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11页2025届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bbTT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Tt,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 1/4D.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2.不定根的形成是植物发育生物学备受关注的问题,国内某团队研究不同浓度IAA对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实验材料为大豆品种主茎型和分枝型的下胚轴插条,实验处理是下胚轴插条浸在相应浓度IAA溶液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下胚轴,8天后测得不定根数目如下表:主茎型浓度μlmol·L-101050100300平均值1221322817分枝型浓度μlmol·L-101050100300平均值13.1515.7530.7518.511.7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AA浓度对两个品种插条不定根形成均具有两重性B.在IAA浓度为300μlmol·L-1条件下,分枝型插条可能部分死亡C.随着IAA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形成不定根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D.IAA对不同品种的处理效果差异明显的原因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3.植物枝条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调节近期发现植物体内的独脚金内酯(SL)也与侧芽生长有关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和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将保留有顶芽和等量侧芽的A、B两个枝条嫁接到同一个根上),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个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不能作出的推测是A.SL的合成部位是根 B.SL抑制侧芽的生长C.SL可由根运输到枝条 D.SL通过生长素起作用4.某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后代出现AA:Aa:aa=4:4:1,原因可能是( )A.有50%的花粉死亡B.隐性个体有50%死亡C.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D.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6.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下关于酿造 52°二锅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发酵产物含量中 52%是酒精B.酵母菌可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酿酒时的环境温度会影响酿酒进程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菌液的浓度7.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传递遗传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复制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C.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D.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8.(10分)下列与感受器、效应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先后发生B.感受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效应器细胞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感受器的兴奋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 字母表示有关物质。
图乙表示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处理请回答:(1)从能量变化看,F到E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在光反应时,图甲中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除绿叶等,还需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_,作为溶解光合色素的溶剂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中,这些物质在④过程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利用图乙的实验处理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即可比较各组实验光合速率的大小10.(14分)野兔繁育力强,啃食牧草,还会打洞破坏水源,对草场的破坏性很大为了控制野兔数量,科学家对某草场的野兔数量做了调查,其某年度的年龄组成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个体数191180916856606550151(上表中n≤n+ 该方法导致调查结果的误差偏大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不考虑种群数量变化)2)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3)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野兔的死亡率______出生率,要降低野兔种群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野兔在食物链中处于第_____营养级植物的“气味”为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信息11.(14分)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N、n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现有灰体直刚毛雌果蝇与黑擅体焦刚毛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直刚毛;取F1某个体与某黑檀体焦刚毛个体杂交,F2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灰体直刚毛:灰体焦刚毛:黑檀体直刚毛:黑檀体焦刚毛=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题干中可以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如果基因M、m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题干中“F1某个体”与“某黑檀体焦刚毛个体”的性别应该分别是__________2)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测基因,N/n与M/m在遗传上遵循定律_______。 3)现已知基因N、n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M、m位于X染色体上请你从F2中选取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结论,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注: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基因型为Nn的果蝇在形成配子时,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出现基因组成为NN的细胞,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现下图所示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遗传学家对虎皮鹦鹉的羽色进行了研究请回答:(1)虎皮鹦鹉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D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二者的等位基因b和d均不能指导色素的合成,其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①该过程说明,一些基因就是通过__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②若将纯合蓝色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再让子一代的互交,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黄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则应选择多个________雌性个体与该黄色雄性个体杂交若_______________,该黄色个体为杂合子;若___________,则黄色个体很可能为纯合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花纹蛇基因型为B T ,黑蛇基因型为B tt,橘红蛇基因型为bbT ,白蛇的基因型为bbtt,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T,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BBtt和bbTT,A正确;B、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全为花纹蛇,B正确;C、杂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Tt,所以让F1花纹蛇BbTt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2×1/4=1/8 ,C错误;D、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正确2、A【解析】分析题表可知:本实验探究内容为“不同浓度IAA对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IAA和品种,因变量为下胚轴插条数目,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浓度为0),随IAA浓度的增加,主茎型下胚轴数量均大于对照组数量(12),均表现为促进生长,故该品种不能体现两重性,A错误;B、分枝型插条在50μlmol·L-1之前,数量随IAA浓度增大而增多,在IAA浓度为300μlmol·L-1条件下,生根数量小于对照,可能是由于该浓度下分枝型插条部分死亡所致,B正确;C、据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随着IAA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形成不定根数量均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D、IAA对不同品种的处理效果差异明显,内因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D正确。 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要根据图表明确实验的变量,明确两重性的意义,进而分析作答3、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将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与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与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的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由于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预测SL的运输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将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上,该组合不能合成SL,但能合成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使植株表现为顶端优势,但该组合A、B均未表现为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详解】含有野生型植株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短,而含有不能合成SL突变体植株的根部的嫁接体侧芽长度都较长,可知SL的合成部位是根,A正确;由于突变体不能合成SL,野生型能合成SL,而侧芽枝条的长度是野生型枝条嫁接到野生型植株上的嫁接体小于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突变体植株的嫁接体,可推测SL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SL的合成部位是根部,而实验测量的是侧芽的长度,故可预测SL的运输方向由根运输到枝条,C正确;不能合成SL的组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使其表现顶端优势,而能合成SL的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发育,说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