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实践与探索罗艳娥.docx
5页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实践与探索罗艳娥 摘要小学是学生从懵懂的幼儿到懂事的青少年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基础时期,小学教师是孩子的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为重要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不成熟,对事物的情感认识较浅,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用自己的人品、态度去感染学生班主任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妥善的照顾,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关键词小学和谐实践探索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大多数班主任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生,导致师生之间心灵阻隔,这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人本主义学生观,看清自己在学校中、在课堂中、在学生中的位置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再管得过严、过宽,要摒弃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树立起平等的民主观念,创造多种民主管理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使其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2.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用自己的人品、态度去感染学生,是建立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
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良好的班主任形象主要体现为包含仪表、语言和行为在内的外在形象和包含文化素养、品德素养、法律意识和情绪控制在内的内在修养两个方面从外在形象看,班主任的仪表穿着应得体大方、恰如其分;对学生讲话谈吐文雅、幽默风趣、感情真挚、通俗易懂;教育学生时,言传身教、处处以身作则从内在修养看,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班级管理与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有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了解学生的权利;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发展自己的积极情绪总之,小学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增加才智;以崇高的道德使学生变得高尚;以自尊自爱、自省自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处事作风使学生学会做人3.关爱学生,师生融洽和谐相处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否则,小学生会因为陌生感而拒绝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造成学生和老师间的隔阂,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所以,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关心爱护,从心出发去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当学生犯错时要宽容对待,以朋友的角度跟学生谈心交流,耐心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关爱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既可以是学习上的指导,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帮助,我们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勇于发问,自由发言,跟学生打成一片4.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进步对学生的尊重是小学教师的永恒课题,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小学生的自尊心需要小心维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客观对待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沟通手段,认真对各个学生个体进行了解分析,挖掘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通过密切交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在保证学生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而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一些学习上有一定困难,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班主任更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主动向学生伸出援手,为学生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学习上碰到的难题,用真诚和理解的心去感化学生老师在短时间内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时时关注学生的学生和生活状况,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整个小学班级进行科学管理,逐步取得学生的信赖和认可,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让学生在公平友爱的环境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6.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亲切感,少一点严肃和威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给予理解,用宽容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耐心开导,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深入交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也才可能会在老师面前流露真实的情感假如学生一犯错,班主任立刻对其进行责备,则会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惧和反感,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隔阂,学生遇到问题时再不会跟老师如实反映所以,在对待小学生的错误上,班主任须持宽容的态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循循善诱,慢慢启发学生,使其认清自己的不足并积极主动进行改正7.宣传任课老师的优点,提高沟通感染力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学生在认可班主任时就会对班主任产生好感,并且对于班主任的教诲虚心接受,假如学生对班主任有意见或无法接受班主任的某种行为,就不可能会对班主任言听计从,当学生的反感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顶撞班主任和老师。
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多多宣传任课教师的优点,使大家喜欢上自己的任课老师,同时,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可以多多展示自己的幽默感和亲切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专注听课,在增强沟通的感染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过程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如若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班主任提出的要求也容易被学生接受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学生会感觉到愉快、安全和轻松,从而形成自信、乐观、积极、耐挫等优秀品质,进而发展成健康的个性学生在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学生逐渐学会与成人交往,了解成人社会,正确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习惯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会形成自信、宽容、善良、友善等良好的性格品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性格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时,在充满爱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影响下,学生会把这种爱从自己身上扩展开来,形成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等心理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