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施工工艺样本.doc
9页外墙油性涂料施工工艺 一、作业条件 1、外墙面抹灰已完毕,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验收合格,基层碱度ph值在10如下,同步基层已干燥(至少已干燥15天),含水率不不不大于8%;基层表面平整,阴阳角及角线密实,轮廓分明;墙面无渗水、无裂缝、空鼓、起泡孔洞等构造问题没有粉化松脱物,没有油、脂和其她粘附物 2、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毕 3、门窗安装已完毕并已施涂一遍底子油(干性油、防锈涂料),如采用机械喷涂涂料时,应将不喷涂部位遮盖,以防污染 4、环境温度,应按产品阐明书温度控制 5、施涂前应将基体或基层缺棱掉角处,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表面麻面及缝隙应用腻子弥补齐平(腻子应使用品有耐水性能腻子) 6、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应强调技术办法和质量规定施工前应先做样板,样板经综合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大面积施工 二、重要材料与施工工具 1、依照设计规定、基层状况、施工环境和季节,选取、购买建筑涂料及其她配套材料 2、重要机具: ⑴刷涂工具:排笔、棕刷、料桶等; ⑵喷涂机具:空气压缩机(最高气压10mpa,排气室0.6m3)、高压无气喷涂机(含配套设备); ⑶喷斗、喷枪、高压胶管等; ⑷滚涂工具:长毛绒辊、压花辊、印花辊、硬质塑料或橡胶辊; ⑸弹涂工具:手动或电动弹涂器及配套设备; ⑹抹涂工具:不锈钢抹子、塑料抹子、托灰板等; ⑺手持式电动搅拌器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规定 1、施工工艺流程 原则是先上后下、先顶棚后墙面 基层解决→弥补腻子、局部刮腻子→分分格线→磨平→贴玻纤布→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 2、基层解决 ⑴修补 施涂前对于基体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下面为详细做法: 空鼓——将空鼓部位所有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规定薄批而不适当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如下3mm如下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不不大于3mm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⑵清扫 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高压水冲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灰浆──用铲、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压水冲洗,用清水漂洗晾干 正式施工前,需检查抹灰基层ph值和含水率,保证基层ph值、含水率分别控制在10和8%之内如果ph值超过10,可以采用酸性洗液进行刷洗,如果含水率超过8%,只能继续等待基层自然干燥。
⑶弥补腻子,局部刮腻子 如果墙体平整、光滑,可不使用腻子;腻子规定除了易批易打磨外,还应具备较好强度和持久性,在进行弥补、局部刮腻子施工时规定,宜薄批而不适当厚刷规定腻子应具备更好粘结性,粘结持久性及耐水性 刮腻子时施工技术: ①掌握好刮涂时工具倾斜度,用力均匀,以保证腻子饱满 ②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浮现开裂和脱落,一次刮涂不要过厚,依照不同腻子特点,厚度以0.5mm为宜不要过多地来回刮涂,以免浮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③用油灰刀填满、填实,基层有洞和裂缝时,食指压紧刀片,用力将腻子压进缺陷内,将四周腻子收刮干净,使腻子痕迹尽量减少 ⑷磨平 ①不能湿磨,打磨必要在基层或腻子干燥后进行,以免粘附砂纸影响操作 ②砂纸粗细要依照被磨表面硬度来定,砂纸粗了会产生砂痕,影响涂层最后装饰效果 ③手工打磨应将砂纸(布)包在打磨垫:块上,往复用力推动垫块厂,不能只用一两个手指压着砂纸打磨,以兔影响打磨平整度机械打磨采用电动打磨机,将砂纸夹于打磨机上,轻轻在基层上面推动,禁止用力按压以免电机过载受损 ④打磨时先用粗砂布或打磨机打磨,再用细砂布打磨;注意表面平整性,虽然表面平整性符合规定,还要注意基层表面粗糙度、打磨后纹理质感,要是浮现这两种状况会由于光影作用而使面层颜色光泽导致深浅明暗不一错觉而影响效果,这就规定局部再磨平,必要时采用腻于进行再修平,从而达到粗糙限度一致 ⑤对于表面不平,可将凸出某些铲平,再用腻子进行弥补,等干燥后再用砂纸进行打磨。
规定打磨后基层平整度达到在侧面光照下无明显批刮痕迹、无粗糙感,表面光滑 ⑥打磨后,及时清除表面灰尘,以利于下一道工序施工 ⑸贴玻纤维布 采用网眼密度均匀,不要用太密玻纤维布进行铺贴;铺贴时自上面下用专用胶水边贴边用刮子赶平,同步均匀地刮透;浮现玻纤维接搓时,应错缝搭接2—3公分,待铺平后用刀进行划切,划切时必要划齐,并让玻纤维布并拢,以使附着力增强 ⑹刮腻子再磨平 采用聚合物腻子刮平整,重要目是为了修平贴玻纤布引起不平整现象,防止表面毛细裂缝 用0#砂布或打磨机磨平做到表面平整、粗糙限度一致,纹理质感均匀 此工序规定重复检查、打磨直到表面观感一致时为止 3、分分格线 外墙面涂装只做分格线解决,分格条普通依照设计规定在抹面砂浆中预埋,涂料施工时,应对其进行保护,不能让涂料污染分格条如墙面有分色线,应在施涂油漆前弹线,先涂刷浅色油漆,后涂刷深色油漆弹分格缝此项工作必要严格按标高控制好,必要保证建筑物四周要交圈,还要考虑外墙涂料工程分段进行时,应以分格缝、墙阴角处或水落管等为分界线和施工缝,垂直分格缝则必要用线进行吊直,不能用尺量,缝格必要是平直、光滑、粗细一致等 4、涂料操作工艺 涂料施工时,施工保养条件规定较高。
施工保养温度高于5℃,环境湿度低于85%,以保证成膜良好低温将引起涂料漆膜粉化开裂等问题,环境湿度大使漆膜长时间不干,并最后导致成膜不良外墙施工必要考虑天气因素,在涂刷涂料前,12小时不能下雨,保证底材干燥,涂刷后,采用相应办法防止由于24小时内下雨而导致漆膜被雨水冲坏 涂料开桶后应充分搅拌均匀,依照阐明书按比例加稀释剂来调节施工性能,注意应由专人进行调配 ⑴刷涂 涂刷方向、距离应一致,接槎应在分格缝处如所用涂料干燥较快时,应缩短刷距刷涂普通不少于两道,应在前一道涂料表于后再刷下一道两道涂料间隔时间普通为2~4h ⑵喷涂 喷涂施工应依照所用涂料品种、粘度、稠度、最大粒径等,拟定喷涂机具种类、喷嘴口经、喷涂压力、与基层之间距离等普通规定喷枪运营时,喷嘴中心线必要与墙面垂直,喷枪与墙面有规则地平行移动,运营速度应保持一致涂层接槎应留在分格缝处门窗以及不喷涂料部位,应认真遮挡喷涂操作普通应持续进行,一次成活 ⑶滚涂 滚涂操作应依照涂料品种、规定花饰拟定辊子种类操作时在辊于上蘸少量涂料后,在预涂墙面上上下垂直来回滚动,应避免扭曲蛇行 ⑷弹涂 先在基层刷涂l~2道底色涂层,待其干燥后进行弹涂。
弹涂时,弹涂器机口应垂直、对正墙面,距离保持30~50cm,按一定速度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弹涂选用压花型弹涂时,应适时将彩点压平 ⑸复层涂料 这是由底层涂料、主涂层、面层涂料构成涂层底层涂料可采用喷、滚、刷涂任一办法施工主涂层用喷斗喷涂,喷涂花点大小、疏密依照需要拟定花点如需压平时,则应在喷点后适时用塑料或橡胶辊蘸汽油或二甲苯压平主涂层干燥后,即可涂饰面层涂料面层涂料普通涂两道,其时间间隔为2h左右 复层涂料三个涂层可以采用同一材质涂料,也可由不同材质涂料构成例如,主涂层除可用合成树脂乳液涂料、硅溶胶涂料外,也可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喷涂面层涂料也可依照对光泽度不同规定,分别选用水性涂料或溶剂型涂料有时还可以依照需要增长一道罩光涂料 ⑹修整 涂料修整工作很重要,其修整重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随施工随修整,它贯穿于班前班后和每完毕一分格块或一步架子;另一种是整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毕后,应组织进行全面检查,如发既有“漏涂”、“透底”、“流坠”等弊病,应及时修整和解决 四、质量原则 1、保证项目 ⑴彩色喷涂材料品种、质量、色彩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产品证书,必要按产品组合配套使用 ⑵各抹灰层之间、抹灰层与涂层之间必要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和裂缝等缺陷。
2、基本项目 ⑴喷涂、滚涂、弹涂等表面颜色一致,花纹、色点大小均匀,不显接槎,无漏涂、透底和流坠 ⑵分格条(缝)宽度和深度均匀一致,条(缝)平整光滑,楞角整洁,横平竖直、通顺 ⑶流水坡向对的,滴水线顺直,滴水槽深度、宽度均不不大于10mm,整洁一致 3、容许偏差项目 喷涂、漆涂、弹涂容许偏差 项次项目容许偏差(mm)检查办法 1立面垂直52m托线板检查 2表面平整4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阴阳角垂直42m托线板检查 4阴阳角方正420cm方尺和塞尺检查 5分格条(缝)平直3拉5m小线,局限性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注:以上各项均应在喷、滚、弹涂施工前,检查水泥砂浆表面质量 五、成品保护 1、施工前应将不进行喷涂和弹涂门窗及墙面遮挡保护好,以防玷污 2、喷、滚、弹涂完毕后,应及时用木板将洞口保护好,防止碰撞损坏 3、拆、翻架子时,要严防碰撞墙面和污染涂层 4、油漆工在施工操作时禁止蹬踩已施工完毕部位,还应注意切勿将油桶、涂料污染墙面 5、室内施工时一律不准从内往外清倒垃圾,严防污染喷滚、弹涂饰面面层 6、阳台、雨罩等出水口宜采用硬质塑料管作排水管,防止因用铁管导致对面层腐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