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吕祖谦吏治思想探析【毕业论文】.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478948
  • 上传时间:2021-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科毕业论文(20 届)吕祖谦吏治思想探析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iii一、 吕祖谦的生平及为官经历 1二、 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一) 南宋的社会局势 2(二) 南宋的吏治状况 3三、 吕祖谦吏治思想内容 5(一) 吕祖谦重视法治的吏治思想 5(二) 吕祖谦重视德治的吏治思想 8(三) 吕祖谦尚贤养才的思想 10(四) 吕祖谦吏治思想的特点 11(五) 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12四、 吕祖谦吏治思想评析 14(-)吕祖谦吏治思想的合理性 14(二)吕祖谦吏治思想的局限性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吏治的清浊得失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 分尖锐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作为统治集团内部的有识之士,吕祖谦致力于寻找化解这一 矛盾的方法在吕祖谦的政治思想中,“法德并举”的吏治思想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在当时 具有代表性,其既重视法治,乂注重德治的主张,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有其合理的成分 对吕祖谦的吏治思想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儒家传统的吏治观关键词】南宋;吕祖谦;吏治思想;法治;德治。

      [ABSTRACT] Officials incorruptible and corruption determine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dynasty.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he class contradictions and ethnic conflicts are very sharp. Facing the serious social crisis, as a rule of the groups internal insight、Lu ZuQian committed to finding ways to resolve this contradiction.In Lu ZuQians political ideas, Hthe franco-german simultaneously11 bureaucracy thought is very outstanding, and representative at the time .Its paid attention both to the rule of mor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claim .has certain dialectical thought, has its reas on able compositio n. Official thinking on Lu ZuQian some in-depth study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local officials.【KEYWORDS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Lu ZuQian;Official Thought Rule oflaw;Rule of virtue.引言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浙江婺州金华人,学界称东莱先生。

      吕祖谦一生的活动主要是讲学、着述及参与政事,这与他从小受的“中原文献之传”的 家传渊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吕祖谦的仕途较为平坦,这与他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随和不 争、息事宁人的态度分不开应该说,吕祖谦不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活动家,而是一位 有思想的、治学严谨的学者正因为吕祖谦在政治上不是很有作为,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思想家或学者因此,后世学 者较多关注与吕祖谦的哲学思想、伦理学说、教育思想及他的历史观,而深入研究吕祖谦的 政治思想的著作或论文相对较少本文拟对吕祖谦的吏治思想作一系列研究,从一个侧而了解“吕学”的时代特点,并结 合南宋社会的特点及当时的吏治状况,分析吕祖谦“法德并举”的吏治思想,并将其吏治思 想与朱熹、陆九渊的吏治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吕祖谦的吏治思想的合理价值与局限对吕祖 谦的吏治思想进行一番深入硏究,对我们认识封建时代的吏治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吕祖谦的生平及为官经历吕祖谦,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因其伯祖吕本中人称大东莱先生,故有称吕祖谦为小 东莱之说吕祖谦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卒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享年 四十四岁尽管吕祖谦一生屡遭不幸,但他在学术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 仍使他独树一帜,成为南宋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

      他曾与朱熹、张杭齐名,号称“东南三 贤”乾道、淳熙以后,他以其独立的学派“婺学”,与朱熹、陆九渊鼎立朱学以格物致知, 陆学以明心,而吕祖谦兼取其长,他的思想具有折中调和的色彩吕祖谦祖上为赵宋政权的世臣,有“累朝辅相”之称自宋开国以来,吕蒙正、吕夷简、 吕公弼、吕公著、吕希哲等任宰相之职,封侯受爵吕氏家学有其独特的风格,而“杂博” 则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注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是吕氏家学的又一明显特征吕祖谦一生 的活动主要是讲学、著述及参与政事,这与他从小受“中原文献之传”的家学蔥陶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吕祖谦的仕途较为平坦,这与他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随和不争、息事宁人的态度分不开 ①应该说,吕祖谦在历史上不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而是一位有思想的、治学严谨的 学者但在政治思想方面,仍然有其独到的见解吕祖谦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拥护君主制,认为君主制是维护 封建统治秩序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劳动人民要安于贫困的经济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接 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不得有触犯社会封建制度的行为,更不能采取暴力的行为去反 抗封建社会制度;另一方而,他又要求封建统治集团要戒骄戒奢,对百姓不能有过分的剥削, 要尽量施行一些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吕祖谦的政治主张从主观上来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但从客观上来说,也 符合百姓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吕祖谦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中, 他的“法德并举”的吏治主张是十分突出的①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思想初探[W.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5.二、吕祖谦吏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南宋的社会局势南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位于江南的南宋小朝廷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社 会危机一方而,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阶级矛盾加剧南宋初年,由于战 事不断,石姓流离失所,大批土地荒芜南宋政府趁机把大量荒地圈为官田,把它们赏赐给 文臣武将南宋朝廷上至皇室下至官僚地主拼命抢夺荒地或私田,这样,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北宋除了土地兼并严重外,南宋的赋税也十分严苛南宋初年,为了 应付战争的需要,各种名目的临时性杂税徭役纷至沓来,百姓们苦不堪言待到南宋统治稳 定之后,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对人民的剥削更加残酷人民不堪忍受封建统 治者的残酷剥削,反抗活动遍及各地,沉重地打击了南宋王朝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金朝对富庶的江南垂涎已久,不断发动军事进攻,企图一举摧毁尚存“半壁 江山”的南宋王朝。

      建炎二年(1128年)秋,金军发动攻势,旨在消灭南宋政权宋高宗 在金军的攻势下不断南逃,建康、杭州失守绍兴二年(1132年),南方军民抗金斗争取得 重大胜利,高宗回到临安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投降求和是高宗、秦桧之流的 既定方针,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南宋与金订立屈辱妥协的和约,史称“绍兴和 议”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发动南侵战争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孝 宗即位孝宗主张抗金,在枢密使张浚的倡议和谋划下,宋军北伐,但北伐最终失败隆兴 二年(1164年),南宋与金再订和约,史称“隆兴和议”北伐计划失败后,宋金关系维持 原状而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局势,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探索解决社会矛盾 的良方作为一个进步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吕祖谦便是其中的一员他针对时聲,提岀了他 的社会政治思想,致力于寻求解决社会危机的有效方法1) 南宋的吏治状况宋代官吏主要由科举入仕、恩荫补官、胥吏岀职、军功补授、进纳补官构成其中最足 称道之处,即以科举为正途,采取有力措施,用以保证公平竞争,从社会底层选拔“寒俊之 士”来充实官僚队伍1) 科举取士宋承袭唐及五代科举制度,设置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举等。

      在北宋前期,又分为进士、明经、诸科等科目另外,宋代科举収士不问门第,这就扩大了 取士的范围,增加了录取人数,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2) 恩荫补官宋代恩荫补官的名FI种类繁多,主耍有以下几种:圣节荫补、大礼荫补、 致仕荫补、遗表荫补、死事荫补、登极荫补、宗室授官宋代恩荫补官人数十分庞大而入仕 者索质较差3) 胥吏出职胥吏出职在宋代是入仕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宋代实行胥吏出职制度,目 的在于给胥吏以升迁的希望,希望并激励他们能够勤于职守,少犯过失,成为廉洁奉公之吏 胥吏出职无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相当大的消极作用4) 军功补授宋代战争频繁,军功补授者甚多,因此成为武官入仕的一个重要途径5) 进纳补官是国家因赈济、备边、筑城、修河等,号召富家大户进纳米粟或金钱而 补授官职的一种选官制度总之,宋代官吏素以冗滥著称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员多阙少,二是官员素质低下, 官员普遍贪婪无能,这是与选官制度密切相关的但从宋代入仕途径来看,造成冗官的主要 原因不是科举取士,而是恩荫补官、胥吏出职、进纳补官等南宋的吏治较之北宋,更为腐败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商品经 济的繁荣和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开始渐渐淡薄,一些官僚和士大夫开始用合法的或不 合法的手段去谋利致富。

      南宋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而以宋高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并未从 北宋灭亡的惨痛爭实中吸取应有的经验教训,随着南宋在南方统治的逐步稳龙,从皇帝到大小官僚又故态复荫,贪婪和腐化的程度有增无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宋仍然是北宋末年腐朽统治的继续和发展①①王德忠.从朱唐交奏看南宋吏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4) .10.三、吕祖谦吏治思想内容吏治,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是对于社会治理的一种行为责任感吏治的清浊 得失彫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吕祖谦也深谙其中之意虽然吕祖谦一生出仕的几乎是一些文 职,但是他还是十分重视吏治的整顿吕祖谦主张吏治必须要坚持“法德并举”,“威恩并重” 的原则,在坚持封建等级制度的前提下,统治者要善待百姓,实行仁政他认为法治是必须 的,但单纯的坚持法治又是不可行的,法治与徳治是相辅相成,是统一的一)吕祖谦重视法治的吏治思想吕祖谦与当时的一些理学家不同,他认为法治是必需的他说:“古之法简,今之法繁, 简者不便于今,而繁者不便于古非今之法不若古之法,而今之时不若古之时也,古之法任 吏而不任法,故其法简今则不然,吏奸矣,不若古之良;民偷矣,不若古之淳。

      ①吕祖 谦认为现在的法律比之古代要显得繁杂,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不如古代社会那么淳朴了,因 此要以法为上那么究竟什么是“法”呢?吕祖谦在其著作中有着一段解释他说:“人多言不 可用法,法是中、韩深刻之书,此殊未然人之法变是人情物理所在若会看得仁义 之气蔼然在其中,但续降者有时务快,多过法耳②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吕祖谦认为“法”不一定是申、韩深刻之书,“法” 应该是人情物理所在一部好的法令当然是需要包含仁义Z气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