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工作实务讲义H中级.ppt

18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5180731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国社会工作者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级)1第一章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1、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2、通过过程模式的特点 3、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2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p3-6)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与社会基本制度(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的交互作用(了解);2、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的核心观点:A“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B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C对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原因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而是采用社会病理采用社会病理模式,模式,即认为是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4)3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p3-6)2、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的核心观点:D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E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是动态的F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纵横相交)4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p3-6)3、生态系统理论(重点)生态系统理论(重点):生态系统环境:栖息地和生存空间(p5)生态系统理论的工作切入点:A人类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B社工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的功能失调的处理,来强化能力、整合治疗和改变问题C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在生存的环境中对其问题进行理解和判定(P5)5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p3-6)4、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只要存在适当条件,就可以建设性的发挥建设功能;宗旨: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来达到其目标和愿望优势视角的社工实务是一个增能过程,且是一种自我增能。

      p66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了解)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了解)1、强调实务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有目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社工只是协助人们改变现状的媒介(助人自助);改变是一个过程: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达到助人自助目标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2、运用综合方法;3、工作过程阶段化;4、工作任务阶段化;5、整合的价值观7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了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了解)解)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8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工实务的作用社工实务的作用(重点(重点 p8-11)1、通用模式四个系统: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9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工实务的作用社工实务的作用(重点)(重点)改变媒介系统: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可以是助人者组成的团队;通过有组织有组织的、结构性的的、结构性的工作;是主要行动者;服务对象系统:社工服务的直接受益人,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辨别服务对象的类型,这是第一步;10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工实务的作用社工实务的作用(重点)(重点)目标系统:为达到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目标系统是可以转换的;行动系统: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工的合作者;在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将有助于服务对象改变的人员组成新的行动系统,去影响服务对象。

      11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12第一节:接案第一节:接案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3一、社工主要任务:一、社工主要任务:服务对象的来源(服务对象的来源(P13)1、主动求助的2、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过来的:发现问题者外部的(社区部门,或邻居),这里没有家庭成员;服务对象可能出现抵触情绪3、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外展):服务对象存在着客观需要,但主观未认知的;消除对社工(机构)的不信任14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重点重点p13)1、自愿型:含义及特征含义及特征求助动机强;专业关系建立较容易2、非自愿型:含义及特征含义及特征被动接受服务;3、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存在或表现出抗拒情绪或行为15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了解)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了解)1、掌握其求助的历史过程;2、通过询问和其他途径获取;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了解)(了解)1、了解其定义;(五)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16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会谈准备(会谈准备(p14-15)1、资料准备: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特殊事宜;走访社区,了解个人及社会处境2、拟定面谈提纲:自我介绍;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等等顺序可以灵活掌握顺序可以灵活掌握17会会谈主要任务谈主要任务(重点重点p16)1、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诉说激励,了解其希望与需要;服务对象与社工对问题认知往往是不同的;确定工作目标;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双方性的;期望的距离与差异;协商并达成一致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专业关系初步建立;18会会谈技巧(谈技巧(p17)1、主动介绍自己:介入会引起抵触情绪,故介绍很重要姓名、在机构的工作、专长、目的、工作、专长、目的、将怎样提供服务将怎样提供服务。

      2、沟通:区分人际沟通与治疗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缓解焦虑,树立正确想法,促进其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行动3、倾听:专注;专注;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琢磨潜在意思;要有所回应,“参与”19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重点重点P19)1、服务对象的资料是社工服务的事实依据;2、内容:个人资料;身体状况;特点与能力;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状况;成长背景;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3、方法与途径:询问主要方法:个人与系统查询;咨询;利用已有资料;参与观察不能过度介入:家访、深入社区家访、深入社区20初步预估(p20)1、界定并认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机构是否能够处理;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工协助4、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21建立专业关系(理解)1、含义2、功能与特点:控制性关系控制性关系3、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22决定工作进程1、终结服务的条件(p22 重点)2、转介其他服务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社工与服务对象达成共识23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重点掌握协议内容重点掌握协议内容:问题界定;可以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24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p23 重点重点)1、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社工和服务对象期望不一致,如流浪者拒绝救助;社工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服务;社会文化因素;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25n2、避免过早中止关系的策略n增进彼此关系;n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n订立初步协议;n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n运用网络资源;n不断给予鼓励。

      26四、接案注意事项(四、接案注意事项(P25重点)重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跳过接案阶段跳过接案阶段,直接进入介入干预程序;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与自己的价值观与服务专长是否符合;向机构的督导、行政领导报告,另行安排合适人选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先易后难;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及时性27第二节第二节 预预 估估 1、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2、预估的基本步骤;、预估的基本步骤;3、预估的主要方法、预估的主要方法28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一、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p26-30 了解)了解)1、预估:根据既定情景中的事实既定情景中的事实和特点,推论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提出解释、作出预估、形成概念,并决定目标提出解释、作出预估、形成概念,并决定目标及所使用的介入策略及所使用的介入策略2、预估目的:识别服务对象的客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的主观因素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29预估的原则预估的原则(p29 重点)重点)1、个别化原则:准确反映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问题特殊性;2、合作原则:预估需要服务对象一同参与3、避免片面: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以防止资料的片面性;4、避免简单归因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30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二、预估的基本步骤(P30-34P30-34;重点重点)1、收集资料:个人资料和环境资料;系统间的交互作用情况;收集资料的方法(结构性与开放性问题)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排列次序;发现和识别;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3、认定问题p334、撰写预估报告:预估报告的结构:第一部分是资料和事实;第二部分是专业判断P3431三、预估的主要方法(三、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重点 p35-43)1、社会历史报告方法及其运用(了解);2、家庭结构图预估方法及运用(重点,熟练掌握):内容包括家庭的代际间关系、主要家庭事件、家庭成员职业、死亡,家庭的迁移和分散,家庭角色的分配和指派等不同符号的含义不同符号的含义,及排序原则排序原则: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关系中,年长在左,年幼在右;夫妻关系中,男左女右323372484050201734三、预估的主要方法(三、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重点 p35-43)3、社会生态系统绘图法(重点重点):功能(了解)绘制方法:首先是圆圈将家庭系统表示出来,将服务对象置于其中;其次,描述社会系统包含的人和团体、组织、机构等最后,用线段连接用线段连接表示亲疏及方向表示亲疏及方向35三、预估的主要方法(三、预估的主要方法(重点重点 p35-43)4、社会网络分析(了解):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种类:正式与非正式系统(p40);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结构式和开放式问题进行评估36第三节:计划第三节: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服务计划的构成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4、服务协议的形式、服务协议的形式 5、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37一、服务计划构成:科学、周密,指一、服务计划构成:科学、周密,指导介入行动导介入行动(P44-47P44-47)1、目的及目标:达到的方向具体工作指标,要求:陈述要明白易懂,正向态度和行为作为目标陈述;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应说明完成目标的时间,作为考核指标目标应与机构功能保持一致38一、服务计划构成一、服务计划构成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个人/家庭/小组/组织/社区(了解)3、介入策略:直接和间接介入,多层次介入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5、社工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责任划分,如资源联络者,还是直接服务提供者)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了解)39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P47 了解了解)1、参与原则2、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社工与服务对象分享对目的与目标的期望3、详细和具体可测量的可测量的;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所有的介入工作和介入策略都要围绕总目的5、要能够总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