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虾夷扇贝的增殖.ppt
53页第六章第六章 虾夷扇贝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增殖 •第一节第一节 虾夷扇贝的增殖生物学虾夷扇贝的增殖生物学 •第二节第二节 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 •第三节第三节 虾夷扇贝的增殖技术虾夷扇贝的增殖技术 Patinopecten yessoesis 扇贝的种类与分布Pecten maximus栉孔扇贝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华贵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生态习性生态习性 •栖息在水深5~100米的潮流急的砂砾地带 •适温范围5℃~20℃,最适温度10℃~18℃, >23℃大量死亡 ,<5℃停止生长.•狭盐性种类,盐度在32左右较好 •喜水清含泥量小的海域 繁殖习性•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性成熟年龄为2龄,怀卵量可达1亿~1.6亿粒,一次产卵可达3千万粒,最多可达1亿粒•繁殖季节为4月初~5月中、3月下~4月下,温度为8~8.5℃• 虾夷扇贝从受精卵开始到生长至壳高11~12cm,最短时间为1年零7个月 饵料与食性 •以硅藻硅藻为主,鞭毛藻鞭毛藻及其他杂藻为次;•桡足类桡足类、无脊椎动物的卵子卵子及浮游幼虫浮游幼虫等浮游动物敌害生物虾夷扇贝的分布虾夷扇贝的捕捞1虾夷扇贝的捕捞2虾夷扇贝的捕捞3虾夷扇贝的捕捞4虾夷扇贝的捕捞5虾夷扇贝的养殖虾夷扇贝的养殖1虾夷扇贝的养殖2虾夷扇贝的养殖3虾夷扇贝的产量虾夷扇贝的产量1猿拂地区扇贝渔获量扇贝的半人工采苗猿拂地区扇贝放流水域扇贝与海胆、海星间关系放流量与产量扇贝食品休息一下 !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 •亲贝暂养与促熟•产卵与孵化•幼体培育•投放附着基与稚贝培育•中间育成•一级育成•二级育成•三级育成亲贝暂养促熟亲贝暂养促熟 •亲贝:壳高11~13cm,体质健壮,活力好•密度:雌贝为35个/m3,雄贝为20个/m3 •入池水温2.4℃,两天后缓慢升至7.0℃•管理:每天全量换水1次,连续充气 •饵料:新月菱形藻等单细胞藻类,投喂密度为6.5~24万个细胞/ml,同时可辅助投喂SB-A螺旋藻扇贝饲料,每天5ppm。
产卵与孵化产卵与孵化 •诱导产卵方法: 自然排卵 亲贝阴干1hr 10.5℃水池 雌雄贝分池诱导 •人工授精 •孵化管理:水温:10.5℃左右;人工搅池:1次/0.5hr,至形成D型幼虫全部上浮止;孵化密度:30~50个/ml•孵化水温与亲贝的生境水温密切相关,两者温差越大,孵化率越低(表1) 表表1 1 生境水温与孵化水温间的生境水温与孵化水温间的温差对虾夷扇贝孵化率的影响温差对虾夷扇贝孵化率的影响 生境水温 孵化水温 温差 孵化率(%) 7.210.02.875.36.69.32.780.37.010.53.563.3幼体培育幼体培育 •D型幼虫密度:平均11.2个/ml 8个/ml •换水与充气:每天换水量为1/2,每5天倒池1次;连续充气,每隔1小时人工搅池1次•控温:初期11.5℃ 16.0±0.2℃,升1℃ /天 •饵料种类:湛江叉鞭金藻(开口饵料)为主,其它有8701金藻,小新月菱形藻,扁藻和小球藻•投喂量:初期为0.3万个/ml,最高日投饵量为:金藻类1.2万个/ml,新月菱形藻1.8万个/ ml,扁藻0.07万个/ml•投饵次数:初期2~3次/天 6次/天。
投放附着基与稚贝培育投放附着基与稚贝培育 •投附着基:70~80 %为眼点幼虫,密度为3.3~6.17个/ml,平均4.53个/ml每m3水体投放6mm棕帘75片 (6m/片 ) •每天换水2次,早1/2,晚1/3 •变态附着稳定后连续充气,逐渐加大充气量•投饵:每天金藻类3万个/ml,新月菱形藻2.5万个/ml,扁藻0.3万个/ml,小球藻3.5万个/ml •稚贝出池前6天开始逐渐降温 中间育成中间育成 •人工育苗的稚贝出库规格约600微米从亲贝入池到稚贝出库费时约50天出库稚贝经中间育成才能达到商品规格 •商品苗:①用于春季浮筏养殖,种苗规格3~4mm;②用于当年秋季底播增殖,种苗规格3公分•中间育成分三个阶段,又称三级育成 一级育成一级育成 •从600微米得出库稚贝育成到壳高0.3~0.4公分 •在长海,第一茬需70天,第二茬仅需40天•密度:70×40×40cm3网箱(60目),5~6万个/箱;50×30cm2网袋,1.5~2万个/袋•暂养水深3~6米 二级育成二级育成 •从壳高0.3~0.4公分的稚贝育成到0.7公分幼贝 •二级育成的时间大致要15~20天•换袋分苗:60目袋 20目袋,密度为每袋约2500个稚贝。
•迅速、细致和选择好天气进行,避免日晒、风干、雨淋和损伤三级育成三级育成 •从壳高0.7公分幼贝育成到3公分的幼贝 •从7月中旬到10月下旬,约100天•用30cm盘,0.5cm眼,0.3×0.4cm网目的网衣制成的10层暂养笼•密度控制在80~100个,不宜超过120个•渡夏:虾夷扇贝最怕23℃以上的持续高水温在夏季中国大陆近海适于虾夷扇贝三级育成的海区仅有黄海北部流大且水深大于17米的水域•用活浮暗筏技术,活浮绠长8~10米,吊绳1~1.5米,使暂养笼处于10米水深以下,高温期内减少提动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流程虾夷扇贝人工育苗流程亲贝暂养促熟亲贝暂养促熟产卵与孵化产卵与孵化幼体培育幼体培育投附着基投附着基稚贝培育稚贝培育三级育成三级育成栉孔扇贝的自然采苗栉孔扇贝的自然采苗•采苗海区的选择采苗海区的选择:水深、流大、水清、无淡水注入,有亲贝,有回湾流,风浪小•采苗时间的掌握:采苗时间的掌握:6月下旬~月下旬~7月下旬月下旬•采苗器材:采苗器材:聚乙烯纱网袋,内装旧聚乙烯网片•采苗袋网目:采苗袋网目:18目•采苗水层:采苗水层:5-7m1981年长岛海区采苗情况年长岛海区采苗情况采苗海区投放数回收数收苗数采苗密度 丢袋数吕山湾42209396262108万532/袋2583东菜园1400013300592444700井口湾35070348701418405200后口湾1100011000395358磨石嘴600056003053400钦岛社场10000900043481000小钦海区23000230009240风浪小,水质清,无大量淡水注入,亲贝资源丰富,敌害少风浪小,水质清,无大量淡水注入,亲贝资源丰富,敌害少1976年长岛海区不同时间采苗年长岛海区不同时间采苗采苗时间 水温水层采苗数 贝苗壳高 其他附着物5.259.62~365.51.5浮泥贻贝梭蛤6.611.22~347.51.5浮泥贻贝梭蛤6.1113.22~3483浮泥梭蛤6.1413.42~31782.5浮泥少梭蛤多7.614.62~32645梭蛤少7.20172~37936梭蛤少7.2818.22~3505.55.5梭蛤少 虾夷扇贝的增殖放流•海区自然环境条件调查海区自然环境条件调查•海区选择海区选择 •放流苗种规格放流苗种规格 •底播密度底播密度 •底播时间底播时间 •底播方法底播方法 •后期管理后期管理 海区自然环境条件调查•海水主要理化因子:水深,水温,盐度,溶解氧 ,透明度,PH,氨氮。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 a) •底质:样品按国家底质调查规范,进行底质粒度分析•敌害生物调查:深水区采用拖耙取样调查;浅水区,由潜水员下水套框调查 海区选择•水温:水温:盛夏水温不能超过26℃,23℃水温的时间不宜长,适宜水温5~20℃•底质:底质:应选择φ>1mm粗砂砾占70%以上, φ<0.1mm以下细砂泥占30%以下的海区•水深:水深:虾夷扇贝栖息水深6~60米,底播区的水深20~30米为宜• 20~30米水深约1.54万ha;30~50米水深约100多万ha表层水温≤24℃,最低约1℃,年平均水温约11℃,透明度为10~16米,盐度在30~32之间底播规格、密度、时间、方法 •底播规格:底播规格:壳长在2.5~3cm日本底播苗种规格> 4cm占 95%表2)•底播密度:底播密度:以8枚/m2为宜,密度过高,成活率低,但密度过稀,资源分散不易采捕,同时适宜底播的海区得不到充分利用表3) •底播时间底播时间:10月下旬至12月初.自然水温一般均在10℃左右•底播方法底播方法:选择小潮、停流、风浪较小的时间内进行操作 表2 放流规格与成活率 (獐子岛底播试验)底播时间海区规格(cm)检查时间成活率(%)90.11.17小耗西洋2.992.5.1660.090.11.17沙包子2.892.5.1658.890.11.20东獐西坝3.092.5.1657.190.11.20东獐东坝2.692.5.1685.790.11.23大耗北洋2.592.5.1680.090.11.27褡裢北洋2.592.5.1789.990.11.27褡裢南洋2.792.5.1766.790.11.28大圈3.092.5.1783.3表3 底播密度与成活率、生长的关系 底播时间检查时间密度(枚/m2)成活率(%)平均壳高(cm)1989.11.22~241991.3.291052.610.8878.511.0580.111.11990.11.22~271991.3.291040.15.9870.05.8578.05.8后期管理 •严禁渔船进入增殖区拖网•禁止往增殖区域内倾倒筏上的杂贝、杂藻等有害生物,避免招致海星聚集和侵害。
•定时对增殖区域内敌害生物进行清除•采取定期、定区、定点进行跟踪观测,掌握贝苗分布密度、生长存活情况及活动范围等•做好水温测报,尤其注意八至九月份高温期的水温观测•严格控制底播区域苗种的增殖容量 收获收获 •虾夷扇贝底播增殖生产周期为17个月左右,壳长平均可长到9~10cm以上,即达到商品规格,应及时进行收获,一般在春秋两个季节收获 虾夷扇贝增殖效果评估虾夷扇贝增殖效果评估 •放流贝的移动:与潮流、风向和渔场有放流贝的移动:与潮流、风向和渔场有关关•放流贝的死亡放流贝的死亡 :⑴放流时水温过高是虾夷扇贝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海星、章鱼等敌害生物的捕食•放流后的生长放流后的生长 扇贝放流后的生长地 点时间(月)体 长体 重生长量cm生长速度cm/m生长量g 生长速度g/m大东滩口1880.45180.810.04小耗岛东口219.40.45230.710.99小耗岛西洋187.70.43140.47.8褡裢岛南洋168.30.52182.511.41獐子伏牛圈21.5 7.60.35166.87.76獐子亚石21.5 7.80.361647.63大耗岛五石217.90.38168.28.01平均19.6 8.10.42176.29.09课外作业•题目自拟,一人一题,3000字以上。
•牙鲆的放流增殖•山东省渔业增殖现状•广东省放流增殖现状•太湖银鱼的移植增殖•人工鱼礁与休闲渔业•象山港的中国对虾增殖•广东省人工礁建设现状•福建省近几年增殖放流概况(彭小经)•广东省人工礁建设现状(秦耿)•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情况调查(兰强)•山东人工鱼礁的概况(吴正勇)•增殖放流对环境的影响(徐海全)•扇贝增殖放流概况(宋玉冰)•广西北部湾增殖放流概况(徐泽斌)•SCWA对于鲑鱼的增殖放流研究(曹统) •厦门市近年增殖放流概况调查(张驰)•青岛近岸真鲷的增殖放流(张魁)•渤海水域对虾增放流概况(李明禄)•半滑舌鳎增殖放流概述(张洪坦)•中国增殖放流前景(于鑫)•浙江省头足类增殖情况概述(余文翔)•长岛增殖放流成效调查(张崇良) •黄渤海增殖历史与现状(牛淑娜)•人工鱼礁构造对集鱼效果的影响(柳意樊)•人工鱼礁与休闲渔业(王春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