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62页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2981字)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习考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1776字)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从如下四个方面:1、有趣的动物2、到苗圃去3、能源与矿产4、环境污染与保护等来选取与编排的,使学生从动物的生活,植物的生长,能源矿产的分布、储存、利用,环境的污染及保护等来探讨与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农村生活实际,对动植物的兴趣与观察等较适合本学科的学习与探究,更适合本内容的加强与提升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共同探究的合作不能互相配合,只注重动手不注意观察总结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不精密本学科中学生对污染问题缺少实际实例以及认识模糊的现象,需要在教学中注意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名称了解更多的动物、植物种类,感受生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2、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运动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3、知道植物繁殖方式、种子结构、生长规律,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收集现代技术繁殖动植物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现代的繁殖技术认识现代技术手段在繁殖动、植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4、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意识到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5、经历较为完整的收集信息-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设计调查活动计划,详细描述调查目标、调查方法、预设调查手段,设计调查活动表格,完成相关内容记载,并归纳调查结果形成结论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对建立假设和提出结论的重要性 7、通过实践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基本方法,完成移栽后的观察记录,了解到移栽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8、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实例;知道人类利用水力风力,煤、石油、天然气的探究经历及其使用、开发知道能源的合理开发的意义珍惜有限能源,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9、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10、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知道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特点;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乐于参加观察矿石和制作矿石标本的活动 11、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12、知道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由空气、水、土地和其他生物等共同构成的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体系。
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13、了解人类活动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14、注意安全与健康,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意识到人对环境负有责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5、能针对不同的问题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懂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知道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四、创新教学设计: 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 2、注意培养学生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方法 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交流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1618字)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水”、“天气”、“空气”等三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