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大纲_张岱年.pdf
1页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九九七年第六期 燕园 聚珍 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著 《中国哲学大纲》成稿于 1937年 ,书成后即由冯友兰先生介绍给商务印书馆 后因战乱 ,未能如期付梓 1943年曾在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印成讲义1957年 ,商务印书馆以张先生的笔名“宇同”付印 ,于 1958年正式出 版1982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本198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编印《张岱年文集》时 ,将本 书收入论文集的第二卷 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哲学史新编》相比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 学大纲》“以问题为纲”来阐释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这在当时的中国哲学界实为创举 该书的特点 ,依作者《自 序》 ,可以总结为如下四点: 第一 ,凡有所论 ,必先审其基本倾向 ,以期于所论对象有全面周到之体会 ; 第二 ,注重分析辞命意谓 由于古人用词 ,往往一家一义 ,因此对于古代思想的根本概念 ,倘不加以精密 的解析 ,便难以了达真相; 第三 ,重在考察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条理系统 依作者所言 ,“此书的目的之一 ,是寻出整个中国哲学的 条理系统” 而更可注意之处在于张先生此时即已注意到“求中国哲学系统 ,又最忌以西洋哲学的模式来套 , 而应常细心考察中国哲学之固有脉络”; 第四 ,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源流作了详细的辨析。
此书是中国哲学界的经典之作 ,其影响力可与冯著《中国哲学史》并立 ,对整个中国哲学研究起到了不容 忽视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学简史 林 庚著 林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文学史家和诗人 ,这部《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5年出版 )是 他穷毕生之精力研究中国文学史的结晶 著者以史家的眼光 ,诗人的敏锐感受 ,独辟蹊径 ,对中国数千年文学 的发展历程做了十分明晰的阐述 ,被喻为“诗人之史”,一部写活了的文学史 该书认为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居于六经之首 ,要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诗的了解是必不可 少的 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封建压迫和反抗的历史 ,使他们要求自己有一副硬骨头 ,有一种坚定的不向帝王和 权贵低头的品格 ,这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中所礼赞的“风骨”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作家大都属于“士”这一阶层 ,他们是中下层知识分子 ,出身寒微 ,生活困苦 ,即我们 通称的“寒士” 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主要是代表着封建社会上升阶段文学 ,也是以士为代表 ,以开明政治为 中心的寒士文学这种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形成了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 ,它主要表现在建安到盛唐宋 元以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新兴的市民文学兴旺起来 ,且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市民文 学以小说、戏剧为中心 ,以故事的爱好展开全新的创作 ,以女性生活基调为主题 由于它对口语的广泛采用而 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吸引了众多作家参加这个创作行列 ,终于蔚为大观 ,成为中国文学史后期的主流 这寒士文学与市民文学的盛衰交替 ,成为中国文学史最鲜明的一个重大变化 宋元以后 ,正统文学日趋老化 , 惟有在深重民族危机中 ,才能激发出一些新的活力 诗词散曲等文体都有一个从富有创造性的开端逐渐走向 程式化的过程 在第三届国家图书奖评奖中 ,该书以全票摘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桂冠 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