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知识培训.doc
14页糖尿病知识培训糖尿病知识培训糖尿病现状:糖尿病现状:中国是糖尿病大国,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二大国,其中 2 型糖尿病占九成以上印度糖尿病人数全球第一,2007 年印度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 4000 万,比 1995 年的 1900 万增加了一倍多,预计 2025 年将达近 7000 万美国糖尿病人数全球第三,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现有约 2400 万糖尿病患者,患者人数在过去两年中增加 300 多万,占总人口的 8%同时,另有 5700万美国人处于罹患糖尿病的边缘据有关数据显示,2007 年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 398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增长,预计 2025 年时更将达 5930 万人从总体情况看,2005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 1 亿 3500 万,预计到 2025 年数字将翻倍,而且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将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地区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社区调查当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 10%,也就是说,在 100 人当中有 10 个人是糖尿病 专家指出,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却随之上升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和十几年前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接近。
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者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是一种多原因的代谢性疾病,其共同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临床表现为血液中含糖过高或尿中有糖,临床典型症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是指消瘦烦渴的意思在具体临床工作中,具备“三多一少“的人一般已处于糖尿病中晚期阶段,已被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困扰,而在糖尿病前期通常没有症状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始终不会表现出典型的症状糖尿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而且可伴有各种感染病程长者可能并发神经、肾及视网膜等病变,并伴有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心、脑以及下肢血管病变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糖?人体内糖的种类很多,血糖是指血液中含有的葡萄糖不在血液中的糖类当然不能称之为血糖,而血液中葡萄糖以外的糖类,也不能叫做血糖血糖值表示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是可以用化学方法测定的它的测定单位有毫克/分升(m g/d 1)和毫摩/升(mm o I/1)两种两种单位互相换算的方法是:毫克/分升÷1 8=毫摩/升,或毫摩/升 x 1 8=毫克/分升血糖值的测定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方面,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应在 3.9—6.1 毫摩/升,餐后 2 小时血糖值在 3.9—7.8 毫摩尔/升。
血糖是从哪儿来的?血糖是从哪儿来的?在饭后,血糖主要来自食物,已如前所述在空腹时,全部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原,在需要时肝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流进血液,以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不至于降到过低水平另外,体内从蛋白质来的氨基酸,从脂肪来的甘油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也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后者再进一步转变为肝糖原肝糖原在需要时又可转变为葡萄糖血糖有哪去路?血糖有哪去路?正常人吃饭以后,血糖升高,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血糖的去路主要有以下 5 个方面:(1)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2)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原储存起来3)进入脂肪组织,转为脂肪储存起来4)进入各组织细胞,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5)在各组织细胞中,被利用产生能量和热量,供人体利用而消耗空腹时血糖主要供应脑组织,其他组织利用和消耗血糖的数量很少,主要利用和消耗脂肪酸吃饭后2—3 小时内,体内全身组织都利用葡萄糖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营养物质的吸收:糖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必须由唾液分泌的酶将多糖分解成单糖才能直接被小肠吸收糖吸收后有静脉入肝,再由肝静脉入血液循环,供全身组织细胞利用蛋白的吸收: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分解胃氨基酸与小分子肽后再被吸收,也属于载体介导与那依赖性吸收。
吸收后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脂肪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和近侧空肠中被吸收,出细胞后尽速毛细淋巴管,最后导入血液循环故脂肪吸收以淋巴为主无机盐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内被吸收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以简单的自由扩散方式在小肠上部被吸收维生素 B12 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以脂肪相同的方式在小肠上被吸收如何诊断糖尿病?如何诊断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一)确诊为糖尿病: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大于 7.0 mmol/l(126mg/dl)或餐后血糖大于 11.1 mmol/l(200mg/d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大于 7.0 mmol/l(126mg/dl)或餐后血糖大于 11.1 mmol/l(200mg/d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大于 7.0 mmol/l(126mg/dl)或餐后血糖大于 11.1 mmol/l(200mg/dl) ,做糖耐量实验 2 小时血糖大于 11.1 mmol/l(200mg/d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二)可排除糖尿病:1、如糖耐量 2 小时血糖 7.8-11.1 mmol/l(140-200 mg/dl)之间,为糖耐量减低;如空腹血糖 6.1-7.0 mmol/l(110-126 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小于 7.8 mmol/l 11.82 小时血糖(2hPG)11.1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甘油三酯(TG) 2.8总胆固醇(CH) 6.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2>1.0 4.9血压(KPA)21.3/12.7BMI(体重指数)男 27BMI(体重指数)女26WHR(腰臀围比值)男 7.8mmol/L)在餐后 2 小时达到峰值,同时因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清除率明显降低,更加重了餐后血糖的升高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危害很大首先,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为一天中血糖水平最高阶段,其相加的持续时间可达 10~12 小时,甚至更久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危害到人体的多种重要脏器,包括心,脑,血管,眼,神经,肾脏等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愈大,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也就愈重.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很长的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立即消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将明显增高。
餐后高血糖原因何在餐后高血糖原因何在? ?临床中,很多糖尿病病人经常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很高,即使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也控制不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本身有关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高峰延迟,餐后血糖往往明显升高,如果病人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则餐后高血糖会持续很长时间●餐后血糖高也与病人对餐后血糖的忽视有关大多数病友在监测血糖时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很少监测餐后血糖由于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也就很少有针对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如控制饮食,运动或使用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等,从而导致一旦医生要求检查餐后血糖,往往就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得惊人,且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餐后高血糖也与病人的饮食有关一天中的餐后血糖以早餐和午餐后血糖升高最为明显,这除了与早晨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肝脏产生大量的葡萄糖有关外,可能还与病人早餐的质量,烹调方法有关有些病人早餐喜欢喝稀饭,由于稀饭加热的时间较长,淀粉容易在水中溶解,进食后能广泛与消化液接触而易吸收另外稀饭呈半流体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故早餐吃稀饭比吃主食更易于升高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过高与病人用药不当也有关一部分 2 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但一直都在使用长效的胰岛素促泌剂(如优降糖等药),这类药物由于起效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和减轻胰岛素抵抗,故往往很难控制餐后血糖部分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时,主要是用中,长效的胰岛素而不是结合用起效快的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岛素,故餐后血糖也容易偏高●基础降糖药用药量不够和清晨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相当数量的糖尿病病人仅在白天服用降糖药,包括胰岛素治疗者由于降糖药的疗效不能持续到下半夜且因为黎明时分,为了迎接白天的工作,体内拮抗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可以升高血糖,致使清晨和早餐后的血糖明显升高糖尿病治疗小常识糖尿病治疗小常识一、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副食都要控制吗?一、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副食都要控制吗?都要控制这是因为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但副食中的肉类、豆类、花生、植物油,它们都富含蛋白和脂肪,蛋白质在人体代谢中有 58%可以变成葡萄糖,脂肪在人体代谢中 10%可以变成葡萄糖因此,若不加以控制,摄入过多也会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主食,还要控制副食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限盐限盐””??多数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血压和肥胖,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过量的摄入食盐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宜过咸,以偏淡为好一般每日食盐量在 10 克(约 2 小茶匙)以下,糖尿病合并肾病水肿时,盐的摄入量要更低三、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三、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可以肯定的说糖尿病人能够吃水果,不过应该掌握好吃水果的时机、时间、种类和数量四方面的知识首先是吃水果的时机时机是指:血糖控制正常、稳定,无明显波动,没有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具体说是指空腹血糖控制在 7.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 10MMOL/L 以下您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水果当血糖控制不理想时,暂不能吃水果,应以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代替其次,是吃水果的时间一般水果是在加餐时吃,也就是在正餐之间或睡前吃,不提倡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如果能在吃水果前和吃后 2 小时测一下血糖,对了解能不能吃这种水果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要有选择性的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西瓜、苹果、梨、猕猴桃等第四,是吃水果的数量;水果也是有热量的,所以在吃水果时也要计算热量,并相应的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如:吃 200 克苹果,就要减少 25 克主食四、糖尿病患者饥饿时,怎么办?四、糖尿病患者饥饿时,怎么办?可食用低热量,高容积,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大白菜、油菜、圆白菜、冬瓜、菜花、豆芽、莴笋以及海藻类、蘑菇类、豆腐渣等补充解决饥饿。
如果吃含淀粉较多的蔬菜如土豆、芋头、藕、胡萝卜、腕豆、蚕豆等,应扣除主食量五、怎样为糖尿病患者灵活加餐?五、怎样为糖尿病患者灵活加餐?当病人出现心悸、手抖、多汗、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进食一块糖,或 50 克馒头以缓解发作另外,若在发汗前能少量加餐,可起预防作用六、血脂血糖都高六、血脂血糖都高 如何饮食?如何饮食?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饮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控制体重控制体重 肥胖的人特别容易并发高脂血症,肥胖的糖尿病者应维持体重在标准范围内控制体重要适当限制热能的摄入及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减重,切不可自己盲目减肥预防动脉硬化预防动脉硬化 为了预防高脂血症,尽量少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食品首先了解每天膳食中脂肪的需要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应在 1 克其次是脂肪的选择,原则是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食用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的植物油,全天用油量应控制在20~30 克增加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抑制餐后血糖及血胆固醇的升高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在 25~30 克为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