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初探.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716952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2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初探 彭舟摘要: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曾经历了一场“新石器革命”,它不仅反映石器加工技术由打制向磨制发生转变,而且孕育着农业、家畜饲养业、制陶业等特色文化在南方地区,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广东阳春独石子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以及柳州白莲洞遗址等,有力地显示了新文化葫动的生机,同时,也不可否认采集渔猎仍是该时期的支柱经济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磨制;农业;采集渔猎;家畜饲养业;制陶业:K872 :A :1005-5312(2018)03-0042-04一、前言史前时代历来是考古学界特别关注的部分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是学界普遍划分的两大系列新旧两种石器文化,正因人类最初的生产是物质生产,亦是两种经济模式而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对新石器时代早期内涵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界义,对决定并反映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的各类石器也需正确判明中国地域宽广,各地发展有所不同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方经济面貌由于发展的不充分以及特定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最近几十年来,在南方地区发现了几十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中也包括一些中石器时代遗址。

      由于这些遗址所处时代独特,研究它们将有助于澄清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与中石器时代的划属,石器加工的转变,农业畜牧业的出现,陶器的使用等由于史料的局限,本文主要侧重于理论探讨,并结含相关的石器资料、环境因素来展开论述,阐明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经济面貌的基本轮廓,进而分析其成因二、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内涵考古学上正式提出“石器时代”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兴盛时期,随着近代科学包括考古学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汤姆逊首次公开提出“石器时代”,认为古人类最早使用的古代工具为石头在1865年英国人卢博克把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前者是打制石器的时代,后者是磨制石器的时代并且,从古生物学和编年学、经济上、技术上,将新石器时代归纳为四个特征或标志,即农业、家畜饲养、磨制石器、陶器而恩格斯则认为“蒙昧时代是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正是该地区经济技术处于一种剧变时期,也就是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新石器革命”萌发阶段新石器是由旧石器的母体中发展而来,所以,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各类文化的经济不仅此时已有新石器文化因素的标志,而且还大量残存有旧石器时代的种种经济因素。

      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在经济学意义上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即前者是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属“攫取性经济”;而后者则是有了农业和家畜饲养,属“生产性经济”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而新石器时代人类除了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外,主要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生产至于近几十年来,一些著名考古学者提出,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应有一过度阶段,即“中石器时代”这一论断虽有受传统的三分法的影响,但单独归列出来,对于说明某些问题也是很有积极的意义中石器时代”也有称为“续旧石器时代”、“上旧石器”或“外旧石器”时代一般认为是以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细石器”作为其主要的生产工具如欧洲的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文化,中国的沙苑文化、灵井文化中石器文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都经历过,而且只能作为某些特定地区的一种“石器文化”而且对中石器文化进行透析,大部分石器文化其实要么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要么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更有甚者将其取而代之为“后旧石器时代”和“前陶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正处在一种嬗变状态,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各种新、旧经济文化特征交织在一起,且南北也稍有差别总而言之,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基本经济特征為磨制石器已开始出现,但数量很少,石器仍以打制石器为主。

      早期的磨制石器只是局部磨光,通体磨光的石器罕见农业畜牧业已开始出现,但食物的获得还主要靠采集、狩猎为主陶器也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但工艺都处于初始阶段三、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概况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大约为12000年至6500年根据出土遗物特征和年代早晚,将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划分为大致连续的三个阶段即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又称“独石仔上层期”,有广东阳春独石仔上层,广西柳州白莲洞第二期,广东封开黄岩洞,广西来宾龙岩洞、武鸣苞桥A洞、芭勋B洞、腾翔C洞、桂林D洞,贵州省平坎县飞虎山洞二T2第二层上部,台湾台东县八仙洞的海雷洞、台北芝山洞、台中玉山、台东大马武窟等遗址年代距今大约12000年~9500年前段为单一的洞穴堆积基本特征是:在湖泊附近的遗址,堆积中含有大量的螺壳,且出土了几十种哺乳动物的骨骼,如鹿、犀牛,发现灰烬、炭屑、烧骨等用火遗迹石器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保留有旧石器时代的旧貌,同时还杂存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主要有大型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锄形器、切割器、石锤、石钻磨制石器为局部磨光,有磨盘、磨棒、石斧、石锛、砍划器等此外,还常见骨角器,如骨针、骨锥、骨镞、骨铲等。

      中段又称“鲤鱼嘴下层期”,遗址有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下层,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下层,广东英德青塘朱屋岩洞穴、狮头岩黄岩门二号洞穴,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下层、灵山县滑岩洞穴,广东始兴玲珑岩洞穴,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第三期、桂平大塘城遗址、庙前冲遗址、南宁豹子头遗址下层,广东潮安陈桥村遗址、石屋山遗址等年代距今大约9500年~8000年中段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磨制石器的数量有所增加,打制石器的制作技术也较前段进步,间接打击成为主要打制方法,且比较注重器表的加工修理,种类有所变化,新增加了网坠、杵等器物,但大型的砍砸器、石锤仍占主要磨制石器不仅数量有明显增加,而且少数器物仍为通体磨制而成,种类新增有梭形器、穿孔器等骨器也广泛使用,如鱼钩、鱼镖、刀、匕、针、矛、凿等有些遗址如万年仙人洞出现以蚌壳为刀具或制作装饰品的现象手指夹砂红陶也在此阶段有零星出现后段又称“甑皮岩上层期”主要遗址有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桂林甑皮岩遗址上层,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上层,广西桂平牛尾岩洞穴遗址、上塔遗址、长冲根遗址,柳州兰家村遗址、鹿谷岭遗址、响水遗址、扶绥县江西岸遗址、敢造遗址、武鸣芭勋遗址,邕宁长塘遗址,横县西津遗址,广东潮安海角山遗址,广西防城亚菩山遗址、马兰嘴遗址和杯较山遗址,台湾金门富墩遗址,台北大岔坑遗址等。

      年代距今大约8000年~6500年后段打制石器明显减少,磨制大为增加,许多遗址已经以磨制石器为主,打制石器以间接打制为主,器形变得越来越规整磨制技术进一步完善,通体磨光数量还不是很多一些遗址如柳州兰家村遗址、响水遗址、南宁贝丘遗址等,发现磨制的双肩石斧或石锛等新器形,说明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复合工具,意味着生产形式有所改变穿孔石器的制作工艺有所提高,器形规整,采用两面对钻加磨,孔眼居中,更显得匀称规整骨、蚌器仍有大量发现,器形和用途与前、中段大致相似陶器出土增多,但仍以粗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加砂黑、灰陶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除了发现大量的洞穴遗址外,在中段和后段还发现个别墓葬如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下层发现6具人骨,桂林甑皮岩上层发现18具人骨这说明了当时已存在埋葬习俗,但仪式较为简单,未有棺椁的遗迹,且多为屈肢蹲葬四、处于始发阶段的农业农业出现的标志是什么?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否存在农业?农业在当时的发展状况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耐以陈述的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存在农业,其标志是多元的一般考虑以下六方面的因素:(1)具有驯化植物遗存驯化植物已经丧失了自行进撒种子而进行繁殖的能力,所以便不能再返回到野生状态。

      2)具有与某种农业方式相适应的“工具套”不同的经济形态具有不同的工具体系,即工具套谷物农业有谷物农业的工具套,块茎农业(园艺农业)以及采集、渔猎等经济形态也有其相适应的工具套这正是工具套具有经济形态之鉴别意义的原因所在3)永久性定居村落出现永久性定居可以保证播种人成为收获者,至少可以减少草食动物和其他集团侵夺收获的危险而且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也限制了集团的迁徙4)以农业为基础的动物饲养的出现5)陶器制作因为谷物性食物要求使用炊器进行炊煮6)具有相适应的地理条件因为农业首先应发生于最适于耕作的地区,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依照以上6条农业存在标准,我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肯定存在农业从该时期的遗址中发现具有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如砍伐器、刮削器、尖状器、石斧、石锛、穿孔石器、磨盘和磨棒、杵等陶器出土客观上也证明农业的存在陶器可以用来炊煮谷物性的食物,与农业的存在有着直接关系在一些文化堆积中发现人工饲养的牛、羊,尤其是猪的骨骼,虽然数量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存在谷物的生产,而且反映生产水平的不发达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产生、发展又是如何呢?这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大约在1.2万年左右,地球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大理冰期结束,冰后期的到来,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

      在地质史上,标志着更新世的结束,全新世的开始此时,人类的体格和大脑也渐趋于稳定,可以称为现代人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南方地区目前还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农业,在柳州鲤鱼嘴遗址下层,桂林甑皮岩遗址下层,武鸣瓦洞和来宾苞拉洞等发现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少量的磨制石器,以及夹砂绳纹陶片,并在鲤鱼嘴下层还发现穿孔器石器工具是用砾石打制而成的砍砸器和刮削器磨制石器只有少量的斧,且是利用单面砾石砍砸器磨光刃部制成的,未可作为原始的砍倒——烧光农业工具,而有可能只是一般的砍劈工具使用人们的经济生活还是渔猎和采集狩猎的对象以鹿和野猪为主,还有羊、猕猴、果子狸、竹鼠、豪猪、犀牛等同时,捕捉水中鱼、龟、鳖类和捞取螺、蚌等软体动物采集主要是选取植物根、茎、果实南方地区属热带亚热带,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和动植物资源都比较丰富依1959年美国人卡尔O索尔提出“农业起源于食物富足的地方”观点,南方地区在进入全新世之后,农业萌芽的出现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长期的采集活动所获得的对某些植物生长习性的经验而最初对这些植物进行栽培,或许只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且往往伴随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但一旦成功,人类的经济生活将发生一次革命,取食方式将从“攫取性经济”慢慢向“生产性经济”过渡。

      南方地区人类经过长期采集活动,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晚一阶段,农业开始出现广西新石器时代早期晚一阶段的遗址,例如防城的亚菩山遗址、马兰咀山遗址和杯较山遗址,虽仍以大量的打制石器为主,但存在一定數量的磨制石器、骨蚌器和夹砂陶片等这些遗址中,较多的斧、锛、凿的出现,决非偶然,它们的普遍应用是与原始的砍倒——烧光农业的开始出现或和制造、修理木制农具有关的,应为农业工具,而且这时还出现了舂磨工具的磨盘和杵农业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经济生存方式的到来,但它在早期还不占主导地位,渔猎和采集仍占获取食物的主体遗址中一方面发现了大量野生动物,如鹿、象、兔、鸟等,以及狩猎武器,如弓箭、石球、木棒、天然石块等另一方面,石网坠和蚌壳网坠的出现,说明用网捕捉鱼、虾的渔业经济的存在同时,还可能捞取海生软体动物蚝蛎、文蛤、魁蛤和陆生水中软体动物田螺、鸟蛳等农业首先是由采集经济发展为火耕农业,随后进一步发展为锄耕农业、犁耕农业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存在的农业应为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在“刀耕农业”阶段,先民们先用石斧、石刀等工具砍伐树木,待其枯干之后,放火焚烧草木,然后用尖木棒戳穴点种古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

      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火之即是对这种耕作方法的写照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如独龙族、傈僳族、怒族、佤族、苗族、景颇族、纳西族、黎族、基诺族,解放前甚至现在仍保留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