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填空大合集90页(有答案解析).docx
97页完美WORD格式高中生物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必修 1 — 3,选修全部)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1、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 ^^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种类有 种,特点是:①含量最多的1种是②组 成生物体的元素种类;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③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 可分为 (如 等)和_( 如)作用:①组成细胞的成分,如 等主要元素,占 ,按鲜重看,含量比例由高到低是 其中最基本的是 ②构成化合物,请举一例说明: ③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 油菜会“华而不实”3、各举一例分别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 差异性:4、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 和,其中含量最多的形式的主要作用是 5、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除了构成化合物,还可以维持生物的 ,如 血液中较少会使动物发生抽搐现象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 物质,动植物共有的是 形式,其中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主要位于细胞的 和7、脂质可分为 、和,后者包括、和, 主要是对维持正常的 和 等生命活动起 作用8、蛋白质的多样性的成因有 、、和—,因而功能具有多样性,氨基酸经 方式形成多肽,再加工成有特定空间的蛋白 质。
请写出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的反应式: 9、核酸分两种,即 和,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和请用图表示核甘酸的组成:10、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 —;而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是 ,它是通过 来实现的11、细胞膜主要是由 和 构成,基本结构支架是 ,外表有一层 _ ,又叫 ,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的关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这种特点与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关,在物质交换的方式中,主要方式是 一 ,它决定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12、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这是因为它能提供 等原 料或条件1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 层膜,后者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 ,分布着与有关的;前者的基粒上分布着与 有关的 和两种细胞器的基质中都分布着各自的 和 等物质,都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14、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在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 、 、 细胞器发达、数 量多,除小泡外,与分泌活动有关的非细胞器结构是原核和真核细 胞中都具有的细胞器是,只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 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有关细胞器是 ,与动物细胞分裂方向有关的细胞器是__ ;调节成熟植物细胞的内环境和渗透压的细胞器是 _。
与植物体的颜色表现有关的细胞器是 _ 高等植物细胞与高等动物相比 特有的结构是 15、真核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包括核膜、 __和 —,核膜上有_ ,它是大分子的通道,核仁与细胞器形成有关 疝藁的主要功QT __ 病所、是 和_ 的控制中心DNA的载体有16、判断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标准主要是 常见的原核生物有 其中最小的是 ,它不同于其它原核生物的是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是,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不利用光能的是 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结构基础1. 化学元素 化合物2. 20 O O 、C、H N P、S 大体相同 很大 大量元素(C、H、N P、S、K、Ca、Mg)微量元素(Fe、Mn Zn、Cu、B、MCl) C 、H、O N、P、S 97 % O、G H、M P、S C 蛋白质由CHO幽成(或糖类由CHOa成,或核酸由CHONPS成) B3.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差异很大4. 结合水 自由水 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必须有水的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5.离子状态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Ca6. 能源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DNA RNA生殖过程 重要调节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7. 脂肪 类脂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V d 新陈代谢8.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数量成百上千 排列顺序变化多端万别 脱水缩合 (反应方程见第一册书本 P15页)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动运输选择透过性9. 图见第二册书本P9页,注意标明每个图形的含义A) 脱氧核甘酸 核糖核甘酸10. 蛋白质 核酸 基因的表达11. 磷脂分子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糖被12. 细胞质基质 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13.两 嘴 有氧呼吸(题目中此格缺横线)酶 光反应 酶 色素DNA 酶14.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细胞膜 核糖体 中心体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15.核仁 染色质 核孔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液泡和叶绿体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 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16.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 支原体 无细胞壁 蓝藻 硝化细菌酶与ATR代谢类型1. 新陈代谢是 的总称,是生物体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和 最本质的区别。
2.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的酶大多数是 ,少数是 O3. 酶具有: 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酶具有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催化作用需要 : __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实际上,、和 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4. ATP的中文名称是 ,它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 能源糖类是细胞 的,脂肪是生物体的 这些物质中的能量最终是由 转化而来的5. ATP普遍存在于 中,分子简式写成 = ,其中A代表 , P代表 , 一代表_ ,〜代表 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 _,但是ATP在细胞内的 是十分迅速的细胞内 ATP的含量总是处于 中,这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6. AD%Pi+能量一一 ATP,请问:(1)反应式中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2)当反应向右进行时, 对高等动物来说, 能量来自 ,场所是 对植物来说,能量来自 和场所分别是 (3)当反应向左进行时,对高等动物来说,能量用于 、、和 — ,对植物来说,能量用于 、、和 的生命活动7. ADP和ATP转化的意义可总结为:(1)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 环境有重要意义2)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 。
3) ATP是生物体的细胞内流通的“ "8 .同化作用是指 的过程,异化作用是指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是 9 .自养型的特点是 ,自养的方式有两种,即 和_ 硝化细菌利用 的能量,以 为碳的来源,合成有机物,并且贮藏能量硝化细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直接能源是 异养型的特点是 10 .需氧型生物都需要生活在 环境中,它们必须以 获取能量,放出能量的底物是,厌氧型生物的特点是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同时进行,同时存在9 . 能够以光能或者无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环境中的 CO为碳的来源,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 光能自养 化能自养 体外环境中NH氧化成硝酸盐所释放 环境中CO糖类ATP 以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 将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10 .氧充足 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 有机物 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将体内有机物氧化,从而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水分吸收和矿质营养1 .两者比较比较项目水分吸收矿质营养主要吸收部位均为根尖 —的表皮细胞吸收形式吸主要吸收方式攵吸收动力决定因素运运输结构均通过 —运输输运输动力2、幼嫩的植物细胞和干种子细胞主要是靠亲水性物质如: , , (按照亲 水性由大到小顺序填)的吸胀作用吸水: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 ,主要靠 吸水。
3、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看成一个渗透系统是因为: ①细胞壁: :②原生质层(_以及)相当于;③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可能与外界溶液形成4、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 —失水,从而出现 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 _吸水,从而出现 现象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5、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索内因:载体的、不同外因:土壤 和氧气量;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和 问题讨论:中耕松土为什么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6、矿质元素的作用①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②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其中,植物营养的三要素是 N、P、KN :P :K :另外,缺硼(B)会使油菜花而不实7、无土栽培(1)概念:利用 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 ,按照 配制成,来栽培植物的技术2)特点:人工环境取代土壤环境, 能直接调节和控制这种人工环境, 使植物更好的生长发育3)优点:①全年栽培,产量很高; ②节水节肥,产品清洁卫生,有利于实现农作物栽培的 工厂化和自动化;③扩大了农作物栽培的范围和面积注意:培养时,应注意向培养液中通空气,为什么 ?水分吸收和矿质营养1 .成熟区 水分子 离子 渗透吸水 主动运输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细胞外溶液和细胞液浓度差 载体,能量 相对独立 导管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1%-5%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离子 能 老叶 不稳定的化合物 能 老叶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 不能 新叶2 .全透性 细胞膜,液泡膜,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注意:不包括细胞核) 半透膜浓度差3 .大于 渗透 质壁分离 小于渗透 质壁分离复原 合理灌溉4 .渗透 水分运输 矿质元素5 .种类 数目 温度 浓度 促进固氮菌固氮,促进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 抑制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 提高土壤中的N素含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 用,为含氮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6 .溶液培养法 矿质元素 一定比例 营养液呼吸作用1、有氧呼吸:过程:()中填写场所,()后写出物质变化第一阶段(在) : 第二阶段(在) : 第三阶段(在) :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 ):①场所:始终在 ②过程: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2QHkQ(丙酮酸)一(或)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
3、有氧呼吸的能量释放:有氧呼吸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 的能 量,其中有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 ATP (合成 个ATP)中;无氧呼吸----1mol葡萄 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 能量,其中有 储存在ATP (合成 个ATP)中4、呼吸作用的意义: ;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 ATP的场所有: ,在动物细胞内,形成 ATP的场所有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 _②产生同样数量的 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 如果没生物产生的二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