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学案5.1法不可违.pdf
3页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一、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2. 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3.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二、自主预习1. 法律是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 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4. 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三、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填写有关违法行为的相关内容违法行为含义:违法行为分类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相对较轻微四、随堂演练1. 违法行为是指 ( ) A被逮捕判刑的 B违反刑法的行为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 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2. 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 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谨慎交友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A B C D3. 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 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B专时专用法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D请人监督4. 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5. 八年级( 2)班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
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 )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6. 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B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答案】二、自主预习1. 最刚性 2. 违法行为 3. 民事 行政 刑事 4. 民法三、合作探究违法行为: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相对较轻微违 法 行 为 中 最严 重的 一种(犯罪)四、随堂演练1.C 2.A 3.C 4.B 5.C 6.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