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产状况粉饰的查证方法.doc
10页什么是资产状况粉饰的查证方法?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在资产负债表左方,资产各项目是按其变现能力排列,其次序分别是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等在资产各项目中,易被粉饰的项目通常是: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等一)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粉饰的查证应收账款查证的程序一般为:①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②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查证人员应对明细表中所列的应收账款作必要的抽查,追查至明细账,并对明细账中的借、贷合计加以验算③编制或索取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时,可以选择重要的顾客及其余额列示,不重要的或余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的合计数应该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数④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通过函证,可以较有力地证明债务人的存在和被查单位记录的可靠性询证函由查证人员利用被查单位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名称及地址进行编制,但询证函的寄发一定要由查证人员亲自进行,并对函证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⑤检查未函证的应收账款。
查证人员对于未函证的应收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货凭证等;以验证这些应收账款的真实性;⑥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查证人员应检查被查单位应收账款中有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或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清偿义务的⑦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⑧确定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 [例1] 某企业承包人为了在承包期内完成利润指标,虚增当期利润问题是这样被发现的:查证人员在查阅该承包企业账目时,发现12月份"商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账户较以往各期发生额较大,经查阅明细账,发现"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未作登记,查证人员怀疑其有虚列收入、虚增利润的问题对此问题查证人员根据账簿记录调阅有关记账凭证,发现12月28 第20号凭证的内容是: 借:应收账款 1 053 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 000商品销售收入 90000012月29日第28号凭证的内容是:借:应收账款 702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000商品销售收入 60000012月30 第36号凭证的内容是: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贷:应收账款 255 000经检查,上述三张记账凭证均未附原始凭证,虚列当期收入150万元,三笔业务中在"库存商品"和"应收账款"明细账均未作登记,准备于下年初将上述分录作销货退回处理。
坏账准备查证韵一般程序包括:核对坏账准备明细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检查坏账准备计提和坏账损失;检查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检查债务人回函的例外事项及存在争执的应收账款;确定坏账准备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例2] 某企业为了隐瞒业绩,故意将不应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纳入计提范围,并人为地将计提比率从4‰提高到6‰,从而使当期利润虚减12000元问题是这样被发现的:查证人员在对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检查时得知该企业坏账准备提取率为4‰,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950832元,但扣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15 803.33元,疑其存在多计费用问题 经审阅该企业"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坏账准备"账户余额,该企业12月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50 832元,应提坏账准备3 803.33元,"坏账准备"账户11月末贷方余额803.33元,故12月份应计提3 000元坏账准备,经调阅12月31日第68号记账凭证,发现年末计提的会计处理是:借:管理费用 15 000贷:坏账准备 15000经审查,该企业虚增提取基数,任意提高计提标准,将提取率自行提高到6‰,并将"应收票据"余额、"预付账款"余额与"应收账款"余额一起作为计提基数,从而使当年管理费用虚增了12000元。
二)预付账款粉饰的查证在对预付账款进行查证时,应抽查一定的原始凭证,以确认该笔预付账款是否存在其查证的一般程序包括:①核对预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②获取或编制预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同时请被查单位协助,在预付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查证日止已收到货物并冲销预付账款的项目③选择预付账款重要项目,函证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中金额不符的,要查明原因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替代检查结果判断其债权的真实性④对未发询证函的预付账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⑤抽查入库记录,查核有无重复付款或将同一笔已付清的账款同时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挂账的情况⑥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例3] 某企业将本应反映在"其他业务收入"的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反映在"预付账款"账户贷方,一方面截留当期收入80000元,达到了少交营业税和所得税的目的;另一方面,导致资产负债表上与账面上虚增无形资产80000元,提供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问题是这样被发现的:查证人员在查阅该企业上年6月份"预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6月6日有一笔预付账款业务,摘要中注明是预付款收回业务,但未注明销货单位名称,该明细账借方未作记载,故决定进一步查证。
因此,查证人员查阅了6月6日第8号凭证,凭证内容为: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预付账款 80000 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为一张银行收款通知单和一项专有技术转让书因此,断定"预付账款"账户所反映的内容不真实、不合法,有截留收入、少交税款的问题,经询问有关当事人,确定问题属实 (三)存货粉饰的查证存货的种类繁多,收发频繁,流动性大,计价复杂,比其他资产更易于粉饰存货粉饰查证的主要程序包括:第一,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第二,实地观察存货盘点为此,应做好实地盘点前的规划,进行盘点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与抽查第三,检查存货盘亏调整和损失处理查证人员应获取存货盘盈盘亏调整和损失处理记录,检查重大存货盘亏和损失的原因有无充分合理的解释 第四,检查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查证人员应检查被查单位存货跌价损失准备计提和结转的依据、手续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前后各期是否一致第五,进行购货业务年底截止测试即检查截止当年12月31日止所购入并已包括在12月31日存货盘点范围内的存货在会计上,存货及其对应的会计科目是否一并记入当年会计报表内第六,进行存货计价测试对存货的结存数量进行确认后,还必须对年末存货的计价进行测试,以验证会计报表上存货项目余额的真实性。
第七,检查存货的购进查证人员应抽"材料采购"账户,对大额的采购业务,追查自订货至到货验收、入库全过程的合同、凭证、账簿记录,以确定其是否完整、正确,抽查有无购货折让、购货退回、损失赔偿、调换等事项,抽查在途材料项目;追查至相关购货合同及发票,并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第八,检查存货的发出查证人员应抽查存货发出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计价是否正确第九,检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查证人员应检查大额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原始凭证及相关协议、合同,确定其是否按约定时间收回货款,如果逾期或有其他异常事项,应由被查单位作出合理解释,必要时进行函证 第十,检查委托加工材料、低值易耗品、受托代销商品、产成品等第十一,确定存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例4] 某企业违反财务制度规定,任意提高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使当期销售成本虚增,利润虚减问题是这样被发现的:查证人员在查阅该企业年末"库存商品"和"商品削价准备"账户余额时,发现二者比率为8‰,超过财务制度规定的比查证人员经过调查、询问,得知上级部门为该企业核定的商品削价准备提取率为4‰经调查,该企业年终清算前,"商品削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30 000元,"库存商品"账户借方余额为9000 000元,按4‰的比例,应在年终计提6 000元即可保证年末"商品削价准备"余额与"库存商品"余额之间保持4‰的比例,但该企业却在年终清算时,计提削价准备金42000元,使年末"商品削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72000元。
这样使"商品削价准备"账户年末贷方余额与"库存商品"账户借方余额之间的比率达到8‰,比规定比率高一倍,使企业当年商品销售成本虚增36000元,利润虚减36 000元四)待摊费用粉饰的查证待摊费用作为一项资产,既无实物形态,其真实性不能用盘存方法来验证,又不是对他人的一种权利,无法用函询方法来证实待摊费用粉饰的查证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检查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支出是否确属应在不超过一年的会计期间分摊的支出检查时应从分析该项支出的受益期来判断其是否合规,检查其发生是否真实、正确等②检查待摊费用的分摊时间与费用实际的受益期是否相一致伯口保险费),或是大致相当(如修理费用),检查分摊的比例和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任意多摊或少摊,人为调节成本费用,调节利润的现象 [例5] 某企业为了压低1月至6月的纳税所得及经营成果,故意将摊销期为24个月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列作待摊费用入账并于6个月内摊销完毕查证人员在审阅该企业1月份"待摊费用"总账下"固定资产修理费"明细账时,发现8日第68号记账凭证计入的一项待摊费用业务在账户摘要中注明"固定资产改良开支"字样查证人员疑其有错列待摊费用的问题对此问题,查证人员首先将第68号记账凭证调出,发现其账务处理是: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60000贷:银行存款 60000审阅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时,发现是一张发货票和转账支票存根,根据发货票证明所购货物是企业用以更换某些租入生产设备的主要零部件。
通过调查询问,证明该项支出属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摊销期应在一年以上,而该企业却列作待摊费用,于1月至6月每月摊入10000元五)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粉饰的查证由于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过程中的估计因素较多,而且折旧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灵活性,给被查单位粉饰财务状况提供了机会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粉饰查证的一般程序为:第一,索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表中应列出固定资产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和折旧率、累计折旧的期初余 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将这些指标同近几期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查证重点 第二,检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是否相符,进一步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核算是否正确,必要时要进行实地观察第三,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对各类固定资产,查证人员应获取、汇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确归被查单位所有第四,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对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在"固定资产"账户内核算,另设备查簿进行登记,而租出固定资产仍继续提取折旧,同时,取得租金收入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计提折旧和进行维修第五,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
影响折旧的因素有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和使用年限三个方面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只能人为估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难以准确计算,因而也只能估计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折旧政策,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检查主要集中在:折旧政策和折旧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例6] 某企业会计主管故意少提折旧,虚减本期费用,虚增利润问题是这样被发现的:查证人员在对该企业年度原有固定资产与新增减固定资产应计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