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口径降水方案.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027268
  • 上传时间:2018-09-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8.9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口径降水方案1.1 工程简介: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2.1工程地质特征1.2.2水文地质特征1.2. 3降水深度分析:降水深度应根据设计工程结构的埋置深度、设计降低水位至最大埋深管沟槽底下的距离(一般槽底最低标高以下0.5m)和工程的实际要求来分析一、降水施工2.1 管井降水设计参数的确定2.1.1井距( 8~12 米);2.1.2井深(槽底最低标高下1~2 米);2.1.3管井成孔直径 600mm ,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 外径 400mm、内径300mm ;井管与井孔之间填滤料, 滤料为 2-3mm豆石或干净砾石, 井管口高出地面 0.3m ,并加井盖2.1.4降水井中心线距开挖上口线2m ;2.1.5井内放置 2m3/h潜水泵,将水抽至地面集水池2.1.6排水采用塑料管将降水井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道路永中部位开挖的排水沟(排水沟用塑料布铺盖)流入沉淀池,在排入现况雨水管或雨水沟内;2.2 降水时间的确定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开始降水,直到要求停止降水时为止 降水一定时间后, 观察地下水位达到要求降低深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2.3 管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3.1管井施工工艺流程2.3.2施工准备(1)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走向及埋深),关闭、阻断渗漏水源。

      2)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清除管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3)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开工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4)水、电齐备,场地平整后,人员、材料、设备进场5)连接水、电,安装调试设备6)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成井施工设备和施工顺序2.3.3放井位:(1)按设计要求和井位平面图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300mm ,井位遇有地下障碍物需进行破碎,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设计人员协商2)定井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井位应设置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 300mm ,并灌入石灰粉,定位完毕请监理组织验收2.3.4挖泥浆池:根据场地条件在红线内距降水井3m 处适当位置挖泥浆池,每2 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废浆应及时外运并作妥善处理,保持现场环境卫生2.3.5挖探坑: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 ,深 1.0 ~1.5m ,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侵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2.3.6成孔:管井采用反循环钻进工艺成孔,地层自然造浆护壁 根据第一口井成孔情况, 确定局部钻进到砂卵石地层时,是否采用膨润土护壁成孔孔径不小于600mm ,钻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正偏差≯200 mm。

      2.3.7换浆: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置换泥浆,并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 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 1.15 ~1.25g/cm32.3.8吊放井管:井管采用无砂砼管, 在混凝土预制井托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 四周栓 8 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 条 30mm宽竹条绑扎井管管身,固定井管底端井管作为沉砂管,以上3.0m井管外包一层 40 目尼龙网,作为过滤管段在粉土、粉细砂地段也应缠一层40 目尼龙网,避免堵塞井壁为防止上下管节错位, 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 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泥砂或异物进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mm ,井口加盖2.3.9填滤料:(1)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 填滤料时, 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 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 应用铁锹下料, 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5m 处,其上用粘土封填2)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 ,杂质含量不大于3% 。

      2.3.10洗井(1)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 次2) 洗井应在成井 4 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 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3) 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 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2.3.11水泵安装:(1)潜水泵用钢丝绳吊放,泵的端部至井底距离不小于0.5m 2)安装并接通电源,每井附近设置电闸箱,预埋电缆,做到单井单控电源,并安装时间水位继电自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2.3.12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1)降水井剖面图(如下图)(2)降水井平面图(略)2.3.13抽降:(1) 联网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水泵、井管维修应逐一进行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 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2) 抽水开始后,应做抽水试验,检验单井出水量、出砂量及含水层渗透系数当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2.3.14水位观测:(1) 为了控制了解在抽水过程中, 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同时为土方开挖提供可靠的依据,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拟定在每一管线设φ50mm 钢制观测管,与主孔并在一起进行安装, 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 2 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 次,水位观测精度 ±2cm ,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2) 在不利于地下水的渗流影响降水质量的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在槽体的两侧设置降水边沟,边沟上口0.4m ,下口 0.3m ,沟中填满碎石滤料沿槽体纵向每 50m 设置一口集水井,边沟中的地下水流至集水井后,用水泵抽出,经沉淀池后排入现况雨水沟2.3.15降水周期:沟槽开挖前 10 天沿线开始降水,在所有结构回填完成后才可撤泵停止降水2.3.6降水不能降至预期水位时的补救方案:(1)加强降水井的抽水力度及效果降水井经长时间抽水可能造成淤井、死井现象,可采用洗井设备重新洗井至抽水正常2)加大抽水泵的功率,采用大功率泵抽水3)在原有降水井之间补打降水井三、降水施工保证措施3.1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1.1现场成立降水管理组, 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3.1.2布设降水井时, 井位应根据图纸严格选定,须避开地下结构和欲埋设管线位置3.1.3进场材料按要求进行复试,机械设备要严格检查, 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3.1.4降水施工期间应保证连续供电, 在发生供电障碍时应立即启用现场发电设施供电,避免因停电造成井内水位上升,影响施工3.1.5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和降水期间,井口加设井盖,防止落入杂物,在井位插警示标志,防止其它施工对井管造成损坏,并由专人进行维护。

      3.1.6现场必须备用不少于30 台潜水泵,维持降水人员随时检查水泵的工作情况,及时更换运转不良的水泵3.1.7加强观测工作,对地下水位、水流动态、地面沉降等进行详实记录,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3.2 辅助降水措施场区内第一层台地潜水和局部第二层层间潜水若不能完全通过降水井排出,土方开挖见水时可采用明排法排水,即在沟槽内沿槽边挖排水沟, 并间隔一定距离挖集水坑,坑内下入钢筋笼过滤管, 管外填充级配砂石, 在管内下泵抽水 在坡壁渗水处应插入导水管,将坡壁水排入下面的排水沟3.3 雨季施工措施3.3.1临时用电措施(1)建立健全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值班巡查制度, 落实临电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2)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3)所有电动机具、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或持证的操作手进行操作和维修,非电工或操作手不得随意动用机电设备4)雨天要遮盖各种机电设备,并随时检查5)电工要做好值班及维修日记6)工地使用的所有电器必须保证质量合格3.3.2机械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现场雨季施工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2)所有机械必须由专职操作手操作和维修,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动用机械。

      3)机械管理人员必须对操作手做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4)所有机械做好使用及维修保养记录,必须每天检查确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做好交接班记录5)机械管理人员要注意做好雨天对机械设备的遮盖,并检查电源、电路是否安全,以防漏电伤人3.3.3料具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落实料具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2)现场料具堆放必须按规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3)根据进度要求,提出材料需用计划,及时组织进场凡雨天运输困难的材料,要考虑有一定量的储备,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现象4)石料集中堆放,并要用苫布遮盖,同时做好周边的排水,以防止施工时堵塞料管5)每道工序完工必须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按指定的地方码放好3.3.4安全防护措施(1)现场要有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施工中应明确分工, 统一指挥, 设专人负责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器火灾4)对基坑周边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加强该地段的安全措施3.3.5技术资料管理(1)降水井洗完井后,应及时检查降水井实际深度并做好记录,降水期间应每天检查抽水情况,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2)资料填写字迹清楚工整,内容符合要求,签字手续齐全3)每天的观测记录按甲方和监理要求报送4)建立健全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值班巡查制度, 落实临电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电工要做好值班及维修日记5)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配电箱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6)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设专人负责四、管井降水设计参数计算公式4.1 管井降水井深度计算:计算公式: Hw=Hw1+ Hw2+ Hw3+ Hw4+ Hw5+ Hw6 上式中: Hw ——降水井深度( m);Hw1 ——基坑深度( m);Hw2 ——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Hw3 ——ir0 ;I 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 位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 (m);Hw4 ——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Hw5 ——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 m);Hw6 ——沉砂管长度( m);4.2 管井出水量计算:计算公式:Q=nQ’ =n [π K’/(2H-Sw )Sw]/[In ](d’ / π rw)+ ( π R/2d ’)〕式中: Q—基坑出水量Q’— 降水干扰单井出水量( m3/d );S—基坑设计水位降深值(m);Sw—降水干扰井设计水位降深值(m);r0 — n(r1,r2,r3⋯ rn)1/2 一降水干扰井群分别至基坑中心点的距离(m);n—降水井个数;h—抽水前与抽水时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L’— 基坑长度( m);L—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 m );d'—降水干扰井间距之半( m);rw —降水井半径( m);R—影响半径( m);4.3 降水水位计算计算公式: Sx=H -〔h12+X/R(H2 -h12 )〕1/2式中: Sx—距井排处的含水层厚度( m);H—潜水含水层厚度( m);h12 —降水井排处的含水层厚度(m);X—任意点至井排处的距离( m);R—影响半径( 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