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果洛地区中年人汉藏族血脂水平调查研究.doc
4页青海果洛地区中年人汉藏族血脂水平调查研究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果洛地区汉、藏族之间血脂水平的 差异,为该地区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果洛地区汉、藏族349人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 的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两个民族间血脂水平存在的差 异结果:果洛地区藏族TCH、LDL C处在较高水平,与汉 族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P<0. 01); HDLC两个民 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两个民族 之间存在差异,藏族是高血脂的高发人群关键词果洛中年人汉藏族血脂 我州地处高原,平均海拔3720m,各民族之间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受年龄、性别、饮食结构、肥胖、遗传、生 活习性、地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对长期居住在果 洛的汉藏族居民349人的血脂水平进行统计检测分析,现报 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长期居住(汉族移居超过20年)的中年人349 名,其中汉族176名,男103例,女73例,平均年龄36. 6 岁;藏族173名,男97例,女76例,平均年龄39. 2岁方法:坐位,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清采用酶法东芝 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H、TG、HDL C、LDL C水平。
统计学处理:检测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士S)表示, 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藏族的TCH水平高于汉族,藏族血TCH 水平最高(4. 83mmol/L),与汉族的TCH水平比较,两组差 异均存在显著性(P<0. 05)汉族的TG水平1.57mmol/L显 著高于藏族1.41腿ol/L,有统计学意义P<0. 05汉、藏族 的HDL C水平分别为1.39mmol/L、1.42 mmol/L,组间无统 计学意义(P〉0. 05)LDL C水平藏族3.17 mmol/L,汉族 水平较低2. 73mmol/L,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讨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藏族TCH、LDL C水平高于汉族; TG水平汉族高于藏族;HDL C两个民族间无差异提示果洛 地区不同民族的血脂水平具有不同的类型特征血脂分析对 于临床高脂血症和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病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与临 床研究证明,LDL C将胆固醇内流和沉积在动脉壁,因而是 危险因素;HDL C将胆固醇外运以排出体外,因而是保护因 素HDL C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LDL C增高是动脉粥 样硬化发生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研究显示,HDL C每减少 0. 026mmol/L,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将增加2%〜3%。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我国高脂血症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3]血脂代谢异常60%以上由遗传决 定[4],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环境、个人的经济状 况和生活方式藏族多为游牧部落,长期在高原生活,饮食 以牛羊肉为主,乳制品较多,他们的膳食中外源性高胆固醇、 饱和脂肪酸高,可增加TCH、LDL C水平另外,果洛地区 属高原地区,天气干燥寒冷,长期过量饮酒可促进肝脏脂蛋 白合成,改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代谢,增加血清TCH、LDLCo 本研究数据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地人群血脂代谢情况科学 饮食、适度饮酒及环境因素相对改善,将会促进正常的脂质 代谢,有利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参考文献1赵冬.中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心血 管病杂志,2003,31 (1) : 74-78.2吕言,欧阳晶.429名军队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血脂水平 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 (2) :219-220.3马慧敏,姚惠敏.新疆博州3 828例汉、维、蒙、哈族 血脂调查分析[J].新疆医学,2006,36 (3) : 13-17.4赵洪泉,郭玉娥,赵志明.山东省惠民地区成人血脂四 项参考值水平调查[J].中原医刊,2004,31 (5) : 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