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
4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理解新词,联系背景来领会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育他们从小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将旧中国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中国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教学点:1、感情读2、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积累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4、小组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并汇报5、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6、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并理解课题二、初步读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3、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指名逐段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章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落实教学点】(教师疏导归纳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四、练习写字,掌握字形、强调难写、易错的字1、学生说说每个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作示范和指点2、重点指导书写:“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3、学生练习把生字每个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研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3、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落实教学点】1、自由读第一部分,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何感受?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并谈感受。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部分,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分角色表演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扣点练习】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3、汇报上面的问题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1、读最后一段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六、课外延伸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2、阅读《立志争光》板书设计: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从小立志 周恩来 → 报效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