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C成果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doc
16页目 录一.工程概况 1二.QC小组概况 1三.选择课题 2四.确定目标 2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2六.制订对策 7七.实施对策 8八.效果检查 12九.巩固措施 14十.总结及打算 14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有限公司会展中心QC小组一、 工程概况:中心工程,南北长341米,东西宽150米,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建筑高37.150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由展览厅、台湾厅、登录厅、商业区四部分组成工程由于其功能要求不同,所以内部大空间、大跨度结构所占比重较大超高混凝土劲钢柱截面尺寸为1.2m×1.2m,高度17.1m(-1.3m~15.8m),钢筋间隔100mm且中间带有H800×500×30×35型钢二、 小组概况:中心项目部QC小组于2000年2月成立,小组成员共12人,包括项目的领导班子和基层人员,并由小组人员推选出组长小组名称中心QC小组成立时间2000年2月课 题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创新类 型创新型注册时间2000年2月注册编号活动频率2次/每周,出勤率95%QC教育时间72小时以上活动时间2009年6月20日至2010年12月20日小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男40大本经理、高工组织协调副组长男40大本经理、高工组织协调副组长女32大本经理、工程师技术指导组员男45大专副经理、工程师组织协调组员男46大专项目经理、工程师过程监督组员男36大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指导组员男39大专技术主管、工程师过程监督组员男28大本技术主管、助工具体实施组员男26大本施工员、助工具体实施组员男24大本施工员、助工数据分析组员男23大本施工员、助工数据分析组员男24大本施工员、助工资料整理制表人: 2010年6月21日三、 选择课题: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开会讨论,主要从项目特点和施工特点来选择课题。
1、项目特点:是山东省、潍坊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工程,是促进台湾和山东交流发展的民心工程,以“鲁班奖”作为质量要求目标2、施工特点:劲钢柱高度高,混凝土浇筑时容易离析;钢筋密集且中间带有密集锚钉的钢柱;全国无相同施工实例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结合以上理由,把超高劲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创新作为本次QC活动的课题四、 设定目标: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超高劲钢柱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超高劲钢柱垂直度,平整度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五、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支撑体系方案模板体系方案混凝土体系方案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超高混凝土劲钢柱施工质量达到目标要求,我们QC小组对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分为以下几个体系: 支撑体系、模板体系和混凝土体系1、支撑体系根据现场的实地调查与超高劲钢柱施工操作平台的要求,我们QC小组提出支撑体系方案为:1)、在展厅内搭设满堂脚手架2)、在超高劲钢柱的周围搭设施工平台10针对以上二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运用评分汇总的统计法绘制了以下表格: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搭设10m*10m*18m施工平台1、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2、钢管用料多3、人工浪费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0不采用2在超高劲钢柱周围搭设施工平台1、操作简单2、钢管用料少3、人员节省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32采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 2010年6月25日评估结果: 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
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我们选择第二套方案既:在超高劲钢柱周围搭设施工平台为可采用方案2、模板体系:超高劲钢柱混凝土施工方案模板体系提出方案为:1)、利用钢管进行加固 2)利用槽钢进行加固针对以上模板体系二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见下表: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宋延杰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利用钢管进行加固1、操作简单2、模板受力不均匀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0不采用2利用槽钢进行加固1、操作简单2、模板受力均匀3、提高混凝土观感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30采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 2010年6月25评估结果: 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
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确定2号方案,即利用槽钢加固模板为可采用方案对策方案综合得分对比柱状图3、 混凝土体系:小组成员解放思想,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相互启发,提出不同设想,归类汇总后,初步拟定以下三个可选方案方案一:柱模侧面从底部每隔4-5m留置混凝土进料口 ,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筑时从侧壁灌注混凝土,每50cm一层同时振捣灌至一个进料口封堵模板,再进行下一段浇筑方案二:把泵送管直接插入柱口上部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泵送过程中一边浇筑,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方案三:利用导管灌注,模板支设前柱内插入八节长溜管(导管具有上下移动的相对自由性)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混凝土塌落度为20-22cm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序号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综合得分是否采用组员项目宋延杰于长春秦国锋张文政穆新林1模板侧面开口1、 操作过程比较复杂2、 很难控制模板侧壁开口处浇筑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68不采用2利用泵送管1、对模板造成的侧压力大易涨模;2高度过大,不符合 规范要求,而且难 以控制施工质量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94不采用3利用导管1、缩短工期;2、对模板造成的侧压力小;3、解决混凝土不密实、蜂窝问题;4、解决混凝土离析问题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120采用针对以上三种方案,小组成员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等方式,从技术难易程度、经济性、预计效果、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见下表:表中:◎5分 ○3分 △1分 制表人:张文政 2010年6月27日评估结果:综合得分满分为160分。
我们把得分率超过60%——即96分以上的方案作为可采用的方案经过评估打分,确定3号方案,即利用导管输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为可采用方案模板侧面开口 利用泵送管 利用导管对策方案综合得分对比柱状图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我们选择最佳方案是利用导管灌注,模板支设前柱内插入两根不同长度溜管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顶确定最佳方案:支撑体系采用在超高劲钢柱的周围搭设10m×10m×18m满堂脚手架;模板体系利用槽钢加固模板;混凝土体系利用导管灌注,模板支设前柱内插入两根不同长度溜管和振捣器,利用导管的长度差来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在浇筑过程中一边提管一边振捣,直至柱六、 制定对策超高劲钢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案选定以后,QC小组从集团公司中联系了有资质、有实力的相关人员,来现场考察与技术探讨 按照5W1H制定以下对策表方案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实施日期支撑体系柱周围搭设10m*10m*18m施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