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docx
6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赵迪,李朝辉(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Summary: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学习共同体不仅能够使教师在共同讨论和研究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但在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教师教育观念更新速度慢、持久发展动力不足、可享资源有限、交流和合作意识缺乏四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Keys: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学习G451:A:1671—1580(2014)03—0094—02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首次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 “共同体”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共同精神意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990年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二者基础之上,博耶尔从教育学角度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7年霍德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简称PLC)。
近几年,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所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就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以及所属团体中的归属感而组织起来的学习团体,在此团体中,教师通过平等对话和讨论,分享专业意见以及各种学习资源,打破倾向,以探究的精神来共同完成一定的使命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存在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在实施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种组织形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教师教育观念更新较慢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频繁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对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提出了新的考验但是,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情况仍然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于新生事物和经验学习的积极性较弱处于自己教学世界中的教师常常只“陶醉于”自身的教学方法,使用一贯的教学手段,这不仅不能适应新生的教学方向,而且不能在这个时代中长存因此,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速度之慢、持久发展观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二)教师持久发展的动力不足教师职业面对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的艰巨任务,正是这种教师培养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应当时刻具有饱满的精神和无限的热情,这种激情和热情来源于不竭的动力。
现今,教师群体中发展动力不足的教师较多一方面,来源于学校领导层面的外界动力不足一些学校的校长观念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受到直接影响的就是教师,教师缺少外驱力,没有外在的推动促进作用在这种学校整体动力不足的背景下,许多教师进步的意愿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内在驱动力不足也会导致教师自身发展的止步来源于教师内部的动力是教师长久发展的源泉,缺乏内在动力将会严重制约教师的长久发展三)可享资源有限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共享是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共享的前提是资源,资源的充实和更新是使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下去的硬性条件,是教师不断发展的支持性补充但每位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投身于教学中,能够真正用于充实自身、扩展学习的时间短缺,相应的,个体教师获取资源的渠道较少,每个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极其有限四)教师交流和合作意识的缺乏在传统的学校中,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彼此分离,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缺乏交流和合作意识沟通和交流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往往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只注重与本校教师的对话,而没有做到与其他兄弟学校甚至不同地域学校教师的对话,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流。
教师群体中的合作意识不强是影响教师进步的不可忽视的障碍,教师间的资源共享观念和优劣互补观念远远不足,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还没有真正建立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该以人本理论为核心,以共同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多重资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学校全体人员围绕着共同的愿景,在成员支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对话、分享、协商和反思等实践活动,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彼此共享教学经验,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因此,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势在必行一)突显人本的核心理念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除了其职业属性上具有特殊性之外,归根结底是作为人的形象存在的,具有着人本身的发展意愿与权利作为活生生的人,每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特质 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教师从生活中得到的幸福感重视教师的独立人格是促使教师不断进步和超越的前提二)努力形成共同愿景教师群体中的各成员之间在某些价值观和原则上达成一定共识,这种共识是作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存在的共同体中的教师的这种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共同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每个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渴望。
在这样一种学习共同体建立之后,组内的教师共同积极地参与,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随着共同愿景的达成,教师自身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展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达成的,在共同体中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个教师都有着自己的话语权,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吸取个人营养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在这种共同愿景建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共同愿景的合理性以及符合教师所在大环境的客观要求,还要注意这种共同愿景的更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三)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多重资源教师共享的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内部条件来说,教师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没有保留地贡献出来,在积极地学习环境中营造出和谐向上的校园教师群体学习氛围从外部条件来说,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组织的力量,尽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要为共同体营造更多的时间与机会,使教师彼此进行交流与讨论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一个相互对话、共同讨论的过程,而不是共同体中各成员简单的叠加,这就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决策,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和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前提,对共同愿景的建立以及资源的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民主、开放、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每位教师以自己对集体贡献力量为骄傲,所有教师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种教师群体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Reference][1]王京华,李玲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2]袁利平,戴研.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6).[3]刘滔滔.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4]周晓露.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理论与当代,2008,(6).[5]王春光,谢江巍.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责任: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