开始泄漏、出油,着火操作工立即汇报、报火警、与现场其它人员用消防蒸汽、灭火器灭火在车间人员及消防队赶到后采取应急措施,装置按紧急停工处理。
3、事故原因:(1)经过检查后发现,B泵预热线手阀内漏(2)预热线手阀内漏导致泵体憋压,致入口过滤器法兰泄漏4、预防措施:(1)增强操作工安全意识,现场操作时要对设备“望、闻、问、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内漏阀门备好备用阀门,停车进更换3)加强岗位练兵,提高岗位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案例五:人身伤害事故(山东京博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6.05.042、事故经过:2006年5月4日16:50分左右,藏哲驾驶拖拉机从石化销售南大门出来自东向西行驶约一百米左右时,遇紧急情况时猛打方向,因处理不当,拖拉机车头翻车,导致驾驶员藏哲被压在车下,并被告车斗向西拖出5米左右,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3、事故原因:(1)驾驶员技术不熟练,应急情况下猛打方向处理不当造成翻车2)车盘过重,车头与车斗不配套3)公司对机动车辆管理不到位4、预防措施:(1)完善厂区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做到驾驶员持证上岗案例六:液化气收率事故(山东海化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4.12.122、事故经过:为降低生产成本,从2004年12月12日中午焦化车间开始提高加工量,在提高加工量过程中。
液化气收率在2%左右,但是在12日下午中班加工量提高后,中班到13日夜班液化气收率为03、事故原因:(1)操作工不敢在较高压力下操作分馏系统,采取机前放火炬,使压缩机入口气量不足2)蜡油量不稳定,解析温度波动较大,解析效果不理想4、预防措施:(1)分馏塔与吸收稳定岗位配合好,互相兼顾(2)分馏塔压力控制暂执行150KPA左右,可看情况作调整案例七:大瓦斯线着火,一米多长管道烧熔事故(山东海化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4.06.072、事故经过:2004年6月7日中班,按正常程序倒塔,关闭了2#塔大瓦斯线电动阀6月8日8:00班又对此阀关了2遍,通上蒸汽9:00焦炭塔顶、底盖打开,发现塔顶冒烟,大瓦斯线着火,经扑救后火灭用蒸汽吹扫大瓦斯线,经检查,电动阀前大瓦斯线有一米多长管道已经烧熔3、事故原因:(1)电动阀关不死,油气泄漏,进空气后即在管道内燃烧2)开车之前,阀门经清焦处理后,检修工未对阀门开关程度进行调试3)停车后第一次开工,操作工无经验,难以判断阀门密封情况4)塔顶产生烟气后,原因一时难以查找,待查明后,管道已经烧熔4、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检修设备交付使用制度2)完善电动阀操作规程。
3)平台上加上蒸汽阀,以在油气外漏时,注蒸汽保护4)对电动阀由生产厂家调试,公司派人学习5)开盖除焦时,加强对大瓦斯线的监控案例八:加热炉炉管结焦事故(山东海化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8.05.032、事故经过:2008年5月3日0:40分因电网晃电,0:50操作工启动2#辐射泵,但发现无法启动,于是通知调度和电工没有电但电工回复2#泵有电,操作工再次启动,仍无效,又通知调度和电工0:53启动1#泵,发现也没有电,无法启动,通知调度和电工, 但电工回复1#泵有电, 操作工再次启动,仍无效,又通知调度和电工此时,电工测1#泵绝缘后送电,0:57给1#泵送电,1:001#泵启动,焦化炉点炉因时间长,炉管结焦3、事故原因:(1)电网晃电是辐射泵停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小循环比生产更易造成炉管结焦3)停电后工艺处理时间长,启动泵时一味要求启动带变频的2#泵4)电仪车间从3月份一直未给1#泵送电,未执行辐射泵热备用规定5)电工一直处于被动工作状态,未能主动工作.4、预防措施:(1)辐射泵必须处于热备用状态2)设备管理制度完善3)生产部门完善<<调度应急预案>>4)电仪车间对电器设备延时系统全面检查。
5)提高调度操作工电工的技能水平及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案例九:四通阀控制系统烧毁,紧急停工事故(连云港新海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8.08.042、事故经过:2008年8月4日中班在新装置开机后第一次切换四通阀,四通阀切换后老塔需小给汽处理,现场指挥人员错误的指挥操作工关四通后新塔切断阀,操作工也盲目执行,导致加热炉出口管压力迅速上升,四通阀前短节之法兰刺漏,瞬间大火燃烧起来,装置紧急停车处理事故造成四通阀控制系统烧毁,检修四十天的严重后果3、事故原因:(1)由于是新装置刚开机,指挥人员及操作人员心情比较紧张,头脑不冷静2)指挥人员违章指挥,错误指挥关错阀门3)操作工违章执行错误的指令,没有拒绝违章指挥而关错阀门4)切换四通阀过程中及切换后,室内主操作和现场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严密监控各参数变化而能采取紧急补救措施5)对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掌握不够、不透,6)设备、阀门、管道的可视化管理标识工作没有做4、预防措施:(1)在新装置开机或检修后开机,各级人员必须要头脑冷静,工作按部就班进行,不慌,不乱2)生产系统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3)杜绝违章指挥行为4)操作工对违章指挥的指令必须拒绝。
5)在开、关阀门时必须认真、仔细的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6)在切换四通阀过程中,岗位人员必须加强对各参数的严密监控工作,发现苗头不对,立即采取相应措施7)加强事故预案的演练、学习工作8)做好可视化管理工作案例十:取样火灾事故(连云港新海石化公司)1、发生时间:2009.06.162、事故经过:2009年6月16日白班,上级安排取分馏塔底联合油进行分析操作工开辐射泵进口导淋阀取样,在此过程中,油先是慢慢的滴,操作工就再逐渐开大导淋阀,油从慢慢的滴突然喷出瞬间起火,因火势较大,装置紧急停车处理3、事故原因:(1)导淋阀长时间未开,堵塞不通2)操作工在油已经慢慢的滴时,盲目一味的开大阀门开度,导致瞬间冲通阀门通道喷出起火3)操作工对安全规程,操作注意事项掌握不够4、预防措施:(1)操作工加强对工艺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学习与掌握2)阀门在已经打开时,介质已慢慢流出时,不可冒然的再度开大3)加强对事故预案的演练与学习 案例十一:焦炭塔进料温度低产生沥青导致无法除焦,停工处理北方某炼厂焦化装置,开工已基本成功,后辐射室出口温度降低到450℃,仍进焦炭塔约6小时,后来发现不对紧急停炉,此时焦炭塔内的油已成沥青,无法冷焦,自然冷却后又无法出焦,最终采用人工挖焦,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焦炭清除出塔。
原因分析及预防:1.监盘不认真,6个小时都没有发现辐射温度的变化450度,渣油的热烈裂化很少有好多个参数都可以发现的2.切换的时间并不长,后段时间可以提高温度,使塔内渣油反应3.即使是发现时焦层过高,也不应该立即停炉,而是先对塔内给上吹扫蒸汽,再切换四通阀案例十二:焦炭塔底进料线DN100的排水线误开,导致焦炭塔底着火事故发生过程:国外一套一炉三塔的焦化装置,1号塔装满焦炭并冷却完成,操作工准备开盖除焦,2号塔正在生焦后期, 3号塔正在预热两个塔平行进料时,从一个塔切换到另一个塔约需要2小时根据操作程序,操作工把塔内的水排净后就交给除焦班,操作工检查时发现排凝阀关闭,操作工误操作打开了2号塔底部的DN100排凝阀,这里面有500℃的渣油,刚开时没发生情况,待渣油及焦炭流出后,遇到空气着火预防:1、设置焦炭塔操作控制卡,俗称60步,做的焦炭塔每一步操作内外确认;2、操作时内外实施唱票制,严禁私自独立操作;3、现场设置标识牌、警示牌和操作指导书,提醒职工各塔生产状态;4、工艺流程上完善,消除职工误操作可能案例十三:焦化炉出口憋压,注汽单向阀法兰垫片外圈吹掉,高温渣油泄漏着火,装置停工(1)现象:沿海某炼厂焦化装置,某日21:50加热炉对流室外突然着火,立即切断加热炉进料,迅速报警,出动消防车辆数十辆, 23:00火被扑灭,无人伤亡. 熄火停泵又致使炉管凝死结焦,导致装置停工,炉管抽出清焦,检修时间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