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PPT课件.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4515080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22.1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节第六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一)中心岛的形状(一)中心岛的形状n 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一般多用圆形,有时也用圆角方形和菱形n 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主次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椭圆形(二)中心岛的半径(二)中心岛的半径1.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计算:.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计算:式中:式中:b——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紧靠中心岛的车道宽度(m);); ib——环道横坡度(环道横坡度(%),一般采用),一般采用1.5%;;第六节第六节 环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一一、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交织: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交织织长长度度::进进环环和和出出环环的的两两辆辆车车辆辆,,在在环环道道行行驶驶时时相相互互交交织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 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Rd,,近似地按交织近似地按交织段长度所围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段长度所围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 式中:式中:Bp——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m))2.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按交织段长度的要求计算半径R:: l例:某五路相交的道口,拟修建环形交叉,各道口的相交角度如图所示。

      已知路段计算行车速度为50km/h,车行道宽均为14m,若环岛宽度为15m,内侧车道宽为6m,试确定中心岛的半径(取μ=0.15,ih=2%,不考虑非机动车) §环道上的车道布置:环道上的车道布置: ((1)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2)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最靠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3)中间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中间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二条车道二条车道 §每条车道宽每条车道宽3.50~~3.75m,, 二、环道的宽度二、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边缘和中心岛边缘1.5m的两条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的切线交角来表示的三、交织角三、交织角n 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

      交织角以控制在交织角越小,行车就越安全交织角以控制在20~~30°之间为宜之间为宜 l入口让路环线交叉设计入口让路环线交叉设计 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第七节第七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1.相相同同等等级级道道路路相相交交时时,,一一般般维维持持各各自自的的纵纵坡坡不不变变,,而而改改变变纵纵坡坡较较小小的的道道路路的横坡度的横坡度 2.主主要要道道路路与与次次要要道道路路相相交交时时,,主主要要道道路路的的纵纵、、横横断断面面均均维维持持不不变变,,而而将将次次要要道道路路双双坡坡横横断断面面逐逐渐渐过过渡渡到到与与主主要要道道路路纵纵坡坡相相一一致致的的横横断断面面,,以以保保证证主主要要道路的交通便利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4.交交叉叉口口范范围围布布置置雨雨水水口口时时,,一一条条道道路路的的雨雨水水不不应应流流过过交交叉叉口口的的人人行行横横道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

      5.交交叉叉口口范范围围内内横横坡坡要要平平缓缓些些,,一一般般不不大大于于路路段段横横坡坡,,以以利利于于行行车车纵纵坡坡度度宜不大于宜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凸形地形凸形地形 凹形地形凹形地形 分水线地形分水线地形 谷线地形谷线地形 斜坡地形斜坡地形 马鞍形地形马鞍形地形 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设设计计方方法法::方方格格网网法法、、设设计计等等高高线线法法及及方方格格网网设设计计等等高高线线法法、、特特征断面法等征断面法等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 l①①方格网法方格网法 ②②设计等高线法设计等高线法 ③③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1.方格网设计等高线设计步骤:方格网设计等高线设计步骤:1)绘出交叉口平面图绘出交叉口平面图2)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和立面设计图式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和立面设计图式3)确定路段上的设计标高。

      确定路段上的设计标高 153.10153.20l1i1i3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l2n设等高距为设等高距为h,则中心线上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则中心线上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l1为:为: n设设置置路路拱拱以以后后((路路拱拱高高h1)),,等等高高线线在在车车行行道道边边线线上上的的位位置置沿纵向上坡方向偏移的水平距离沿纵向上坡方向偏移的水平距离l2为:为:1.00.851.0 l1)方格网法)方格网法hG=hA-AG·i1 4)确定交叉口上的设计标高)确定交叉口上的设计标高A.首先选定交叉口范围内合适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首先选定交叉口范围内合适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B.确定标高计算网并计算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确定标高计算网并计算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 2)圆心法)圆心法3)等分法)等分法4)平行线法)平行线法 l路拱标高点的高程采用抛物线型式计算:路拱标高点的高程采用抛物线型式计算:标高计算线两端的高差或路拱高度:标高计算线两端的高差或路拱高度:5)勾划交叉口上的设计线勾划交叉口上的设计线6)调整标高:)调整标高:按行车平顺和排水迅速的要求,调整等高线的按行车平顺和排水迅速的要求,调整等高线的疏密(当中疏,边沟密),调整个别不合理的标高,补设进疏密(当中疏,边沟密),调整个别不合理的标高,补设进水口。

      水口7)计算各点施工高度计算各点施工高度 l2.特征断面法特征断面法l1)特征断面和特征点标高的确定)特征断面和特征点标高的确定l((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 l((2)不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不同等级道路相交时: 3. 平面交叉设计示例:平面交叉设计示例: 某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式选定如图所示已知相交道路的路中心线、街沟纵某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式选定如图所示已知相交道路的路中心线、街沟纵坡均为坡均为0.03,路面横坡为,路面横坡为0.02,车行道宽度为,车行道宽度为15m,缘石半径,缘石半径R=10m,交叉口中,交叉口中心标高为心标高为2.05m,等高线间距,等高线间距h采用采用0.10m ,试绘制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试绘制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RRRRBB2.05 l1.画路段上的设计等高线画路段上的设计等高线2.05ANKGM1.101.201.301.401.505.003.33 l2.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l1)根据交叉口中心标高,求出)根据交叉口中心标高,求出F3、、N、、F4三点标高:三点标高:同理,可求出同理,可求出E4,,E1的标高为的标高为2.43m,,F1,,F2的标的标高为高为2.43m,,E2,,E3的标高为的标高为1.37m 。

      2.05ANKGM1.101.201.301.401.505.003.33F3F41.521.371.37F1F2E1E2E3E41.371.372.432.432.432.43 2)).根据根据A、、F4、、E4点的标高,求交叉口范围内等高点的变化点的标高,求交叉口范围内等高点的变化同理可求同理可求C1为为2.13m,,D1为为2.16m;;C2为为1.90m,,D2为为 1.84m;;C3为为1.67m,,D3为为1.52m RRRR2.05ANKGMO1O2O3O4F1F2F3F4E1E2E3E4C4D4C1C2C3D1D2D31.901.842.132.161.901.841.671.52 l3)根据)根据F4、、D4、、E4各点标高,求出缘石曲线上的各个等高点各点标高,求出缘石曲线上的各个等高点F4D4、、D4E4的弧长的弧长F4D4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1.84-1.37))/0.10≈5根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5=1.57m同理,同理,D4E4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2.43-1.84))/0.10≈6根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6 ≈ 1.31m同理可求同理可求E1D1、、D1F1、、E2D2、、D2F2、、E3D3、、D3F3。

      R2.05ANMO4F3F4E4C4D41.371.842.43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1.90 l4)根据)根据A、、M、、K、、G、、N各点标高,分别求出路脊线各点标高,分别求出路脊线AM、、AK、、AG、、AN的等高点的等高点l5)根据以上求出各点标高绘出等高线,如下图:)根据以上求出各点标高绘出等高线,如下图: l作业:作业: P272: 8-14; 8-1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