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市场的内涵、结构及协调范围探析7500字.docx
3页企业内部市场的内涵、结构及协调范围探析7500字 今天,科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相互融合,或“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握手,已经成为新一轮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层机制向 企业 外部延伸并形成虚拟企业、战略联盟、 网络 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二是市场机制向大型企业内部渗透,出现了企业内部市场(internal mar-ket),使企业组织朝着扁平化、柔性化等方向 发展 ,企业管理分权程度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市场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的 研究 不断深入,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从而提高了人们对企业内部市场的认识但是,与其他组织创新模式相比,企业内部市场的学术研究还很不成熟,相关 理论 的系统性更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 和探讨诸如企业内部市场内涵、结构及协调范围等之类的基本 问题 ,已经成为完善企业内部市场理论的迫切需要 一、内部市场的内涵 企业内部市场的理论构想最早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弗雷斯特(Forrester,1965)教授他在《新公司设计》(A New Corporate Design)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并勾画出未来理想的管理组织。
弗雷斯特强调,为了应对技术复杂、高度不确定以及持续迅速变迁的外部环境,新的组织应被设计成更具市场机制的特征,具有一种“超结构”(superstructures)美国宾州大学沃顿管 理学 院系统工程研究所的阿考夫(Ackoff,1981,1993)从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内部市场理论付诸实施的主要原则,推动了企业内部市场的实践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哈拉尔(Halal,1986)从“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内部市场的组织机理问题,提出了内部市场是一种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新资本主义”(new capitalism)思想彼德斯(Peters,1992)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内部市场就是“让市场原则进入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以便实现“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在企业组织中相握 作文 / 到 目前 为止,学术界对企业内部市场内涵还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从信息技术的层面对其进行描述,有的则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展开分析但是,学者们对企业建立内部市场的目的的认识却比较一致: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通过科层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企业内部实现“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相握,由此形成既具统一性又有灵活性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能力。
以这一目的为基础,我们可以认为,企业内部市场就是存在于企业 法律 边界之内的市场,其完整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内部市场是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机制斯密首先提出市场是资源配置机制的观点,并使用“看不见的手,,形象地阐述了其中的原理:在市场机制的协调下,利己的个人被引导到一起,这些个人的利己行为结果导致了 社会 福利的增加其中,价格指导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协调着生产与消费,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变量,市场机制因此也被称为价格机制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下,企业内部资源是通过科层制这只“看得见的手”来配置的,权威决定生产什么、由谁生产、如何生产等决策与市场机制相比较,科层制具有交易费用和长期协调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容易产生官僚主义、x效率等问题的弊端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以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来弥补科层机制的缺点,改善企业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并最终实现企业内部计划 经济 向内部市场经济(inter-nal market economy)的转变 毕业 其次,企业内部市场是协调内部生产活动的组织手段新制度经济学将市场定义为一种组织--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
作为组织的市场虽然只是价格机制的外在表现,但却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从组织的视角考察,市场与科层之间存在很多区别其中,最为显著的区别表现在组织要素的层面上,科层制以投入或过程导向为主,而市场则以结果导向为主因此,建立内部市场要求企业内部组织的构成要素从投入导向或过程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变(冯俭,2003),从而使企业实现层级扁平化(管理关系从上下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工作伙伴关系)、组织咨询化(管理机构相互咨询,组织对外不断 学习 )、系统开放化(管理结构不断适应环境和任务、内部激励高能化、绩效考核标准更加客观、激励手段更加有效)可以认为,企业内部市场组织是一种元结构(metastructure),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内部企业”(internal enterprise)或“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单位,众多“内部企业”或“自组织”单位最终将传统企业提升为“自由企业”(free enterprise) 最后,企业内部市场具有内部顾客(internal customers)的含义从企业管理的视角考察,市场就是顾客,“一个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通过交换来满足特定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所构成”。
在营销者看来,卖主构成行业,而买主则构成市场在企业内部市场上,相互交易方之间存在着供给和需求关系,上游是供应者、内部工作商店(internal job shops),而下游则是购买者--内部顾客内部顾客是外部顾客向企业内部的 自然 延伸,是内部市场的应有之义虽然内部顾客的概念早已有之,但是内部市场的出现却增强了内部顾客导向(internal customer orientation)内部营销(internal marketing)的实践意义,它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转变为顾客链(customer chain),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柔性和提高外部顾客的满意度,从总体上提升企业绩效 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市场寓意着“制度化交换”,即市场是一种经济制度,但内部市场却不具备经济制度的含义这也是内部市场区别于外部市场的重要方面在企业内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只是控制权,而不是所有权;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利润也是虚拟的,并不直接归属于特定的内部市场主体,而都是企业法人财产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内部市场结构 探讨企业内部市场结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将其划分为若干结构类型来降低后续研究的复杂程度,犹如将外部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等四种类型。
如果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内部市场结构类型可以有多种划分 方法 为了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方便,所使用的分类标准至少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够反映企业内部市场的主要特征;第二,按此标准划分得出的企业内部市场结构类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这两个条件为依据进行考察和筛选,不难发现企业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行为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使用这一标准划分企业内部市场结构类型的具体方法是:分别以企业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行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为维度,将每个维度分为高(重要)、低(不重要)两种状态,从而把企业内部市场划分为简单型、合作主导型、竞争主导型、复合型四种结构类型 (一)简单型内部市场 在简单型内部市场上,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对企业发展都无关紧要其原因主要是内部市场的交易 内容 游离于企业主营业务价值链之外简单型内部市场可以看成是企业内部的自由市场,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它可能具有相应的外部市场,也可能没有外部市场简单型内部市场的典型例子就是英国石油公司(BP)为各事业部交易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而设立的内部市场BP于1998年向社会庄严承诺,201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下降10%。
根据这一目标,BP测算出各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将该总量指标分解为各事业部的排放额度指标;然后允许排放额度有结余的事业部与额度紧张的事业部之间互相进行交易,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交易市场根据BP公布的数据,仅2001年一年,各事业部之间就按每吨40美元的价格成交了45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额度BP借助于价格机制协调各事业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努力,既达到了公司的预期目标,又降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合作主导型内部市场 在合作主导型内部市场上,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竞争则对企业发展无关紧要甚或有害在此类结构内部市场上交易的中间产品或服务或者不存在外部市场,或者虽然存在外部市场,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或资产专用性特征(如地点专用性)要求内部市场必须与外部市场相隔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邯钢“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所形成的内部市场为了摆脱困境,邯钢从1991年开始使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但邯钢的内部市场以“保持 现代 化 工业 企业专业化、 科学 分工协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为前提,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为此,邯钢对内部市场的交易伙伴、交易数量以及交易价格等均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由于邯钢通过内部市场创新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为当时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带来了希望,全国于90年代中后期掀起了一股企业学邯钢的热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