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口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礼仪”.doc
3页傅庄中心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礼仪” 一、课程名称 礼 仪 二、课程意义 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交往不断增多,文明的礼仪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与国格,展现民族的精神风貌小学生是未来的公民,今天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为明天成长为文明社会的公民打下基础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与载体1、社会意义 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城市精神文明的形象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的自身文明素养和学校教育的辐射影响作用,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的潜在力量2、个人意义 孩子年龄越小,教育成功的可能性相对越大从小受到礼仪教育有助于形成美好的情操、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终生受用3、学科整合意义 礼仪课程对品德、语文课程的整合作用尤为突出品德教育重思想,而礼仪则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于言行试想如果一个人思想好,心灵美,但礼仪方面知行欠缺,那么他的内在形象就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 语文教育重语言,而礼仪可以优化口语交际如果一个人在口语交际方面不注重礼仪,交际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此外,礼仪教育还注重培养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这一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融合的合乎规范的礼仪形式一定是美的,所以礼仪教育中也渗透了美育 三、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基础、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课程总目标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礼仪,初步具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逐步成长为社会小公民奠定基础阶段目标一年级:初步学会校内最基本的礼仪,会自觉使用礼貌用语二年级:学会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并能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三年级:学会在社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并能在各种场合灵活运用四年级:懂得在公共场所的礼仪,能逐步养成自觉行为五年级:学会多种与人交往的礼仪,成为文明礼貌的“小标兵” 四、课程设置 本课程为校本活动课程,在一至五年级开设课程执教教师为班主任 本课程教学时间按每课时30分钟,每学年总课时不少于6课时,在每年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组织开展教学 傅庄中心小学2008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