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大讲义国际金融学5.专题4开放经济调价下的宏观调控.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69571420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0.26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内容1 .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关理论2 .国际收支调节3 .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调节4 .外汇市场干预、外汇管制与国际收支调节5 .货币一体化与国际收支调节1 .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关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论弹性论概述经过马歇尔(1923)—(1937)—勒纳(1944)—梅茨勒(1948)发展与完善,在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出发,分析探讨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过程以及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货币贬值引起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二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4)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Sx)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马歇尔一一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揭示的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时,如果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的一般情况,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不再是马-勒条件,而是罗宾逊-梅茨勒条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即:推导过程:CA=PQX-ePfQM=X-eMdCA=dX-dMe-deMdCA/de=dX/de-edM/de-M=eM/de-e dM/ de — M=M(dX/X-dM/ M - 1)=M(EX+Em-1)货币贬值与国际收支改善的时滞:J曲线效应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条件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前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在出口供给(主要方面)和进口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J曲线存在的原因:(1)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2)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3)对贬值的进一步预期可能导致进口商加速订货贸易收支盈余1112ITTD1I:贸易—V—-3——时间支平B贸易收支逆差-「II1.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J曲线效应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的比例,表示一国国际交易中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即:T=PX/Pm其中:T为贸易条件,Px为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它究竟是改善还是恶化贸易条件,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如果:SxS>REM,贸易条件恶化;SxSM

      这时,应当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但这同时会导致总收入的减少,因此,还需配合运用支出转换政策来抵消总收入减少的效应使进口需求减少的同时收入能增加2)贬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需有闲置的资源存在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可以导致闲置资源流入出口生产部门,扩大出口但是,出口扩大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支出倾向小于1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吸收论关于货币贬值的效应分析吸收论认为货币贬值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三个因素:一、贬值对于总收入的影响;二、贬值对于总支出的影响;三、总收入变化对于总支出的影响货币贬值通过收入效应与支出效应来共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A.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1)闲置资源效应货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在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国内总产出、总收入增加由于是闲置资源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收入的增加是实际收入的增加而非名义收入的增加,对于总支出的增加作用不大2)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是指单位进出口价格指数之比,反映一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改善是指,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更多数量的商品吸收论认为贬值会带来贸易条件的恶化,并可能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

      3)资源配置效应吸收论认为,虽然贬值会恶化贸易条件,但由于贬值影响资源配置,在贬值过程中,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贸易条件的恶化,结果是提高了实际收入特别是在汇率高估和外贸管制下,微观经济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贬值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会更明显B.货币贬值的吸收(支出)效应(1)现金余额效应现金余额是指人们以实际货币形式持有的固定比例的实际收入如果现金余额因为价格上涨而受损失,人们就会减少实际收入下的支出以及出售资产或证券,以维持相对固定的现金余额水平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减少支出意味着支出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人们实出证券将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2)收入再分配效应在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使得收入从较高边际支出的经济单位向较低边际收入的经济单位转移也就是从工资收入阶层向利润收入阶层的再分配而后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降低总支出3)货币错觉效应人们较多重视货币价格而较少重视货币收入的心理现象当贬值带来价格上涨时,即使人们的货币收入同比例提高,人们仍然选择较少消费。

      从而,贬值会带来支出的减少C货币贬值的间接效应:收入变化对支出变化的影响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收入增量中只有部分用于支出)时,贬值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论三个基本假定(1)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2)从长期来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3)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基本理论(1) Ms=MdMs表示名义货币供应量;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2) Md=Pf(Y,i)P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3) Ms=m(D+R)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乘数(4) m=1,Ms=(D+R),Md=(D+R)得出基本方程式:R=Md-D表明:(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2)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是名义货币供应量(D)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3)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货币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若一价定律成立,p=EP;Md=EPf(Y,i);E为汇率,Pf为外国的价格水平则:当本国货币贬值,E上升,国内价格p=EP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贬值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政策主张(1)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2)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3)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货币贬值、进口限额等,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政策核心: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意国内信贷的紧缩评价(1)货币论假定货币需求是收入与利率的稳定函数,如果不稳定则国际收支不能从货币论中得出此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量产出与收入没有影响,不切合实际;(2)对贬值效应的评价弹性论认为,进出口弹性大于1,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支出论认为,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能扩大出口,具有扩张性影响;货币论认为贬值仅仅具有紧缩性影响,紧缩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下降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将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3)政策含义的评价货币论认为国家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的下降结构论基本理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

      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表现形式: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落后政策主张重点: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以此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和品种供应方式:增加投资,改善资源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不足(1)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及显示与愿望之间的差距有关;(2)所谓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实际上是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失衡;(3)国际收支制约力到处存在,它的存在对于维持一国均衡的发展和世界货币金融序列十分必要;(4)结构论实际上是经济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收效甚微;2.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分类自动调节机制政策调节机制自动调节机制金属货币时代:国际收支逆差一货币外流一国内货币存量减少一国内物价下降一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一出口增加一贸易收支改善信用货币时代(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一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增加一央行投放外汇回收本币一国内货币供给减少一国内物价下降一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一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信用货币时代(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一外汇市场外汇需求增加一本币贬值一国内物价不变条件下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满足马一勒条件)一贸易收支改善(汇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一对外支付增加一国民收入下降一社会总需求下降一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一国内货币供给减少(金属或信用货币时代一样)一利率上升一资金流入增加一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需求调节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的规模或结构(支出的总水平或结构),进而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的规模或结构,以此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

      有支出增减型和支出转换型政策1)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规模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规模,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配套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下降时,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