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0年深圳中考语文试题A卷.doc
10页人教版2020年深圳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袤(mào) 坍(tān)塌 轻觑(xù) 铮(zhēng)铮作响B . 宽宥(yóu) 矗(zhù)立 云霓(ní) 费时弥(mí)久C . 游弋(yì) 麾(huī)下 显赫(hè) 鸠(jiū)占鹊巢D . 栖(qī)息 困厄(è) 驰骋(chěng) 自惭形秽(suì)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那除了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B . 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C . 其怡情(使心情愉快)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D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而应推敲细思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自律活动以来,全校二万名师生积极行动,消除了许多不文明现象C . 教室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个镇上的人D .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4. (2分)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 . ③④②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②③① 5. (2分)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A . 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B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C . 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
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D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二、 非选择题 (共1题;共8分)6. (8分)古诗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2)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故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3)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4)蒹葭萋萋,________《诗经·蒹葭》)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50分)7. (21分)阅读文言短文《唐临为官》,完成下列小题 唐临为万泉丞①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②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④ , 不许唐临曰:“明公⑤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
临由是知名据《旧唐书》改写)【注】①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②白:报告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逸:逃逸,逃跑⑤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会暮春时雨________②令惧其逸________③若有所疑________④农事毕 _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耕作佳期A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B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 .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3)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①吾 自 当 其 罪(动宾之间)②临 由 是 知 名(主谓之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一则》)(5)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唐临是一个怎样的官员 8.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人民日报》(2018年01月30日18版)(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一个有趣的人B .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C . “开心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D .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这样的趣也是真趣2)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B .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C . 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
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D . 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3)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精合全文简要回容 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狗·猫·鼠》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的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有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已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的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点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已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已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像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进候,我便要用长竹竽去攻击它们1)作者写猫实质是指桑骂槐,请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