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总结精品《鲁班奖》.doc
5页施工总结《鲁班奖》 - 总 结 篇 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 地上面积 地下面积 占地面积 容 积 率 覆 盖 率 总 投 资 工程造价 单位建筑面积本钱 砼 总 量 每平方米面积折算砼厚度 钢材总量 钢 筋 型 钢 每平方米钢材用量 钢 筋 型 钢 采暖总热负荷 单位建筑面积耗热量指标 空调总冷负荷 单位建筑面积耗冷量指标 照明总电负荷 动力总电负荷 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指标 最大日用水量 W/m2m2m2m2m2 % 亿元 亿元 元/m2M3 58814.41 51148.03 7666.38 5800 8.82 45.2 3.46 1.6 5882.9 45000 76.5 7100 4800 cm T T kg/m2kg/m2KW W/m2 120.7 81.61 5800 98.62 7800 132.62 2000 3000 85.01 630 KW W/m2 KW KW m3 /日 第一章 工程前期工作 “华泰证券大厦”〔原名“江苏证券大厦”〕,最初选址于长江路136号,由南京市计委于1995年2月28日以“宁计投资字[1995]86号”文下达《关于长江路136号综合楼工程建议书的批复》,后因该场地有些问题,重新选址于中山东路90号。
南京市计委又于95年8月7日以“宁计投资字〔1995〕第481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长江路136号综合楼工程地址变更至中山东路90号的建立批复》,并由市建委于95年8月22日以“宁建开字〔95〕492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开发建立江苏证券大厦的立项批复》〔占地3600m2〕 根据南京市规划局1995年1月18日下达的关于《中山东路洪武路穿插口东南角改造规划设计要点》于95年6月17日开场按占地3600m2范围征集设计方案因场地太小显得非常拥挤,交通较为紧张,经过几番交涉将南面南汽一幢七层住宅撤除,使占地面积由原来3600m2扩大到5800m2 根据96年1月15日下达的场地扩大局部红线图及96年2月2日下达的规划设计要点,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于96年1月30日重新做了方案设计报送规划局审批根据南京市规划建立委员会发出的会议纪要及4月6日发出的方案审查意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场初步设计工作1996年6月27日由南京市建委组织结合召开了有各专业主管部门代表参加的“江苏证券大厦”初步设计审查会,7月15日发出会议纪要,以“宁建科字〔96〕745号”文发出《关于江苏证券大厦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批复意见96年底完成了施工图设计。
95年12月2日由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进场勘察,96年1月3日提供勘察报告,96年5月2日打试桩96年7月南京市计委批准开工,96年8月2日正式开工打桩 水、电的增容工作是在各专业工程师的努力下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的,施工用水96年6月以规划局市政规划处批准的“市政设计要点”文件以及初步设计图纸为根据与自来水公司签订协议书,96年7月11日办理施工增容缴费手续,97年7月27日完成施工增容任务,工地通水施工用电在96年初提出申请选用一台630KV箱式变压器,于96年8月底投入运行,历时半年时间,还是比拟快的,同时又在工地的东、南、西、北四个角分别设置了一台动力箱,在东南角设置一台照明箱,各个箱均配有计量和分回路开关及保安器,这样可以供给几个单位同时施工,进展有方案地供电管理,防止乱接,乱拉现象,保证施工平安供电,平安用电 根据扩大局部的红线图,场地由3600m2扩大到5800m2,南汽七层住宅楼拆迁,搬迁工作由白下区城镇开发公司负责,工作难度大,搬迁时间长,对桩基施工及深支坑支护施工有一定影响住宅楼撤除工作由工程部完成,最初考虑采用撤除,但申请撤除涉及政府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因地处闹市区〕,折除时间难以保证,决定采用机械撤除的方法,历时十余天完成了撤除任务,为桩基及支护施工争取了时间。
第二章 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 一、方案设计: “华泰证券大厦”〔大厦原名“江苏证券大厦”〕位于中山东路、洪武路穿插口,东面与南京市后勤部企业局相邻,南面与鸿浩大厦相望,北面为中山东路,西面为洪武路交通方便,市政设施齐全 基地占地面积开场为3600 m2,后增大至5800 m2,根据南京市规划局1995年1月18日下达关于《中山东路洪武路穿插口东南角改造规划设计要点》,我们于95年6月17日征集方案〔按占地3600 m2做方案〕共邀请三家设计单位参加: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何斐德建筑师事务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证券公司领导指示,要求建筑立面能表达出现代建筑融入古典欧式的设计风格,既反映出欧洲古典建筑的精华,又具有时代精神,充分表达金融大厦的特色功能方面是:裙楼五层用作营业厅、信息中心、商务中心、商场及餐饮、娱乐,楼高按100米高度设计,6—28层为主楼作宾馆和写字楼用,宾馆放下面,写字楼放上面,地下两层,用作停车场及设备用房和人防工程 方案设计于95年7月底完成,于95年8月10日进展初步方案评审,会上选中了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高岚设计大师设计的方案〔容积率8.84,覆盖率46.9%,总建筑面积为37210 m2〕。
因占地太小,用地较满,周围环境显得非常拥挤,交通较为紧张我公司经过几番交涉,将南面一幢七层住宅撤除使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600 m2扩大到5800 m2〔长107 m,宽55 m〕,再由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高岚设计大师完成第二次方案设计任务,该院共做了三个方案——方案1,按办公室标准层分为七开间方案;方案2,按办公室标准层分为六开间方案;方案3,按办公室标准层分为八开间方案方案中建筑平面采用8.1×8.1米柱网,裙楼充分考虑规划要求,作了足够让步,南面为增加室外人、车盘旋余地,把底层一排柱网架空,形成东西宽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