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小古文.doc
16页六年级经典诵读小古文20篇1、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翻译】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教学相长(zhǎng)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3、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远,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
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4、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yǎ)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zì),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fǔ)膺(yīng)曰:“汝得之矣——《列子·汤问》 译文: 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他)把这事告知飞卫飞卫说:“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内,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5、扁鹊见蔡桓(huán)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曰:“君有疾(小病)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大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wèi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韩非子·喻老》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
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功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却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说话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去了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
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政去化解民怨想解决难题,得从容易的时候入手要完成大业,须从细微的点滴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刚产生时是容易解决的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7、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8、响遏行云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交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雄壮的歌声,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9、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译文: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10、舍本逐末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使者带来的)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对使者说:"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身体还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怎么有舍去根本先问末节的道理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11.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12.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 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