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氨基吡啶生产工艺规程gy02019.doc
2页永清维达药化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文件内部资料,保密 生产工艺规程 - 1 - 1.主题内容 建立 3-AP 生产工艺规程,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3-AP 生产 3.责任人 3.1 生产技术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 3.2 质保部负责本规程的审核,总经理负责批准本规程 3.3 车间经理,车间班组长,车间员工须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 4.设备准备 4.1 2000L 搪瓷反应釜(F2201):配搅拌、回流冷凝装置、蒸汽清洗干净备用 4.2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F2106):配搅拌、冷却、滴加罐清洗干净备用 4.3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F2105):配搅拌、蒸汽、冷却清洗干净备用 4.4 3000L 不锈钢萃取釜(F2101):配搅拌清洗干净备用 4.5 3000L 蒸馏釜(F2102 ):具常压蒸馏条件清洗干净备用 4.6 固体蒸馏釜(F2107):具减压蒸馏条件。
清洗干净备用 注:以上设备接触物料部分,应彻底洗涤洁净(特别是阀心等处) ;各连接节点应密封不泄漏;各阀 门开关,应灵活有效使用前,各设备应空转或注水后试运转,保证其工作状态正常 5.原材料准备 名称(代号) 含量 数量(KG) 备注 3-氰基 吡啶(3-CNP) ≥99.5% 125 / 无水碳酸钠 (Na 2 CO 3 ) ≥99.5% 6 / 氢氧化钠 (NaOH) ≥95% 192.3 配制方法见操作工艺 次氯酸钠 溶液 (NaClO) ≥10% 根据浓度核算 / 氯化钠(NaCl) / 28 / 二氯甲烷(MDC) ≥99% 4000-4500L 按体积计量 6.安全要点 6.1 3-氰基吡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护 6.2 二氯甲烷为易燃液体,操作时应严格操作,避免任何明火防止静电 6.3 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次氯酸钠均为碱性物质, 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护 7.反应原理 题目:3-AP 生产工艺规程 第 A 版,第 2 次修改 编号:WD/GY02019-2009 共 2 页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下次审阅文件日期: N O NH 2 Na 2 CO 3 Water N CN NaClO N NH 2 NaOH 永清维达药化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文件内部资料,保密 生产工艺规程 - 2 - 8.操作工艺 8.1 在 2000L 搪瓷反应釜 F2201 中注入 600kg 自来水(用自来水表计量) ,依次加入:3-CNP 125kg;无水 Na 2 CO 3 6.0kg。
开启搅拌器,检查冷凝器是否通水正常夹套内缓慢通蒸汽升温至 95℃(升温时间可控制在 0.5-1.0 小时) ,并在此温度下反应 3 小时冷却至室温,停搅拌,备用 8.2 在第一个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 F2106 中,通过高位罐打入含次氯酸钠 97.4kg 的 NaClO 溶液(按 有效氯含量折算计算方法:9740÷N ,N 代表度数) ,注入 500kg 自来水(用自来水表计量) ,再加 入 NaCl 28kg,搅拌 30 分钟,使其溶解,并冷却降温至 5℃以下;打回至原高位罐备用 8.3 在第一个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 F2106 中,加入 408.6kg 自来水,开启搅拌器,夹套及冷凝器中通 冷却水,搅拌下缓慢加入 NaOH 192.3kg,配制 32%碱液(如果是 32% 液碱,加入 600.9kg) 冷却至 2℃,将 F2201 中的反应液打入反应釜 F2106再冷却至 2℃,滴加已配制好的 NaClO 溶液,滴加过 程中控制釜内温度在 5-8℃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 30 分钟,打入第二个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 F2105 8.4 在第二个 3000L 不锈钢反应釜 F2105 中开启搅拌,将反应液缓慢升至室温,继续搅拌 30 分钟, 夹套内通蒸汽,升温至 75-8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 3 小时。
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打入萃取釜 F2101 8.5 在 3000L 不锈钢萃取釜 F2101 中,注入上述反应液,开启搅拌,然后注入 100L MDC 萃取溶剂 调整萃取釜的底阀及萃取溶剂注入泵和萃取溶剂排出泵的流量,使两者的流速均保持在 10L/min(10 升/分)左右,并将萃取液连续打入蒸馏釜 F2102 中蒸馏在整个萃取过程中,共使用萃取剂 MDC 4000-4500L萃取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 30 分钟,并将废水排放掉,然后将残余的有机相打入蒸 馏釜 F2102 (检测萃取完成情况方法如下:①萃取釜停搅拌,静置 10-20 分钟,从手孔取少量水溶 液备用;②取 5ml ①步水样加入试管中,加入亚硝酸钠 0.1g,少量碎冰,然后在震荡下滴加 10%的 稀盐酸 0.5ml,制取重氮液;③在一块长方形滤纸上,放一小撮氯化钠,用滴管将②步制取的重氮液 滴在氯化钠的的中心处,使其溶液逐渐向外扩散;再在旁边滴 2- 萘酚钠溶液观察两种溶液交接处 的颜色变化,若黄色较重,说明萃取尚未完成;反之,说明萃取已完成 ) 8.6 在蒸馏釜 F2102 中,将萃取剂 MDC 尽量蒸馏回收(要求回收溶剂含量≥99% ) 。
然后将残留物 (3-AP 粗品,取样送检含量)打入固体蒸馏釜 F2107 中,进行减压蒸馏(蒸馏时真空度不可过高, 具体见《3-AP 减压蒸馏工艺规程 》 ) ,收集产品(3-AP ) 取样送检外观(类白色结晶) 、含量(≥99% ) 、 熔点(61-63℃) 、水分(≤0.5%) (注意:3-AP 极易吸潮变色,包装、取样过程中要动作迅速,尽 量密封) 9.记录 9.1《生产原始操作记录》等 10.变更历史 变更日期 变更记录 变更原因 2009.04.29 增加 NaCl, 增加 MDC 溶剂量 工艺调整 2009.05.08 增加萃取工段中控检测 完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