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2371822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纳氏试剂比色法是测定水中氨氮的国家标准方法,文献[2]介绍了纳氏试剂比色法的等效方法标准方法和等效方法对氨氮测定的介绍较为详细,但实际工作中情况复杂,很多问题需要分别深入探讨并加以解决不少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作了研究,我们根据工作经验,对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1 实验原理 1.1 纳氏试剂配制原理纳氏试剂的正确配制,影响方法的灵敏度了解纳氏反应机理,是正确配制纳氏试剂的关键纳氏试剂由Nessler于 1856 年发明,有 2 种配制方法,常用HgCl2与KI反应的方法配制,其反应过程如下:显色基团为[HgI4]2-,它的生成与I-浓度密切相关开始时,Hg2+与I-按反应(1)式生成红色沉淀HgI2,迅速与过量I-按反应(2)式生成[HgI4]2-淡黄色显色基团;当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表明I-不再过量,应立即停止加入HgCl2,此时可获得最大量的显色基团若继续加入Hg Cl2,反应(3)式和(4)式就会显著进行,促使显色基团不断分解,同时产生大量HgI2 红色沉淀,从而引起纳氏试剂灵敏度的降低。

      1 2 氨氮反应原理 了解氨氮反应原理对我们理解反应过程,控制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纳氏试剂与氨氮反应的情况较为复杂,随反应物质含量不同而分别按方程式(5)~(9)进行 一般情况,纳氏试剂主要用于微量氨氮测定,其反应式为(5)式和(8)式9)式表明NH3 与NH4+在水溶液中可相互转化,主要受溶液pH的影响 1.3 酒石酸钾钠掩蔽原理 水体中常见金属离子有Ca2+、Mg2+、Fe2+、Mn2+等,若含量较高,易与纳氏试剂中OH-或I-反应生成沉淀或浑浊,影响比色因而在加入纳氏试剂前,需先加入酒石酸钾钠,以掩蔽这些金属离子,其掩蔽原理如下:2 氨氮实验的影响因子及解决方法 2.1 商品试剂纯度 纳氏试剂比色法实验所用试剂主要有KNaC4H6O6·4H2O、KI、HgCl2、KOH某些市售分析纯试剂常达不到要求,从而给实验造成较大影响,据我们的经验,影响实验的试剂主要是KNaC4H6O6·4H2O和HgCl2 不合格酒石酸钾钠会导致实验空白值高和引起实际水样浑浊,影响测定不纯试剂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只有通过预实验检验才能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HgCl2 为无色结晶体或白色颗粒粉末,变质的HgCl2 试剂常见红色粉末夹杂其中。

      据经验,试剂中含有少量红色粉末的试剂还可使用,但仍要避免称取红色粉末配制反应试剂 2.2 反应试剂配制 纳氏试剂有 2 种配制方法[2],第一种方法利用KI、HgCl2 和KOH配制,第二种方法利用KI、HgI2 和KOH配制2 种方法均可产生显色基团[HgI4]2-,一般常用第一种方法配制该方法关键在于把握HgCl2 的加入量,这决定着获得显色基团含量的多少,进而影响方法的灵敏度但方法未给出HgCl2 的确切用量,需要根据试剂配制过程中的现象加以判断,经验性强,因而较难把握有人据经验总结出HgCl2 与KI的用量比为 0.44∶1 时(即8.8gHgCl2 溶于 20gKI溶液),效果很好我们依据上述纳氏试剂配制反应原理,根据反应方程(5)式和(6)式得出HgCl2 与KI的最佳用量比为0.41∶1(即 8 2gHgCl2 溶于 20gKI溶液),以此比例配制的纳氏试剂经多次实验检验,灵敏度均能达到实验要求配制过程中,HgCl2 一般溶解较慢,为加快反应速度,节省反应时间,有人提出可在低温加热中进行配制,还可防止HgI2 红色沉淀提前出现 酒石酸钾钠配制方法较为简单,但对于不合格试剂,由于铵盐含量较大,只靠加热煮沸并不能完全除去,可采取以下 2 种方法:(1)向定容后的酒石酸钾钠溶液中加入 5ml纳氏试剂,沉淀后取上层清液使用。

      2)向酒石酸钾钠溶液中加少量碱,煮沸蒸发至 50ml左右后,冷却并定容至 100ml我们认为,第二种方法优于第一种方法,即使铵盐含量很高的酒石酸钾钠,经处理后空白值也能满足实验要求 2.3 高空白实验值 空白实验值可反映实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物质分析的综合影响,空白值高会影响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而每个实验对空白值均有一定要求氨氮实验空白值一般要求吸光度A≤0.030但有时空白值远高于此,影响因素主要有试剂空白高、实验用水氨含量高以及滤纸含有一定铵盐 2.3.1 试剂对 实验空白值的影响实验表明,用 2.2 中第二种方法配制的纳氏试剂的空白实验,吸光度一般比按第一种方法配制的纳氏试剂的空白实验值高近一倍多,且大于 0 030[5]虽然用第一种方法配制纳氏试剂较为麻烦,但因实验空白值较低,所以成为首选的方法 市售分析纯酒石酸钾钠,有时铵盐含量较高,直接加热煮沸配制,往往造成空白实验值高所以要降低空白值,可按 2 2 中方法配制酒石酸钾钠溶液,效果很好 2.3.2 实验用水对空白值的影响 氨氮实验用水要求为无氨水,若空气中氨溶于水或有铵盐通过其它途径进入实验用水中,含量达到方法检测限,则可导致实验空白值高,所以无氨水每次用后应注意密闭保存。

      有实验研究用新鲜蒸馏水代替无氨水测氨氮,实验空白值和标准曲线与用无氨水的方法无显著差异,并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见只要实验用水不含氨或极低含量氨,不论蒸馏水是否重蒸,均可使用 2.3.3 滤纸对空白值的影响 氨氮实验需将水样过滤后测定,所以实验还需做过滤空白对照实验,以扣除滤纸影响由于滤纸一般都含有铵盐,因而可引起过滤空白值升高有实验表明,不同滤纸或同种滤纸但不同张之间铵盐含量差别很大,有些含量较高的滤纸虽多次用水洗涤,但仍达不到实验要求因此使用前需对每一批次滤纸进行抽检,淋洗时要少量多次 我们选用经稀HCl浸泡并洗净的 0.45μm醋酸乙酯纤维滤膜过滤水样,解决了用滤纸过滤产生的高空白问题不仅过滤空白值低,而且重复性好,所以推荐使用滤膜过滤 2.4 反应条件控制 2.4.1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温度影响纳氏试剂与氨氮反应的速度,并显著影响溶液颜色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 25℃时,显色最完全;5~15℃吸光度无显著改变,但其显色不完全;当温度达30℃时,溶液褪色,吸光度出现明显偏低现象[4]因而实验显色温度应控制在20~25℃,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4.2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表明,反应时间在 10min之前,溶液显色不完全;10~30min颜色较稳定;30~45min颜色有加深趋势;45~90min颜色逐渐减褪。

      因而,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显色时间应控制在 10~30min,以尽快的速度进行比色,达到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4.3 反应体系pH对实验的影响 由氨氮反应原理可知,OH-浓度影响反应平衡实验表明,水样pH的变化对颜色的强度有明显影响,水样呈中性或碱性,得出的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符合分析要求,呈酸性的水样无可比性,所以对于废水样应特别注意调节体系的pH值,最好将溶液显色pH控制在 11 8~12.4,以保证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还有研究表明,pH太低时,显色不完全,过高时溶液会出现浑浊,当pH为 13 时显色较完全,且不产生浑浊,因此溶液pH值宜选为 13 2 5 水体中物质干扰 实际水样中除含待测组分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特别对于废水样,所含物质更为复杂,因而水样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干扰物质,影响氨氮比色测定 对于一般地表水,干扰物质主要为Ca2+、Mg2+等金属离子,一般通过过滤加掩蔽剂酒石酸钾钠即可消除但我们曾发现,向过滤后的实际水样中加入酒石酸钾钠出现浑浊,但标准曲线组却未出现浑浊的现象,从而使水样无法比色测定这与酒石酸钾钠试剂不合格有关,非水样干扰问题当酒石酸钾钠试剂中含有较多Ca2+、Mg2+杂质时,与实际水样中Ca2+、Mg2+共同反应,生成较多量的酒石酸钙或酒石酸镁,从而析出使过滤水样变浑浊;由于蒸馏水中Ca2+、Mg2+痕量,因此未出现浑浊现象。

      此时应更换酒石酸钾钠试剂,重新测定 2.6 样品稀释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当水样氨氮浓度大于 2.0mg/L时,则需将水样稀释后测定,称为“事前稀释”这种稀释方法相对准确,但测定前不好预料,不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及时分析另一种稀释方法是直接将显色后的样品进行稀释比色,称为“事后稀释”有研究表明,对于难以预料的超出浓度测定线性范围含量的含氨氮废水样品,用 2 种稀释方法得到的对比实验结果,相对误差满足环境监测分析要求对比结果还表明,若用无氨水作稀释溶剂,事后稀释以负误差居多,但配制一定量的空白溶液作稀释溶剂可抵消一部分负误差 3 小结 由实验和讨论可知,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应注意和解决 6 种常见问题:(1)应注意主要试剂性状,选购合格试剂2)试剂的正确配制决定着方法灵敏度,特别要注意理解纳氏试剂配制原理,正确掌握纳氏试剂配制要领3)降低空白实验值可提高实验精密度,对实验用水、试剂空白和过滤滤纸要注意检查4)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体系pH决定反应速度、反应平衡和反应生成物的稳定性,应控制反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5)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或有机物以及不溶态悬浮物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氨氮均有干扰,应根据不同情形选择不同方法加以消除,特别应注意酒石酸钾钠掩蔽失效现象。

      6)对于超过检测上限含量水样的稀释测定问题,因事前、事后稀释 2 种方法相对误差均满足分析要求,对于大批量测定情况,可采取事后稀释测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