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习题)2018最新版34页.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9287168
  • 上传时间:2021-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1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古诗二首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化妆(zhuānɡ zuānɡ)  丝绦(tio tāo)  裁剪(ci chi) 2、读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cūn jū r tng b y hu zhuāng lǜ s yǔ sī jiǎn dāo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例:寸  (一寸) 录  (   )  村 (村子)    ______ (   )   女  ( ) 寺  (   )  ____ (    ) ______ (   )   是  ( ) 永  (   ) ____ (    )   ______ (   )2. 找春天1.找出选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选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小草 叮叮咚咚 春天的眼睛野花 吐出嫩芽 春天的琴声树木 探出头来 春天的音符小溪 一朵两朵 春天的眉毛4.选词填空只填序号)①触到 ②听到 ③看到 ④闻到春天来了!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①叫 ②摇 ③荡 ④笑她在柳枝上____秋千,在风筝尾巴上____哇____;她在喜鹊、杜鹃嘴里____,在桃花、杏花枝头____……5、主题积累(抄一抄描写春天的词语)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 万紫千红 百花争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 开满鲜花的小路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奇怪(    )    知道(    )    美好(    )2.词语模仿秀1)五颜六色(含有数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花朵簇簇(ABC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我是小判官,我来判正误。

      1)“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是鼹鼠先生说的  )(2)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松鼠太太门前的小路上蹦啊跳啊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空A.长颈鹿大叔 B.松鼠太太 C.鼹鼠先生(1)(   )给(   )寄来了一个包裹2)(   )到邮局领包裹3)(   )发现(   )的包裹破了,里面什么也没有5.仿写句子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兰兰打开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4. 邓小平爷爷植树1.选文中描写天气晴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3.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换个说法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   )4.邓小平爷爷为什么引人注目?(  )A.邓小平爷爷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B.邓小平爷爷已经83岁高龄了   5、选词填空,把字母填在横线上A.引人注目 B.碧空如洗 C.兴致勃勃D.万里无云 E.挖 F.握这一天,____,____。

      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____只见他手____铁锹,____地____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6、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连一连碧空如洗 兴高采烈引人注目 晴空万里兴致勃勃 引人注意5.雷锋叔叔,你在哪1. 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l zu tiān mo yǔ li xi wēn nuǎn bēi bāo2.比一比,再组词锋(    ) 昨(    ) 冒(    )峰(    ) 咋(    ) 昌(    )洒(    ) 曾(    ) 瓣(    )酒(    ) 增(    ) 辨(    )3.连一连长长的            春风蒙蒙的            露珠弯弯的            小溪晶莹的            细雨温暖的            小路6.千人糕1. 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生字 nng gu mǎi do gān tin lo dng qīng ci wi do2.查字典,填空。

      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糕”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米粉、面粉或豆粉等蒸烤而成的块状食品;②姓千人糕”的“糕”应选解释(   )3.选词填空,我最棒好奇    惊奇(1)我的(   )心终于控制不住了2)看到这幅杰作,我(   )得瞪大了眼睛特别    特殊(3)难道它的味道很(   )吗?(4)如果没有(   )情况,明天八点必须准时到校集合7.一匹出色的马一.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y pǐ bō wn hǎo xing fēng jǐng yāo qi linlin b shě2.用量词填空一(   )果园    一(   )小溪    一(   )柳树 一(   )枝条 一(   )马 一(   )路3.照样子写句子1)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一边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

      3)我早回来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啦!识字一 神州谣1、 看拼音,写汉字 Wān xi zhōu mn z台 海 神 二、我会按要求填空1.“岛”的音节是(   ),(   )结构,组词(    )2.“谊”是(   )结构,部首是(  ),相同部首的字有(  )(  )3.“齐”的第五笔是(   ),可以组词(    )(    )三、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各____________,情谊__________,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荣四、按照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字填入括号里长   涌   耸   奔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2.“长”字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组词________长城像_______一样蜿蜒在神州大地上识字二 传统节日一、把拼音和生字连起来 zhōu  tun  xing  tng   zhuǎn shǎng 堂 赏 转 舟 团 巷二、看拼音,写汉字。

      tiē jiē i r nɑo 窗花 大 小巷 香 三、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祭扫(sǎo so)     扫(sǎo so)帚 .转(zhuǎn zhun)眼 转(zhuǎn zhun)门四、比一比,再组词街(    ) 团(    ) 扫(    )行(    ) 困(    ) 归(    )传(    ) 赏(    ) 乞(    )转(    ) 常(    ) 气(    )识字三 “贝”的故事一、看拼音,写汉字 ci bi k 产 jiǎ gǔ qin b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漂(piāo)亮   损(sǔn)坏B.随(su)身 赚(zhun)钱三、照样子,填空钅 ( 钱 ) ( 金钱 ) (与货币有关 )忄 (  ) (   ) (        )扌 (  ) (   ) (        )五、读句子,完成练习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1.“觉”是个多音字,在“觉得”一词中读音是(  ),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  ),可以组词(    )2.从上面的句子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好看(    ) 宝贵(    ) 喜爱(    )识字四 中国美食一、把音节和生字连起来 fn   chǎo  jiǎo  bo  zhēng  zh 爆 炸 蒸 饭 炒 饺二、看拼音,写汉字shāo qi dn chǎo fn 子   kǎo yā ru 炖三、照样子,写一写例:跟——木——(根)树根吵——火——(  )________ 返——饣——(  )________四、在括号中选填制作食物时用的方法炒   煮   蒸   炖   烤(  )面条  (  )馒头 (  )猪蹄 (  )土豆丝 (  )肉五、在注音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圈出来改正在括号里 菠菜 bō ci(  )   豆腐du fu(  )蒸饺 zhēn jiǎo(  ) 炸酱面zh jnɡ min(   )8. 彩色的梦一、造梦工具——彩色铅笔1.造梦工具的形状是有的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