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战时期航空的发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869760
  • 上传时间:2018-05-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2.5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11—1939 航空在一战中的应用及发展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欧洲主要军事当局感到单凭海上和路上的防御力量 今后可能已经保护不了国家的安全了政治家、军事家们嗅觉灵敏的感到了飞 机在未来战争和生活中的巨大潜力及其巨大的威胁当时的欧洲各个强国开始 搜罗格式各样的飞机以供陆军使用,但还是主要用于侦察、搜索上,当时飞机 的研制大多由私人进行,因此进展缓慢 德国当时主要兴趣还是集中在飞艇上, 而英法两国则开始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 了飞机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第一 架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飞行的历史仅 有11年飞机的性能虽比诞生之初有 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许多弱点飞机 的载重量、飞行速度、航程还很小,飞机的操作、安全性能也较差气候往往 对飞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军人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件新式武器 用于战争了尽管飞机还存在了很多问题,甚至经常坠毁,但这并没有阻碍飞 机在一战中的出现,于是,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飞机在军事上的最早应用是 在 1911~1912 年意大利侵略土耳 其之战在后来的几次战争中也 曾使用,主要用于侦察,而且规 模很小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应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大规模用于军事目的。

      大战开始时,各国 拥有的飞机仅数百架,也没有专门设计的军用飞机飞机起初用于侦察和照相, 1914 年 8 月 22 日,协约国的飞机在比利时前线进行了第一次侦察,从而发展了 侦察机侦察机在空中相遇时,飞行员常用手 枪射击,于是产生了“控制天空”驱逐 敌机的需要,出现了驱逐机(后称为歼 击机)飞行员先用马枪或步枪,后又 改用机关枪射击驱逐机于 1914 年 10 月 5 日首先进行了空中格斗德国 1915 年制成机枪射击协调器,射击时 子弹从螺旋桨桨叶间隙中射出 1915~1916 年, 德国装有射击协调器 的单翼驱逐机福克 E-3 取得很大成功, 不久协约国也制造出这种装置并设计了 一批优秀的驱逐机,此后又研制出轰炸机和强击机先是用手榴弹和炮弹从飞 机上进行轰炸,后来发展了专用的航空炸弹和航空瞄准具1914 年 11 月 21 日 英国用爱弗罗 504 型轰炸机深入德国境内对齐伯林飞艇工厂进行轰炸1917 年 10 月 11 日英国皇家飞行团成立,专门执行轰炸任务1918 年 4 月 1 日,这 个团发展为英国皇家空军1915 年 12 月 19 日,德国容克斯铝合金张臂式单翼 机制成,大战末期德国曾将这种飞机作为对地攻击的强击机使用。

      战时还设计 和生产了教练机以满足培训飞行员的需要广泛使用的教练机有美国的寇蒂斯 JN-4D美、英两国还开始建造航空母舰和舰载作战飞机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航空兵还处于相当幼稚的时期,但是,飞机 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它的非凡作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飞机上的武器装备也 逐渐由手枪、手榴弹发展成为机枪、炸弹其后的战争实践证明,飞机的参战 使战争的整个作战样式、战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类的残杀也从地上海 上一下子飞到了空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肯定了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出现了执行不同军事任务的 飞机机种战争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飞机的飞行性 能已有显著的提高,飞行时速由 80~115 公里提高到 180~220 公里升限由 3000~5000 米提高到 8000 米,航程增大到 440 公里飞机的结构和动力装置都 有较大的改进飞机的研究、设计、制造和驾驶有了明确的分工航空已从个 人的活动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航空科学技术研究 机构和航空工业,世界上已有 200 多个飞机厂和 80 个发动机厂,共生产了 183877 架飞机和 235000 台活塞发动机大战开始时双方共有约 1500 架飞机, 大战结束时已增到约 8000 架。

      航空活动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飞机、发动机 和其他航空装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已形成较为严密的体系 飞机民用运输的创建从 1911 年起就有人尝试用飞机开展运输和邮递服务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剩余军用飞机很多,又有大批飞行员退役德国战败后采用举办民用航空 运输的手段,以保存技术力量,继续发展航空工业首先在 1919 年 2 月建立了 国内航线,同年 8 月 25 日,英法建立了国际定期空中客运航线,不久就形成了 航空运输网航线上使用的飞机是经过改装的轰炸机1919 年 6 月 25 日德国 容克斯公司专门设计和制造出全金属下单翼民航机 F-13机上装有一台 136 千 瓦(185 马力)的活塞发动机,可载乘客 4 人和空勤人员 2 人1920 年,英国 汉德利-佩奇公司制造了能载 12 名乘客的双发动机旅客机1922 年,改成装罗 耳斯-罗伊斯公司 265 千瓦(360 马力)发动机的旅客机,投入伦敦-巴黎-布 鲁塞尔航线随着空运业务的扩大,又制造出几种 3 发动机的旅客机,例如美国 的福特 4-AT(1926)、波音 80A(1928),德国的容克斯 Ju-52(1932) 速度和舒适性是旅客机的两项重要指标。

      30 年代为提高飞行速度,旅客机 采用了流线型的空气动力外形,提高了客舱内部的舒适性首先体现这些特点的 是波音 247 旅客机(图 7),不久,道格拉斯公司设计出性能更优越的 DC- 1、DC-2 和 DC-3 旅客机DC-3 于 1935 年 12 月 17 日首次飞行,可载 21、28 人 或 36 人它装有 880 千瓦(1200 马力)的星型气冷活塞发动机两台,巡航速 度 290 公里每小时,航程 2415 公里DC-3 具有现代旅客机的主要特征──全金 属结构、光滑金属蒙皮、收放式起落架、张臂式单翼、带整流罩的多台大功率 活塞发动机、变距恒速螺旋桨水上飞机在民用航空运输中也起了重要作用1919 年美国寇蒂斯 NC-4 首 先开辟了大西洋航线1929 年德国的 Do-X 是 30 年代最大的水上飞机其翼展 长达 47.88 米,装有 12 台活塞发动机,总功率达 4400 千瓦(约 6000 马力), 载客最多时达 169 名全世界旅客机载客总量发展到 3400000 人,其中美国的发 展尤为迅速航空科学技术的进步从 20 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个阶段内,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得很 快,成为促进飞机性能提高,应用范围扩大的主要因素。

      研究航空器飞行原理的 空气动力学发展迅速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成功,曾得益于风洞实验到了 30 年代,空气动力学已成为数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典范Н.Е.茹科夫斯基、F.W.兰 彻斯特和 M.W.库塔等在研究环流的基础上建立了机翼理论1906 年茹科夫斯基 发表了升力理论1904 年,L.普朗特首先提出了边界层概念,解决了当时无粘 性空气动力学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矛盾他还创立了有限翼展理论,建造了世界 上第一个回流式风洞1915 年,美国创设了航空咨询委员会,并建立了各种型式 和不同尺寸的风洞,开展了大量航空科学研究工作普朗特的学生和助手 T.von 卡门领导了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航空实验室,成为美国航空科学的带头人1918 年苏联创建了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英、法等国家也相继成立了航空科学研究机构1912 至 1939 是航空行业在技术和性能的研究进展的黄金时期,期间,航 空器的分化也渐渐明显,在军用,民用上都初露矛头,滑翔机,旋翼机 、直升 机,水上飞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为航空也在二战中的崛起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