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在线练习(含答案和解析).docx
14页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练习1、选择题下列物质对应的俗称不正确的是( )A.NaOH—苛性钠 B.NaHCO3—苏打 C.CuSO4·5H2O—胆矾 D.Na2CO3—纯碱 【答案】 B 【解析】 A.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A正确; B.NaHCO3俗称小苏打,苏打是Na2CO3,B错误; C.胆矾是CuSO4·5H2O,C正确; D.Na2CO3俗称纯碱、苏打,D正确; 答案选B2、选择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 C.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答案】 C 【解析】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因此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A正确; B.Na2CO3可用于制备硅酸钠、硬质酸钠等,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NaHCO3不稳定,碱性较弱,可与酸反应,可用于治胃酸过多,制发酵粉等,故B正确; C.Na2O投入水中生成NaOH,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碱性氧化物,Na2O2投入水中生成NaOH,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过氧化物,故C错误; D.NaCl性质稳定,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作调味品,故D正确。
答案为C3、选择题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O2-+2H+=H2O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C.硫酸溶液与氧氧化钡溶液混合:H++ +Ba2++OH-=H2O+BaSO4↓ D.氯气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 【答案】 B 【解析】 A.MgO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O+2H+=Mg2++H2O,A错误;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B正确; C.硫酸溶液与氧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 +Ba2++2OH-=2H2O+BaSO4↓,C错误;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不拆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D错误; 答案选B4、选择题能用CO+2H+=H2O+CO2↑来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aCO3+2HCl=CaCl2+H2O+CO2↑ B.Na2CO3+2HCl=2NaCl+H2O+CO2↑ C.NaHCO3+HCl=NaCl+H2O+CO2↑ D.Na2CO3+H2SO3=Na2SO3+H2O+CO2↑ 【答案】 B 【解析】 A.CaCO3难溶于水的,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不能用CO +2H+=H2O+CO2↑来表示,故A错误; B.离子拆分正确,可以用CO +2H+=H2O+CO2↑来表示,故B正确; C.NaHCO3应该拆成Na+和HCO ,不能用CO +2H+=H2O+CO2↑来表示,故C错误; D.H2SO3是弱电解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不能用CO +2H+=H2O+CO2↑来表示,故D错误; 答案选B。
5、选择题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 【答案】 A 【解析】 除杂方法要操作简便、效果好、不带来新的杂质、保留非杂质成份溶液中可用这样的方法: Na2CO3 + H2O + CO2= 2NaHCO36、选择题可用于判断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碳酸氢钠的实验方法是( )A.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加热时有气体放出,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有碳酸氢钠 【答案】 D 【解析】 A.二者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氢钠,A不符合题意; 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与盐酸反应不能判断是否混有碳酸氢钠,B不符合题意; C.溶于水后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碳酸钠,但不能说明混有碳酸氢钠,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加热时有二氧化碳产生,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混浊;碳酸钠加热没有气体产生;可以判断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碳酸氢钠,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选择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Ca2+、Cl-、K+、CO B.Mg2+、Na+、OH-、K+ C.Fe2+、OH-、NO 、SO D.Fe3+、Cl-、H+、SO 【答案】 D 【解析】 A .Ca2+与CO 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Mg2+与OH-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Fe2+与OH-反应生成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Fe3+、Cl-、H+、SO 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选 答案选D8、选择题在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A.NaCl B.NaCl和KBr C.KCl和NaBr D.NaCl和KCl 【答案】 D 【解析】 物质的氧化性:Cl2>Br2>I2,向含有Na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发生反应发生:2Br-+Cl2=2Cl-+Br2,2I-+Cl2=2Cl-+I2,Br2易挥发,I2易升华,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阳离子有Na+、K+,则最后所得的固体是KCl和NaCl,故答案选D9、选择题下列有关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溴化银是重要感光材料可用于人工降雨 B.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钠保存在煤油中 D.镁合金因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和飞机的部件等 【答案】 A 【解析】 A.AgBr见光分解,是重要感光材料,而AgI在空气中易形成结晶核,可用于人工降雨,故A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因此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故B正确; C.钠单质能与水、空气反应,与煤油不反应,其密度大于煤油,因此钠单质常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 D.火箭和飞机的部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密度低、硬度大等特性,而镁合金具有这些特性,因此镁合金能用于制造火箭和飞机的部件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
10、选择题下列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排列的是A.NaCl HF Cl2 B.NaHCO3 NH3·H2O CCl4 C.Ba(OH)2 HCl Cu D.HClO BaSO4 C2H5OH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解答 A.NaCl、HF、Cl2分别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 B.NaHCO3、NH3·H2O、CCl4分别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B符合; C.Ba(OH)2、HCl、Cu分别是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 D.HClO 、BaSO4、C2H5OH分别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D不符合; 故选B11、选择题如图所示,一只盛有Ba(OH)2溶液的烧杯,对其进行导电实验,发现灯泡较亮,滴定管中装有稀硫酸,若小心地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在滴加的过程中灯泡的亮度与原先相比( )A.变亮 B.变暗 C.先变暗后逐渐变亮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 Ba(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下降,所以灯泡先变暗,但随着稀硫酸的量不断增多,溶液中离子浓度又上升,所以逐渐变亮,故答案为:C。
12、选择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氯中有氯分子,氯水中无氯分子 B.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一定是氯气 C.溴化银需避光保存,碘化银不需要避光保存 D.碘盐中碘元素是以KIO3形式存在 【答案】 D 【解析】 A.液氯中有氯分子,氯气为黄绿色,易溶于水,所以氯水显黄绿色,其含有氯分子,故A错误; B.只要能将KI-淀粉溶液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的物质都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不仅仅只有氯气,故B错误; C.碘化银和溴化银在光照条件下都能分解,都需避光保存,故C错误; D.碘盐中碘元素是以KIO3形式存在,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故D正确; 答案选D13、选择题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 试题A、向苦卤中通入氯气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氯气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B、粗盐中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到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B正确;C、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做沉淀剂,C错误;D、还是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溴单质,再用二氧化硫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溴化氢,达到富集的目的,D正确,答案选C。
14、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 【答案】 B 【解析】 A.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褪色是因其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故A错误; B.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还有双氧水,次氯酸钠等,故B正确; C.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相同,SO2漂白属于化合型,活性炭属于吸附型,漂白粉、Na2O2属于氧化型,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相遇在溶液中反应生成H2SO4和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故D错误; 答案选B15、选择题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答案】 D 【解析】 A、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因此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A项说法正确; B、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B项说法正确; C、单质硫既可被氧化到+4价、+6价,也可被还原到-2价,因此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说法正确; D、硫燃烧时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D项说法错误。
答案选D16、选择题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适合用蒸发皿作容器灼烧干海带,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