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轼古诗词《江城子江景》原文译文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422968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轼古诗词《江城子·江景》原文译文赏析 《江城子·江景》 宋代: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译文】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媚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旧漂亮、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漂亮突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似乎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旧悄悄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旧荡漾在山间水际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出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漂亮与音乐的动人。

      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媚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风光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比方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方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构造上看,这一外表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方写她,不仅精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衬托弹筝人的漂亮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终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似乎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峰,好像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全部,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妙。

      词的最终,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实行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旧悄悄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旧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构造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扩展阅读:苏轼故事之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打算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准备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需要引用历史人物和大事,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其次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高傲的端起了最终的一样青菜菜全局部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预备边吃边称赞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