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固体药品溶出度的测定毕业论文.doc
6页萍乡高等专科学校PINGXIANG COLLEGE毕业论文(2009-2012年)题目:浅谈固体药品溶出度的测定 系别:化学工程系 专业:商检技术 班级:09商检技术 学号:09362009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浅谈固体药品溶出度的测定 摘要 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溶出度试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药品质量的关键检验项目,药品注册的需要以及药品生产安全的全球化进程都促进了溶出度技术的普及本文通过阐述固体药品溶出度的测定,总结实习经历,借此理解溶出度的现实意义,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意识 关键词:溶出度、溶液、介质、生物利用度一、引言溶出度也称溶出速率,是指在规定的溶剂和条件下,药物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1]。
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的过程称为溶出度试验,它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能有效区分同一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因此是药品质量控制必检项目之一 二、溶出介质的选择 溶出介质是根据样品的溶解度数据和剂量范围进行选择的,以满足漏槽条件,漏槽条件规定溶出介质的体积不能少于主药形成饱和溶液所需体积的3倍量[2]一般一个剂量单位以溶剂900ml或1000ml为最普遍 溶出介质可大体分为三大类,首选水,其次是0.1mol/L盐酸、缓冲液[3](常用为PH=4.0醋酸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对于药物可以在胃部快速溶解和通透性高的,胃排空时间可能是吸收的限速步骤,对于这类药物,溶出度检查主要是证明药物在胃液条件下可以快速溶出而对于药物主要在肠道溶出的,如难溶性药物、弱酸,选择较高的pH范围(如pH6.8的人工肠液)可能是适宜的介质三、测定方法的选择 1)第一法(转篮法),多用于胶囊剂或漂浮的制剂,以100转/分为主[4],如阿莫西林胶囊、氟康唑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2)第二法(桨法):一般情况下,片剂、颗粒多选择桨法如吲达帕胺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一般认为桨法50转/分相当于篮法100转/分 3)第三法(小杯法):为了满足某些特殊制剂(小剂量难溶固体)的要求,可用小杯法,常用体积为100∽250ml,转速以75转/分为主(一些小剂量药物在普通杯中的溶出吸光度非常低,采用小杯法可以提高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吸光值小的问题[5]) 转速的设置与具体品种有关,通常,药物制剂的溶出速度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但转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对不同制剂溶出行为的区分能力差,所以不推荐选择过高转速四、测定法 关于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此有明确的规定1、 溶出仪: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转篮/桨距溶出杯的底部25mm±2mm,分别量取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 ±1%,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 ℃后,取供试品6片(粒),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桨内,将转篮/桨降入溶出杯中,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的时间的差异不得超过±2%),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转篮/桨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小于10mm);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之内完成,取澄清滤液。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7]: (1)打开仪器,计算机电源 (2)双击UVProbe,再点击连通,分光光度计测试自检 (3)创建测定方法:设置测定波长、设置方法以创建校准曲线、输入文件的名称和信息 (4)输入样品信息:如标准样品溶液的名称、被测定样品的名称、编号 (5)测定:在标准样品测定中点击读取Std.,在未知样品测定中点击读取Unk. (6)记录测定结果3、注意事项:(1)溶出度仪的适用性及性能确认 除仪器的各项机械性能应符合《药典》规定外,还应用溶出度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性能确认实验,按照标准片的说明操作,实验结果应符合标准片的规定2)溶出介质 应使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出介质,并应新鲜制备;如果溶出介质为缓冲液,当需要调节pH值时,一般调节pH值至规定pH值±0.05之内3) 滤膜吸附情况[3]在溶出度测定中,溶出液通常经过滤膜(中国《药典》规定滤膜孔径不大于0.8um)滤过以得到澄清的溶液,试验所用滤膜应是惰性的,不能明显吸附溶出液中的有效成分,也不能被溶出介质溶出干扰测定的物质因此,在溶出度测定中,首先一定要考察实验所用滤膜对主成分是否有吸附,通常,吸附量在2%以下时可忽略不计;超过2%时应考虑选用其他滤过方法或更换适宜的溶出介质。
4)如糖衣对分析有干扰,应尽可能完全地除尽糖衣包装后再测定4、实例: 阿莫西林胶囊溶出度测定:取本品6粒(0.3g/粒),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 C第一法),以水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依法操作45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于10ml量瓶中,用水稀释成每1ml 中约含130μg的溶液;另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1粒的平均装量0.3g,实际称取0.2993g)置于2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摇匀,精密量取1ml至10ml量瓶中定容,制成每1ml 中约含130μg的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72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80%,应符合规定溶出度(%)=A*Wt*S/At/W/St*100%A----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Wt----为对照的取用量(即约相当于平均片重g,实际称取0.2993g);S ----为供试品溶液的稀释倍数;At----为对照溶液的吸光度;W----为供试品的平均片重或平均装量(0.3g); St----为对照溶液的稀释倍数数据一、编号WL272.0溶出度(%)1(对照)0.30420.31492.74%30.31292.15%40.31693.33%50.31191.86%60.30890.97%70.31292.15%数据二、编号WL272.0溶出度(%)1(对照)0.37120.41399.95%30.41299.71%40.41099.23%50.40998.99%60.40898.74%70.40798.50%数据三、编号WL272.0溶出度(%)1(对照)0.42120.43893.42%30.41788.94%40.43793.20%50.44795.34%60.44594.91%70.42791.07% 本组实验是同种药品不同批次的溶出度测定。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要求阿莫西林胶囊溶出度限度为80%由上述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此批次药品符合规定,属合格五、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看出溶出介质和测定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固体药品溶出度的测定谢沐风老师曾说“溶出度技术是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灵魂与核心所在[6]”选择科学正确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对药品的质量检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溶出度测定属体外模拟实验,所以对于数据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分析者的实验操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合格与否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附录23-24[2]王亚敏.浅谈溶出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3]化学药品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的选择和验证[J].安徽省药物研究所[4]唐素芳. 化学药品溶出度方法研究[J][5]王炳强、张正.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7,252-253[6]谢沐风.论溶出度试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的重要意义[J].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7]周先碗、胡晓倩.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13[8]倪坤仪.药物分析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2-45[9]白秀峰.生物药物分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27-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