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pdf
22页第一单元春天的歌1、春天说了什么(2 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儿歌 , 认识春天的特征2. 主动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3. 涂涂画画 , 读读诵诵 , 感受春天的美好教材分析 : 以春天的景物图引人, 展现了春天的典型季节特征: 柳树绿了 , 桃花开了 , 学生去观察发现更多春天的足迹在添诗添画的游戏中, 强化对春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情境创设 , 引入学习结合单元图 , 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 也可以让学生听听流水的声音, 听听小鸟的叫声, 让学生进入春天的美丽情境( 如果有条件 , 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如公园、花园等进行实景体验 ) 二、观察想像 , 提高认识1. 看图 : 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景色. 2. 朗读诗园 , 想想春天说了什么话?( 春天到啦 ! 冰雪快快融化吧, 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 春天到啦 ! 花儿快快张开笑脸吧, 蜜蜂要来采蜜啦! ,,) 体会春天里大自然景物的无限活力, 感受春天的美好3. 想像 :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到的春天景物变化, 交流春天还对( 谁) 说了 ( 什么 ) 。
4. 总结 :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大自然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到处充满各种各样的声音: 沙沙沙、轰隆隆、呱呱呱、嘟嘟嘟·, · ·说说是什么发出了这些声音教师结合实际情况, 还可适当介绍春雨、春雷等有关自然现象三、交流表达 , 强化体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 看看春天的美景, 听听春天的声音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观察, 和小伙伴交流 ,加深体悟四、游戏活动 : 和春天捉迷藏1. 读诗园《和春天捉迷藏》 , 可让学生自由诵读或由教师领读(有兴趣的同学可配上动作进行表演诵读 ), 重在体验诗的整体意境2. 可以《春天在哪里》为背景音乐, 创设一种宽松、偷悦的氛围引导儿童从观察课本插图入手 ,找找春天在哪里3.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 可适当进行一些常识教学, 如: 春天到了 , 燕子飞回来了 ( 认识燕子的外形 , 主要是黑色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 知道燕子是候鸟儿春天到了, 油菜花开了( 认识油菜花的形状, 颜色为金黄色, 油菜子可以榨泊) 春天到了 , 天气暖和了 ( 认识人们衣着的变化 , 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注意春天的身体保健) 4. 自由交流 , 说说你发现春天还有哪些变化结合本地春天的实际情况, 先组内交流 “ 我找到的春天 “ 小组向全班汇报。
五、小结 , 创作表达1. 说说春天给你留下的最深、最美的印象是什么这是一位同学没有完成的《春天多美》的诗配画作品 , 请同学们帮助他完成2. 自由创作 , 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 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3. 交流 , 评评谁创作的春天最美总结 “ 春天的美丽、 快乐需要我们用双眼去发现、双手去描绘 “教学后记: : 1. 以体验教育为指导目标, 教会学生主动观察春天自然景物变化的一些方法, 同时 , 注意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同于成人, 一些孩子的说法在成人看来难免滑稽可笑, 教师应鼓励而不能嘲笑孩子对春天的独特感受2. 可采用拟人化的、充满童趣的语言, 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般美丽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初步的审美意识3. 鼓励儿童通过发言、朗读、绘画等多种形式, 表达热爱春天的感情2、和小树一起长大(3 课时 ) 教学目标 : 1. 初步了解种植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 认识泥土 , 玩玩泥土 , 初步了解各有关特点, 增强对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进行探究的兴趣, 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探究方法3. 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友爱、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等生活常规教育, 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4. 知道春天是植树绿化的大好时光,积极参与绿化环保活动。
5. 了解植树种花的一般过程, 体验劳动的快乐教材分析 : 本课由观察图画开始熟悉认知植树的一般过程组织学生玩泥土, 通过动手体验引导探究活动 读读诗园 《小青蛙去种树》, 了解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提倡人人种花、 植树 ,指导为小树、小花做成长记录, 和自己种的小树或小花合影, 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 一、从生活情景导入可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 感受植物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校园、公园、马路等各种植物和我们生活密切关系的情景二、看图明白种植基本步骤: 1. 出示环保标语 : 植树绿化 , 人人有责学习它的含义2. 结合课文插图, 观察找出同学们在做什么 挖坑、填土、抬水、浇水、扶苗3. 把这些动作按种植过程按顺序排列 挖坑、扶苗、填土、抬水、浇水) 4. 说说植树要准备些什么?( 工具、 树苗 ) 种完后要注意什么?( 爱护树苗 , 及时施肥、 浇水、除虫 ,保证小树顺利长大) 三、出示实物,激发兴趣1. 这是什么 ?让学生观察泥土, 说说名称、颜色、形状、作用, 激发研究兴趣2. 分组让学生玩泥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玩, 通过感性接触认识泥土的特征。
四、交流感受,巩固发现1. 说说每人玩泥土的感受, 鼓励不同角度的发现交流: 泥土是黑黑的,( 眼睛看颜色 ) 泥土是软软的 ,( 用手触摸 ) 泥土是香香的 ,( 用鼻子闻 ) 2. 小结 : 观察要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小手摸, 甚至可用嘴巴尝, 要用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进行五、朗读诗园,了解植树节对植树节的设立作简单介绍, 帮助儿童认识植树绿化的重要性教师可结合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介绍植树节的来历和其他国家的植树节, 参见本单元附录部分的内容六、了解本地的植树绿化情况, 鼓励儿童参加种植活动建议教师在课前了解本地植树绿化的情况, 有条件的学校, 可组织儿童进行一次种树或种花活动 , 还可指导儿童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为小树、小花做成长记录, 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责任感和坚持性教学后记 : 1、本课的学习中充分注意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 在实践中获取相关体验, 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 加深相应的情感体悟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绿化环保活动, 使所学知识、 技能落到实处2、提倡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方法学习查询资料3、 由于学校条件限制, 提供植树种花条件有些困难, 与家长联系作为家庭教育活动内容。
3、快乐的春游 (3课时 ) 教学目标 : 1. 了解春游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高自理能力及环保意识2.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春天的有益活动3. 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赞美情感教材分析 : 由大幅春游图引人, 展现快乐的、 丰富的春游活动内容, 激发儿童向往大自然、投身大自然的情感 看图观察、 小组讨论 , 了解春游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 增强生自理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放风筝、挖野菜、赏花、采集标本等各种活动, 从中学到相关技能 , 感受春天生活的美好在交流春天的新发现时, 能从不同角度获得体验以自己的方式如画画、诗朗诵、唱歌等形式抒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一、看图讨论,激发兴趣1. 看引人图 , 说说小朋友们去干什么知道春天是外出活动的大好时光, 可以进行快乐的春游 , 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2. 猜一猜 : 他们会去哪里 ?会玩些什么 ?( 想像 ) 3. 教师小结 , 说明春游是春天到郊外去散步游玩, 是一种很好的活动二、讨论春游前的准备工作1. 春游前要准备些什么呢?( 由学生自由讨论) 2. 代表发言交流 , 教师小结归纳内容可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 穿着 : 穿球鞋 , 背双肩背包,目的: 方便活动。
2) 必带物品 : 干粮和水原则: 注意节约 , 不宜过重3) 自选物品 : 环保垃圾袋、画板、标本夹,,(4) 对春游地点的了解, 可包括 :a. 位置确定 :b. 环境特色了解 ;c. 历史故事了解5) 安全事项 : 如过马路、上下车、玩耍时注意安全等三、向大家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可以小组为单位, 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个春游的好去处, 小组结合前面对春游地点了解的各项要素 ,向全班汇报推荐地点的理由四、创设情景,了解活动类型1. 让学生看图 ,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春游中有哪些活动2. 小组交流 :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 五、在这些活动中, 你最拿手的是什么?介绍给大家这一环节可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将爱好相同的同学分为一组, 对自己拿手的活动进行介绍 , 也可让同学们在课前就进行一些准备, 如: 放风筝 : 可介绍放风筝的方法经验挖野菜 : 可介绍野菜种类捉蝴蝶 : 可介绍工具、方法采集标本 : 可介绍制作方法赏花 :介绍花的名字、颜色、形状应指出的是 , 教材上出现的活动只是一种引导,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 ,引进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活动六、小观察作业1. 看图 , 下面画的是什么花?哪些花是春天开的?请在方框内打2.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当地春天的花 , 小组向全班汇报。
也可将这作为一项春游作业结合春游活动一起进行七、集体交流,鼓励发现1. 谈话引人 , 回忆春游活动请学生回顾在春游活动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或事情,和同桌小朋友说说2. 学生发言 , 师生共同评价、小结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如 :景物类 :树、花、 春雨、春泥( 要注重学生对春天景物的美的感悟, 提倡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独特的东西, 用自己的话发表想法 ) 动物 :蚂蚁、蜓蚓、小鸟 要关注生命的存在, 懂得关爱 , 善于想像 ) 事: 互相帮助范例、环保好事等 要学会观察身边发生的事, 积极加入集体活动) 教师在指导这一活动的过程中, 对积极发言、 有独到发现和认真倾听的同学应给予鼓励3. 写出自己的新发现 鼓励学生把最精彩的发现用简单的话写下来) 八、进行作品展示, 学会评价教师可结合春游安排, 进行标本展、画展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多种类型作品的综合展示九、朗诵会可根据情况利用班会课、晨会课进行教学后记 : 1. 本课活动重在活动指导, 第一、二课时安排在春游前, 第三课时安排在春游后3. 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长处春游的安全教育、安全措施要落实。
4. 对春游总结的活动有选择地进行,避免流于形式 可举办春游活动画展、朗诵会 ,实现最佳效果的整合教育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1、上超市 (3 课时 ) 教学目标 : 1. 学会在购物前要有计划, 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2. 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 能尝试着自主购物3. 能评判有关行为, 学会文明购物教材分析 : 本课由 “小调查 “ 、“小评判 “、 “游戏场 “、“ 展示台 “ 四个部分组成, 在设计上从了解购物需要、与购物有关的良好行为习惯认识超市、一般购物程序和技巧四个方面指导儿童学会购物 “展示台 “的设计既是儿童对自己购物后的一次总结, 同时亦是对前面一系列购物指导的再次强化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学习教师可以以《小鬼当家》的电影引人, 结合首页背景图, 让学生感受到小鬼当家的乐趣激发学生愿意尝试当家, 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使之产生自己照顾自己的美好愿望并由此引人《上超市》一课的学习二、开展课前小调查活动1. 课前布置学生开展购物前的家庭小调查调查可分三项: 第一项的调查内容“家里还需要什么 ?“ 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我们应当买我们需要用的东西, 不需要的东西不应该随心所欲地购买。
第二项调查 “ 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 是为了教育孩子购物时心中要有家人, 不能一味地光想着自己的喜好与兴趣在教学时 , 要强调一点 , 如果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或客人 , 也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要顾全大家的需要第三项调查 “ 我准备买什么?“是为了让儿童知道, 购物还要有计划性, 要考虑自己的购物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如果经济能力有限, 应当先购买急需要用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