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动的快慢评价案例闵先华.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6852900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动的快慢》评价案例夷陵区土门初中 闵先华一、试题一、 选择题: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18m/s,路程是s=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5、物体由A沿直线运动到B,在前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6、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7、一辆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s,小车在6s内的平均速率为( )A.4m/s B.5m/s C.5.5m/s D.6m/s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A.甲比乙的速度大B.甲比乙的速度小C.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D.由于两个图象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又没有数据,故无法比较甲、乙速度的大小9、如图1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图1A.(1)和(2) B.(2)和(3) C.(2)和(4) D.(1)、(2)、(3)和(4)10、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图2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 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 二、 填空题:11、某物体沿直线前进,在第1个10s内的位移是50m,第2个10s内的位移是45m.那么此物体在第一个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第2个1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整个2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12、如图3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乙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图313、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4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图5图414、观察图5中的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可知苹果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15、汽车以 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

      则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16、自2004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五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总共增开了19对“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在车次前冠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车次运行区段北京-苏州苏州-北京运行距离Z85/86次北京-苏州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Z86次19:28开次日6:51到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__h________min,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________km/h.17、图6所示为某物体的s—t图象,在第1 s内物体的速度是 ,从第2 s至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是 ,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 ,4 s内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是 ,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图61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7(a)、(b)所示图7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m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 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计算题19、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钢轨交接处时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同时数车轮响声的次数“1”,当他数到“21”时,停止计时,表上的时间显示已经过了15s,已知每段钢轨长为12.5 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算出火车的速度吗?2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1、物体沿直线向前运动,第1秒内的位移为5m,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第3秒起物体做速度为15m/s的匀速运动.则头5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2、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又通过15 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 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3、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 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 min内匀速行驶完,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24、下图所示的几个速度—时间图象分别描述的是什么运动?t0v甲t0v乙t0v丙t0v丁25、3、如图是两个匀速成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哪条直线所表示的速度大?各是多少?s/mt/s123465134560B2A26、有两个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向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3m/s和5m/s,画出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并根据这两个图象分别求出它们在5s内的路程。

      27、下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请你根据此图说出物体在这1min内各阶段的运动情况v/m/st/s10204010304050600203028、下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请你根据此图说出物体在这1min内各阶段的运动情况s/mt/s10204010304050600203029、如图所示是一架发航飞机的路程—时间图象,这架飞机做什么运动?由图象求出,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多大?飞机在30min内飞行了多远?飞机飞行700km所用的时间是多长?0s/kmt/h2120040060080030、如图是一辆火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线段OA和BC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火车在4min内的路程是多大?火车通过12km用多长时间?火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s/kmt/min246812102468100ACB二、分析1、知识结合点:(1)在直线运动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同;(2)时间间隔(时间段)和瞬时时刻的区别;(3)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一恒定值,路程、时间与速度无关;(4)平均速度的含义、计算方法及计算前提2、能力结合点:(1)理解能力。

      匀速直线运动中,理解匀速的含义很关键,其含义有三方面:一是速度是始终不变的,二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一定值,三是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抓住了这三点,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计算就非常简单了选择题第2、9、10题就是有关这方面的题2)计算能力本节内容稍显简单,但越是简单学生越是容易出错,特别是平均速度的计算,还有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的应用为了突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本试题共设计了24个与计算有关的题,其中选择题4个,填空题8个,专门的计算题9个(3)思维能力本题设计了9个图象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 ——时空想象能力我们常常借助于物理图象进行思维,这是和数学中的思维的不同之处例如:数学课中的“因为A=2B、B=3C,所以A=6C”时,这个等量代换思维并不能在头脑里构成任何有意义的图像而当我们学习公式S=vt时,我们的头脑即会出现一幅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这样的图像是动态的,它不仅出现在空间,而且出现在时间里因此,把它称为时空图像或时空想象对于一些很难进行时空想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我们也常用适当的方法使它“出现”在时空中,例如: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整个空间,因此可用假想的、并不存在的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这一想象能力对于物理模型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指出的是,有时学生对概念、规律理解不深,或不会解题等等,常常是由于缺乏时空想象能力而引起的3、方法结合点本试题主要突出了图象法,图象法不仅在初中用得很多,在高中也用的很多而本节是一个充分利用图象法处理问题的大好时机,教材及相关练习并没有体现,这也是我设计这套试题的初衷利用图象法处理问题的好处是:(1)借助图象再现物理情景在初中物理中,有的物理情景仅凭学生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想象出的,此时,借助图象学生就能很方便地认识到文字所反映的情景如第27、28、29、30题的图象就能再现运动物体的运动情景2)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有的物质运动变化的物理过程情况复杂,口头表述或文字描述难于说清,借助物理图象却一目了然如第10、17、18、24题的图象就再现了运动物体的运动过程(3)、利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反映了物体在运动、变化中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各物理量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图象可较为准确地揭示其规律如第8、9、25题的图象就充分反映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反关系很直观的反映了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素养,交给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各种能力。

      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要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试题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