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阻滯原因的實證研究.doc
8页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阻滯原因的實證研究內容摘要:貨幣政策的傳導途徑問題是貨幣理論的核心問題本文從市場環境因素出發,通過分析貨幣供應量在銀行信貸 體系和資本市場中的傳導阻滯,解釋瞭我國貨幣政策效率低的市 場原因,並對此進行瞭實證檢驗,最後提出瞭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政策建議關鍵詞: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傳導渠道 信貸體系傳導渠道 貨幣政策是否有效,取決於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否暢通根據西方貨幣理論,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可以通過利率、信貸、金 融資產價格和匯率等途徑來實施,但這些傳導途徑又各有不同的特點,在各國發揮作用的可能性、相對重要性與該國的經濟環境及微觀主體對貨幣政策變量的反應程度有關因此,上述四個途徑可以歸為兩個渠道:資本市場傳導渠道和銀行信貸傳導渠道利率、金融資產價格與惟率主要在資本市場發揮作用,而信貸傳導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市場影響實體經濟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研究現狀 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效率較低,貨幣政策的傳導途徑及其效率問題越來越引起國內學者的重視王振山,王志強(2000) 利用1990至1997年間的數據 采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法, 得出貨幣供應量對GDP的作用效果存在著時滯的結論;王召(2001 )的研究表明,我國的實際利率對經濟的左右能力較弱,從而制約著貨幣政策的傳導;馬瑞華(2002 )從利率彈性角度分析認為,在我國,利率缺乏彈性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梗阻的決定性因素。
黃昌利(2004 )等人利用1996年到2003年的數據研究 發現M對GDP增長的傳導效應不明顯上述研究由於分析方法和樣本選取的不同,結果大相徑庭, 而且這些研究大都是以某一中間變量為分析對象,無法透徹地剖 析實際問題本文從經濟環境出發,通過分析我國資本市場和銀 行信貸市場中貨幣的運行狀況,解釋貨幣政策低效的原因,並用 1990- 2004年間廣義和狹義的貨幣供應量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做實證檢驗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阻滯分析 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將貨幣供給傳導給實體經濟環節,轉化為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和推 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但2000年前後,擴張性貨幣政策形成的貨 幣供給增量在銀行渠道與資本市場渠道中發生瞭’吸附"與’沉 淀〃,導致政策效果達不到預期水平銀行信貸渠道中的傳導阻滯貨幣政策的信貸傳導渠道是指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和減少會 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變化,使銀行的貸款供給增加或減少,從而影 響到實際的經濟水平由於銀行體系承擔著組織資金融通的任 務,所以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經濟增長依賴投資推動,以銀行貸款為主的信貸傳導渠道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由於〃貨幣幻覺“和謹慎儲蓄動機, 公衆對利率不敏感;經濟領域存在壟斷現象和政府幹預對市場的 扭曲,企業成本約束較小;銀行體系,特別是占絕對優勢的國有 商業銀行沒有完全商業化,存貸行為缺乏理性一一要麼過於保守 (惜貸),要麼過於冒險(深度參與房地產),貨幣政策無法通過信貸渠道準確地傳遞到公衆和企業,發揮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資本市場傳導渠道中的貨幣"沉淀"貨幣政策的資本市場傳導渠道由兩個環節構成:首先,貨幣 政策作用於資本市場,引起金融資產價格的調整;其次,資本市 場通過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影響企業與社會公衆的消費和投資 行為成熟的資本市場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和嚴格的退出機制,它能迅速將央行的貨幣政策傳遞到實際金融體系 和實體經濟中去。
然而,由於市場發育和投資者行為不成熟,市 場投機氣氛濃厚,我國資本市場將貨幣資金轉化為實際投資與消 費的效率低,大量新增貨幣供給在資本市場中長期”沉淀〃,從 而形成並加劇瞭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阻滯大量資金在一級市場聚 集,認購新股;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資金沒有全部投入到生產領域, 有相當一部分向股市回流;大量資金沉淀在股市,在二級市場上 進行炒做股市失去瞭把社會資金粹化為產業投資的融資功能, 政府貨幣政策的傳遞渠道失效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阻滯的實證檢驗實證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有很多種方法,由於在銀行信貸渠 道和資本市場渠道中,貨幣供應量都是最主要的中介變量,所以 我們分別以廣義貨幣血和狹義貨幣M與代表實體經濟的國民生 產總值GDP之間的關系來分析傳導渠道的阻滯程度本文采取的 方法是協整檢驗和& anger因果關系檢驗,用以考察貨幣供應量 與國民生產總值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本文選取的數據來自於2004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樣本區間為1994 2004年的年度數據根據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及價格指數(以1978年為基期)計算實際民生產總值,用名義貨幣供應量M和M除以價格指數(同上)得實際 的貨幣供應量。
然後對實際GDP與實際貨幣供應量M、皿取對 數以消除異方差由於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經濟時序變量都是非平穩的,直接對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容易產生偽回歸問題所 以先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看其是否平穩,然後再做協整檢 驗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單位根檢驗 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分別就每個變量的時間序列數據的水平和一階差分形式進行檢驗由表1可以看出,在5喲勺置信水平上,LnGDP、LnM、LnW都不能拒絕單位根,是非平穩過程差分一次後,確定前兩個變量在59信水平上通過檢驗,後一個變量在19置信水平上小於臨界值,說明三者在差分一次後都變得平穩,均為I (1)過程協整檢驗由ADF檢驗知,雖然LnGDP. LnM、LnM都是非平穩的,但 三者都在差分一次後變得平穩,則LnM、LnIVE與LnGDP之間可 能存在著長期均衡的關系,在估計其關系式之前,我們先用 J ohansen最大似然比法分別檢驗廣義和狹義貨幣供應量與實際 GDP是否存在協整關系結果如下:由表2可看出,8.44<15.41, 9. 38<15.41 ,這說明在5%勺顯著性水平下,兩者均接受原假設,即無論是廣義貨幣供應量還 是狹義貨幣供應量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都不存在長期穩定的關 系,也就是說貨幣供應量增加通過銀行信貸和資本市場傳導對實體經濟的增長效果不顯著danger因果關系檢驗為瞭進一步確定上述結論,再采用基於VAR模型的G-anger 因果關系檢驗法對其進行考察由表3可以看出,M的變化與GDP變化沒有任何因果關系, 原假設成立;而"皿不是GDP變化的原因"這一假設卻沒有通 過檢驗:0. 047<0. 05,即在5%勺檢驗水平上,實際W與實際GDP 是有因果關系的,也就是說廣義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 是會被傳導給實體經濟的結論與建議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結果知,我國貨幣政策在市場傳導 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阻滯,要保證其傳導暢通,充分發揮政策的 有效性,就要完善資本市場和銀行信貸市場的傳導作用,使貨幣 政策的效果更多地進入實體經濟領域,成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
本文的政策建議如下:采取積極政策擴大實際消費和投資目前,我國經濟、社會仍然處在轉軌時期,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因此,政府在致力於加快和增加居民收 入的同時,應該盡快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體系相配套的保障和 服務體系,特別是要建立起覆蓋全社會的以醫療、養老、失業等 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解除公衆對未來的擔憂和焦慮這 樣,公衆才會有信心把手中的貨幣轉化為實際的消費和投資,從 而疏通貨幣政策渠道完善銀行信貸體系改革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企業融資手段主要依靠銀行,貨幣政策貫徹主要由銀行渠道來實施的局面短期內不可能改變為此,如 何優化我國金融結構,完善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機制,對於我們有 效實施貨幣政策顯得更具現實性和緊迫性銀行信貸體系改革應 主要從推進、深化商業銀行市場化、發展民管中小銀行、完善銀 行內部管理體制和提高銀行抗風險能力、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等 方面出發提高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我國的資本市場發育比較遲,成熟度較低,如股市行情還不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票價格也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價值為增強資本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傳導作用,必須改善股市監管, 完善市場功能,活躍股票及債券市場的交易,使股票價格反映企業的實際價值,引導資金流向實際的產出部円,從而提高資本市 場的運作效率,同時,為貨幣政策的有效運作創造條件參考文獻:1 •巴曙松•中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經濟學分析[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2.方先明等•中貨幣利率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 ]當代經濟科學,20053黃昌利,任若恩•我國(1996- 2003年)貨幣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J]•中管理科學,20044. 馬瑞華•從利率彈性看貨幣政策的擴張功能[J ] •經濟縱 橫,20025. 王振山,王志強•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的實證研究[J ]・財經問題研究,20006. 王召•對中國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機制的探討[J ]・經濟科 學,20017.熊鵬•我貨幣政策傳導的阻滯與疏通:一個分析框架[J]・當代經濟科學,20058.張曉III同•計量經濟分析[M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