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渠道防渗和经济效益分析.doc
3页通过渠道防渗,减少输水损失,是大中型灌区实行节水灌溉的重要措施渠道采取防渗措施后,在不同的流量下,每公里防渗渠道输水损失将减少多少?经济上是否合算?我们通过对华南地区渠道防渗的实践,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一 1975年,由广东省水利电力局编写的《农田水利工程》一书中介绍渠道渗漏量的推算认为要较准确推算渠道渗漏量,可用实测方法;没有实测资料时,可用经验公式推算书中推荐了无防渗层渠道的渗漏公式:S=10AQ1-m① 式中:S为l公里渠道输水损失量,Q为通过渠道的净流量,A、m分别为不同土质的透水系数和透水指数 书中还推荐有防渗层渠道的渗漏量估算公式:S阴=α'S② 式中:α'为渗漏量减少系数其中,混凝土衬砌渠道α'=0.05~0.15 目前,海南省混凝土衬砌渠道其混凝土厚度一般为5厘米左右,所以渗漏量减少系数取0.15较合适 渠道输水损失包括渠道内水面蒸发与流水蒸腾损失(与是否防渗无关)和渗漏损失从式①与②可知,混凝土衬砌防渗渠道的渗漏量只是未衬砌渠道输水损失的15%二 1991~1992年间,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230万美元,开展海南琼北地区(松涛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分别开展了渠道输水损失测量和水田田间渗漏量调查。
渠道输水损失测量在松涛灌区各级渠道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段共51段,总长度为242.3公里,采用流速仪和堰板(梯形堰和三角堰两种),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渠道输水损失测量 实测资料表明:衬砌渠道的输水损失仅为未衬砌渠道的25%我认为此比例偏小,建议采用30%较妥如前所述,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渗漏量只是未衬砌渠道的15%,而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面蒸发及流水蒸腾量应占输水损失的15%,合计为30%三 我们对水田田间渗漏量进行调查采用有底(测水田腾发量)、无底(测水田渗漏量和腾发量)和水面蒸发量三测箱为一组,对灌区内部土、壤土、沙土与坡地(含砾石壤土)的渗漏量进行了实测 根据国际惯用的田间灌溉效率资料,结合松涛灌区的实际,经分析,田间灌溉效率见表一 综合全灌区的情况,田间灌溉效率取0.90~0.93田间效率表 作物黏土壤土沙壤土坡地早稻0.970.950.930.93晚稻0.970.950.930.93冬薯0.840.780.740.78花生0.840.780.740.78蔬菜0.840.780.740.78甘蔗0.700.600.550.60四 按以上实测得出的经验公式计算,松涛灌区全面防渗后的合成输水效率为77.4%。
设田间综合灌溉效率为90%,防渗后水的利用率可高达69% 输水渠道采用防渗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算?为此,我们选用输水流量分别为0.5、1、5、10立方米每秒4种情况进行分析,输水渠道长均为1公里流量0.5~1立方米每秒时,采用U形槽防渗,流量在5~10立方米每秒时,采用厚5厘米的混凝土预制块衬砌渠道输水时间按6.5个月200天汁计算成果见表二防渗渠道经济分析表 项目流量(m3/s)0.51510公里造价(万元)9142231公里损失流量(m3/s)壤土0.030.0390.0650.079沙土0.0440.0590.0990.107公里节水流量(m3/s)壤土0.0210.0270.0450.055沙土0.0310.0410.0690.055年公里节水量(m3)壤土36.346.677.895.0沙土53.670.8119.2145.1公里损失率(%)壤土63.91.30.79沙土8.85.921.2年节约1m3水的造价(元)壤土0.250.300.280.33沙土0.170.200.180.21 从表二中可见: 1.过流量越小,即小渠道,其损失率越高 2.按一年渠道过水200天计,1公里渠道节水达几十万立方米至一百多万立方米,年公里节水量相当可观,效益极为明显,而相应的造价约为10万~31万元。
3.设某渠道公里损失率为σ%,过流量为Q,流经X公里后,其余流量为Q=(1—σ)x·Q如沙土,过流量为0.5立方米每秒,损失率为8.8%,经10公里后,余流量Q余=(1-0.088)×0.5=0.2(立方米每秒)经20公里后,余流量只有0.08立方米每秒 4.渠道防渗后,年节水1立方米的造价约为0.2~0.35元海南从1984年开始建混凝土衬砌防渗渠道,至今大部分基本保持完好,渠道衬砌每节约1立方米的水,只需投入2~3.5分钱(寿命按10年算)若寿命按15年算或更长算,成本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