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解释技术培训.ppt
77页核磁共振测井新技术培训核磁共振测井新技术培训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五、主要地质应用五、主要地质应用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目目 录录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常规测井的局限性: 经过70年发展起来的常规测井技术,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测井系列来解决不同的地质任务,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一旦地质条件变得复杂,这种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这是由于常规测井本身的响应特征决定的 常规测井响应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通常包括许多与油气无关的因素,如岩石骨架成分及含量、矿物参数的准确性等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精度 常规测井响应方程所依据的地层模型过于简单,满足不了油气评价的要求,许多与油气特征直接有关的因素不能被测井响应分辨而无法考虑进去如渗透率、孔径、毛管束缚水等 核磁共振测井以全新的原理,提供一套全新的信息,通过全新的响应关系对油气层进行评价:1、对所观察的原子核具有选择性-氢;2、对原子核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选择性-信号直接来自地层孔隙流体,基本不受骨架影响;3、通过调解发射频率,可尽量规避井眼、泥浆的影响;4、观察到的回波串,是岩石孔隙结构和流体流动特征的综合反应,包含了孔隙类型、孔径大小、孔隙连同性、流体类型等信息;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技术优势:1、仪器结构设计巧妙,通过测量地层中氢核的驰豫性质来直接探测地层的孔隙特性和流体流动特性。
2、在井眼规则时,不受井眼和泥浆的影响,适应于各种岩性和储层条件下的测井需要,精度高,分层能力强3、能提供地层的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是唯一能够直接测量地层自由流体和束缚流体的方法4、能实时提供连续的地层渗透率剖面,比较准确的反应了地层的渗流特性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5、测井解释清晰、直观、方便,有助于综合分析和判别油水6、采用双TW和双TE测井,可直接判断流体类型7、识别低电阻率、低孔渗油气层,在复杂岩性油气藏的测井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潜力8、与常规资料结合进行分析处理,可提高对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使解释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一、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特点16” 16” @@ 250°F 250°F核磁共振磁体核磁共振磁体核磁共振磁体核磁共振磁体井眼井眼井眼井眼24”24”~1”760kHz580kHz9个环形壳层个环形壳层(间隔间隔1mm,厚度厚度1mm)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无外界磁场影响时无外界磁场影响时: :单个磁矩随机取向;单个磁矩随机取向;系统宏观上没有磁性系统宏观上没有磁性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受到外界磁场作用受到外界磁场作用表现为表现为: :原子核吸收原子核吸收能量,磁矩取向变化能量,磁矩取向变化(极化)(极化)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垂直方向上施加交变磁场垂直方向上施加交变磁场在垂直B在垂直B0 0方向上加交变方向上加交变磁场,频率磁场,频率ω=ω0=γB0ω=ω0=γB0发生发生核磁共振吸收现象核磁共振吸收现象。
也就是也就是 M M被扳倒发射脉冲,发射脉冲,M M扳倒扳倒9090度度发射脉冲,发射脉冲,M M扳倒扳倒180180度度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交变磁场作用后交变磁场作用后—弛豫弛豫磁化矢量朝B磁化矢量朝B0 0方向恢复,方向恢复,使核自旋系统从非平衡使核自旋系统从非平衡分布恢复到平衡分布分布恢复到平衡分布纵向弛豫纵向弛豫T1T1横向弛豫横向弛豫T2T2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纵向弛豫纵向弛豫/T1非平衡态磁化矢量的纵向非平衡态磁化矢量的纵向分量恢复到初始磁化矢量分量恢复到初始磁化矢量M0M0的过程的过程横向弛豫横向弛豫/T2非平衡态磁化矢量的水平分非平衡态磁化矢量的水平分量量MxyMxy衰减至零的过程衰减至零的过程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核磁共振信号测量核磁共振信号测量现代核磁信号的测量采用:现代核磁信号的测量采用:自旋回波法自旋回波法CPMGCPMG脉冲脉冲测量过程:极化测量过程:极化- -扳倒扳倒- - 失相失相- - 重聚重聚- - 测量测量 - -再失相再失相- -再重聚再重聚- -再测量再测量 ......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1 1)永久磁铁使氢核极化)永久磁铁使氢核极化产生可观测的宏观磁化产生可观测的宏观磁化量;量;((2 2)由天线向地层发射)由天线向地层发射CPMGCPMG脉冲序列,接收微脉冲序列,接收微伏级的回波信号,观测伏级的回波信号,观测整个回波串;整个回波串;((3 3)一个回波采集完毕,)一个回波采集完毕,需等待一段时间需等待一段时间TwTw,使,使氢核宏观磁化量逐渐恢氢核宏观磁化量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复到平衡状态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原始数据核磁共振测井测量的原始数据二、核磁共振测井原理1.1.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指标 核磁资料有两个最重要的控制指标,GAIN和CHI值其具体的指示质量界如下:当GAIN >300,资料质量较好;当GAIN 在200-300之间,资料质量中等;当GAIN<200,资料质量较差CHI值指示的理论计算的回波衰减信号与实际记录的回波串的幅度之间的均方差一般来说CHI应该小于2,其越小显示资料质量越好在测井过程中GAIN不能回零,CHI值应该是连续的曲线,不能有突变 2.2.重复性与一致性检验重复性与一致性检验 重复性和一致性,都可以通过两次测量结果的差的统计分析,即均值和标准偏差来描述对于孔隙度测井仪器来说,对重复性和一致性的要求,通常是相同条件下两次测井的差(足够大的井段,如50米)服从均值为零,标准偏差为1个孔隙度单位的正态分布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核磁共振测量的观测模式选取核磁共振测量的观测模式选取 1 1、、单单TW/TW/单单TETE模模式式,,用用DTPDTPTWTW或或D9TPD9TPTWTW 表表示示,,两两组组回回波波串串,,用用于于测测量量泥泥质质束束缚缚水水、、毛毛管管束束缚缚水水、、视视有有效效孔孔隙隙度度和和视视总总孔孔隙隙度度,,不能做流体类型识别。
此类型不适用于长庆油田不能做流体类型识别此类型不适用于长庆油田 2 2、单、单TW/TW/双双TETE模式,用模式,用DTEDTE((N N))TWTW或或D9TED9TE((N N))TWTW 表示,三组回波表示,三组回波串可以测量泥质束缚水毛管束缚水、视有效孔隙度、视串可以测量泥质束缚水毛管束缚水、视有效孔隙度、视总孔隙度,也可以对粘度较高的油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此总孔隙度,也可以对粘度较高的油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此类型不适用于长庆油田类型不适用于长庆油田 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 3 3、、双双TW/TW/单单TETE模模式式,,用用DTWDTW或或D9TWD9TW表表示示,,三三组组回回波波串串除除用用于于测测量量泥泥质质束束缚缚水水、、毛毛管管束束缚缚水水、、视视有有效效孔孔隙隙度度、、视视总总孔孔隙隙度度外外,,还还可可以以单单独独用用作作轻轻质质油油气气的的识识别别,,并并且且,,通通过过非非完完全全磁磁化化和和含含氢氢指指数数校校正正,,获获得得地地层层的的真真有有效效孔孔隙隙度度和和真真总总孔孔隙隙度度此此类类型型中中有有3 3种种观观测测模模式式适适用用于于长长庆庆油油田。
田 4 4、双、双TW/TW/双双TETE模式,用模式,用DTWEDTWE((N N))或或D9TWED9TWE((N N))表示,五组回波串可表示,五组回波串可测量泥质束缚水毛管束缚水、视有效孔隙度、视总孔隙度,以及对轻测量泥质束缚水毛管束缚水、视有效孔隙度、视总孔隙度,以及对轻质、高粘度油的识别和定量分析,是一类对新区有效的观测模式此类质、高粘度油的识别和定量分析,是一类对新区有效的观测模式此类型中有型中有1 1种观测模式适用于长庆油田种观测模式适用于长庆油田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 适合长庆油田地质特征的适合长庆油田地质特征的P—P—型核磁共振测型核磁共振测井常用观测模式及基本参数井常用观测模式及基本参数三、质量控制三、质量控制骨架及骨架及干粘土干粘土泥质泥质泥质泥质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毛管毛管毛管毛管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可动可动流体流体油油气气导电流体导电流体MPHIMCBWMFFIPHITMRILMBVIMPHI: 核磁有效孔隙度核磁有效孔隙度MBVI: 核磁束缚水体积核磁束缚水体积MFFI: 核磁自由流体指数核磁自由流体指数 ( MPHI - MBVI )MCBW :核磁粘土束缚水核磁粘土束缚水PHIT:核磁总孔隙度核磁总孔隙度( MPHI + MCBW )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核磁孔隙度核磁孔隙度核磁孔隙度核磁孔隙度 MRIL = . HI . ( 1 – e–tw/T1) 孔隙度计算模型孔隙度计算模型骨架及骨架及干粘土干粘土泥质泥质泥质泥质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毛管毛管毛管毛管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可动可动流体流体油油气气导电流体导电流体MPHIMCBWMFFIPHITMRILMBVI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核磁共振渗透率计算公式核磁共振渗透率计算公式核磁共振渗透率计算公式核磁共振渗透率计算公式 渗透率计算模型渗透率计算模型骨架及骨架及干粘土干粘土泥质泥质泥质泥质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毛管毛管毛管毛管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束缚水可动可动流体流体油油气气导电流体导电流体MPHIMCBWMFFIPHITMRILMBVI①①、、Coates束缚水束缚水-渗透率模型渗透率模型②②、、SDR弛豫时间弛豫时间—渗透率模型渗透率模型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差谱技术差谱技术 由于水与烃(油、气)的纵向驰豫时间T1相差很大,意味着它们的纵向恢复率极不相同,水的纵向恢复远比烃快。
如果选择不同的等待时间,观测到的回波串中将包含不一样的信号分布双TW测井利用特定的回波间隔和长、短两个不同的等待时间TWL和TWS分别观测两个不同的回波串,由于纵向驰豫加权机制的作用,使两个回波串对应的T2分布存在差异,由此来识别和定量解释油、气、水层其工作原理为用特定的回波间隔采集回波数据,等待一个比较长的时间TWL.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 其工作原理为用特定的回波间隔采集回波数据,等待一个比较长的时间TWL使水与烃的纵向磁化矢量全部恢复;再采集第二个回波串,等待一个比较短的时间TWL,使水的纵向磁化矢量完全恢复,而烃(油与气)的信号只部分恢复TWL回波串得到的T2分布中,油、气、水各项都包含再其中,而且完全恢复;TWS回波串得到的T2分布中,水的信号完全恢复,油气信号只有很少一部分;两者相减,水的信号被消除,剩下油与气的信号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PorosityT2 Time (ms)1101001,00010,000Long TwPorosityT2 Time (ms)1101001,00010,000Short TwPorosityT2 Time (ms)1101001,00010,000Differenceg*o*WaterGasOil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谱位移技术谱位移技术 谱位移技术是根据粘度较高的油与水的扩散系数谱位移技术是根据粘度较高的油与水的扩散系数D D的差异发展起的差异发展起来的水的扩散系数比较大,而高粘度原油的扩散系数比水小来的水的扩散系数比较大,而高粘度原油的扩散系数比水小 高粘度油与自由水的高粘度油与自由水的T2T2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自由水的自由水的T2T2将比高粘度油以更快的速度减小将比高粘度油以更快的速度减小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增强扩散技术增强扩散技术 双 TE测 井 是 设 置 足 够 长 的 等 待 时 间 , 使TR>(3~5)T1h(T1h轻烃的纵向驰豫时间),每次测量时使纵向驰豫达到完全恢复,利用两个不同的回波间隔TEL和TES,测量两个回波串。
由于水与气或水与中等粘度的油扩散系数不一样,使得各自在T2分布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对油、气、水进行识别,它是一种扩散系数加权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四、核磁共振资料解释方法 根据T2谱的特性定性识别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不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有效孔隙度参数,而且用它的T2分布谱,还可以直接反映岩石的有效孔隙半径和岩石的比表面积T2数值越小其对应的孔隙半径越小,是岩石中小孔隙或微孔隙的反映;T2数值越大其对应的孔隙半径越大,是岩石中较大孔隙的反映五、主要地质应用Sw = 100 % T2T2Sw < 100 % 五、主要地质应用五、主要地质应用T2T2T2T2T2timetimetimetimetime五、主要地质应用孔径分布孔径分布五、主要地质应用定量计算孔隙结构参数五、主要地质应用1.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毛管束缚流体孔隙度、粘土束缚流体孔隙度以及束缚流体饱和度);2.估算渗透率(SDR与Timur模型);3.多种方法识别气层;4.时域分析、增强扩散、差分谱识别油、水层 解释处理成果五、主要地质应用核磁共振测井成果图参数说明核磁共振测井成果图参数说明第一道:第一道:T2T2原始孔隙度、井径、自然伽马、自原始孔隙度、井径、自然伽马、自然电位道然电位道井径;井径;T2T2孔隙度;孔隙度;T2T2孔隙度分布填充指示:孔隙度分布填充指示:4 4--20482048毫秒;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毫秒;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第三道:电阻率道、渗透率道第三道:电阻率道、渗透率道RXORXO:冲洗带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RtRt:原状地层电阻率;:原状地层电阻率;PMRIPMRI:核磁计算的渗透率:核磁计算的渗透率第四道:第四道:T2T2波形谱道波形谱道TASPECTASPEC::T2T2波形谱波形谱( (刻度单位:,幅度:刻度单位:,幅度:0 0--0.5)0.5)第五道:差谱道第五道:差谱道第六道:第六道:TDATDA分析流体道(烃检测)分析流体道(烃检测)第七道:第七道:MRIANMRIAN成果道成果道五、主要地质应用油层分析油层分析 西103井长8地层核磁共振分析成果图 长长8地层地层——米处,层厚米处,层厚8.2 米,米,总孔隙度为总孔隙度为11.9%,有效孔,有效孔隙度为隙度为10.0%,其中毛管束,其中毛管束缚水体积为缚水体积为3.0%,可动流体,可动流体孔隙度:孔隙度:7.0%,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65%,平均渗透率:,平均渗透率:1.08×10-3μm2,电阻率:,电阻率:ΩmΩm,为减阻侵入;解释为油层。
为减阻侵入;解释为油层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 应用实例分析应用实例分析 五、主要地质应用里144井长81核磁与常规处理成果图5t/0m3五、主要地质应用镇265井长81核磁与常规处理成果图3五、主要地质应用油水层分析油水层分析 红河2井延长组长6地层核磁共振分析成果图 长长6 6地层米处,层厚地层米处,层厚3.5 3.5 米,米,总孔隙度为总孔隙度为13.4%13.4%,有效孔隙,有效孔隙度为度为11.6%11.6%,其中毛管束缚水,其中毛管束缚水体积为体积为3.2%3.2%,可动流体体积:,可动流体体积:8.4%8.4%,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50%50%,平,平均渗透率:均渗透率:6.25×106.25×10-3-3μmμm2 2,,电阻率:,为增阻侵入;从区电阻率:,为增阻侵入;从区间孔隙度的分析结果来看,间孔隙度的分析结果来看,4 4~~256ms256ms的的T2T2谱均有分布,分谱均有分布,分布范围中高,说明具有一定的布范围中高,说明具有一定的含油显示;解释为油水层对含油显示;解释为油水层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水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水方 五、主要地质应用低产油层分析低产油层分析 宁15井延长组长8地层核磁共振分析成果图 长长8 8地层米处,层厚地层米处,层厚1.7 1.7 米,米,总孔隙度为总孔隙度为11.8%11.8%,有效孔,有效孔隙度为隙度为9.7%9.7%,其中毛管束,其中毛管束缚水体积为缚水体积为2.8%2.8%,可动流,可动流体孔隙度:体孔隙度:6.9%6.9%,含油饱,含油饱和度:和度:68%68%,平均渗透率:,平均渗透率:1.0×101.0×10-3-3μmμm2 2,电阻率:,,电阻率:,为增阻侵入;解释为差油为增阻侵入;解释为差油层。
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对该层试油日产油吨 五、主要地质应用水层分析水层分析 红河2井延长组长6地层核磁共振分析成果图 长长8 8地层米,层厚米,作为地层米,层厚米,作为标准水层段,其孔渗条件相标准水层段,其孔渗条件相对较好从区间孔隙度的分对较好从区间孔隙度的分析结果来看,析结果来看,4 4~~256ms256ms的的T2T2谱均有分布,分布范围较宽;谱均有分布,分布范围较宽;从波形和差谱分析结果来看,从波形和差谱分析结果来看,谱的位置明显后移,分布较谱的位置明显后移,分布较宽,且后峰明显大于前峰,宽,且后峰明显大于前峰,无差谱显示判定此层段为无差谱显示判定此层段为水层 五、主要地质应用G63-10井P1s组核磁与常规处理成果图3218µs/m气层分析气层分析 五、主要地质应用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P P型核磁处理流程:型核磁处理流程: MRIL-P型核磁共振成像测井的资料处理,首先是原始回波串的预处理及多指数拟和,得到后续处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如T2分布、回波串的差(双TW数据)等接着,双TW数据作时间域(TDA)分析,再进入时间—深度转换如果不是双TW数据,则在回波拟合后即做时间—深度转换。
然后,在深度域做岩石物理计算及油气解释,得到最终结论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 图1是DPP系统的主界面,各种成像处理程序都包括在Model Launcher模块中,双击将其打开就出现图2的对话框界面在图2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numar选项,所有的核磁专有处理程序都在该选项中,下面按核磁处理流程依次对各子程序进行介绍图1图2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1、回波拟合(ECHO_STRIP) 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回波拟合,在图2中选中echo_strip,然后单击apply即打开图3所示的对话框该模块将完成对原始数据的MAP处理,主要功能有回波串累计和相位校正;回波串多指数拟合,获得离散的T2分布及各区间孔隙度;对TDA计算提供长、短TW回波串的幅度差EDIF 要完成此步骤先要在file菜单中选中要处理的文件和该模块对应的参数卡,参数卡也可自己在options菜单中创建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3 由于对于一个油田核磁的采集模式基本就是固定的几种,所以可以调用已有的参数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常需要修改的参数有以下几项,修改路径在options菜单下的Parameter Editor中,对话框如图4。
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4ACT-FLG 观测模式编号(从desktop/dpp/etc/dpp act 中查找)RUNAVA A组累加平均处理参数,缺省值为16,范围1-80RUNAVB B组累加平均处理参数,缺省值为16,范围1-80RUNAVPR C组累加平均处理参数,缺省值为4,范围1-80RUNAVED 差分回波串EDIF累加平均处理参数,缺省值为4,范围1-8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2、时-深转换(PROCESS_T2D) 在完成回波提取后需要将时间域的数据转换成深度域的数据,以备下步处理使用,该功能由model launcher 下的PROCESS_T2D程序完成,同样是先选中PROCESS_T2D,单击apply即打开图5所示的对话框 程序运行过程中,根据屏幕提示: 采样间距: 英制输入,公制输入 配置文件: “3组数据且英制”输入 “3组数据且公制”输入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5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3、岩石物理计算(T2_TOOLKIT) 接下来要用T2_TOOLKIT模块进行岩石物理计算,该模块的主要作用有:将各区间孔隙度滤波;计算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束缚水含量和渗透率;由离散的T2分布得到连续分布的T2谱(200个元素的向量);计算油气的NMR性质(T1、T2及含氢指数);对TDA_COMP的计算结果进行滤波。
仍然是在model launcher中将其打开,如图6,在此处选择处理文件时要选中时此处选择处理文件时要选中时- -深转换中的输出文件,包括后面的模块都是对该文件进行处理深转换中的输出文件,包括后面的模块都是对该文件进行处理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6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 在处理时仍然要选择对应的参数卡,然后在图7所示的对话框中对其进行修改,操作步骤同上,主要修改的参数有以下几项ACT-FLG 观测模式编号(从desktop/dpp/etc/dpp act 中查找)FILTFLG 是否滤波,缺省值为1T2SPLICE 用于把C组与A或B组合并的的T2时间,缺省值为4msT2CUTOFF 束缚流体T2截止值,缺省值为33msSBVICOEF 计算束缚水含量(SBVI)的系数,缺省值为CCOEF Coates模型的渗透率系数,缺省值为10,范围5~25SBCOEF Ben Swanson模型的渗透率系数(×10-7)TE 回波间隔,缺省值为FPRESS 地层压力,缺省值为500psi图7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4、时间域(TDA)分析 下面要开始对孔隙流体性质进行分析,TDA分析是利用不同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进行流体识别的一种方法,通常轻烃有较长的T2,水的T2较短,因此对孔隙水而言,较短的极化时间足以磁化,而轻烃则需较长的极化时间才能完全磁化。
理论上讲,两个T2谱相减,水信号抵消,油与气的信号余留在差谱中,由此识别油气,这就是差谱法实际上由于噪声影响,这种差谱的定性方法不可靠实际应用中,通过复杂的时间域分析TDA(TIME DOMAIN ANALYSIS),来利用双TW信息完成对地层流体的识别和油气定量评价在model launcher中将其打开,出现图8所示的对话框,选择好处理文件和对应的参数卡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8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 要使分析结果尽可能准确必须合理设置图9所示的对话框中的参数,操作步骤同上,主要修改的参数有以下几项 TE 回波间隔,缺省值为 TWA 长等待时间,缺省值为13595ms TWB 短等待时间,缺省值为1000ms FLUIDFLG 流体存在标志,缺省值为1(2 为气与水;3为 油与水) T2GAS 气的横向弛豫时间,缺省值为40ms T2OIL 油的横向弛豫时间,缺省值为800ms T2WTR 水的横向弛豫时间,缺省值为200ms图9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5、数据格式转换 由于利用核磁资料对孔隙流体进行分析需要常规测井提供的信息,因此需要将常规曲线中的AC,GR,DEN,PE,CNL,RXO,RT,SP,CAL曲线并入核磁数据中,首先要将这几条常规曲线转换成ASCII格式,然后转换成cls文件格式,再并入同一个文件中。
操作步骤是在图1所示的主界面中将Geoload打开,出现图10所示的对话框,选择其中的ASCII->CLS模块,双击后出现图11所示的对话框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0图11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 在图11中的file菜单中先选择要转换的文件,然后点击下面General Setup出现图12所示的对话框,将其中的input depth units和output depth units选项都设置为meters后关闭,再在file菜单中给出转换后的文件名,一般均用默认名图12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 再单击图11中Curve Setup按钮将出现图13中的对话框,在此设置好转换深度和在CLS中曲线所叫的名称后关闭完成以上操作后点击图11中的Process按钮就将ASCII格式的数据转换成了CLS格式的数据图13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6、并入常规数据 有了CLS格式的常规数据就可以直接拷贝到核磁数据中,操作步骤是在图1的主界面中打开CLS Merge模块,如图14先单击界面中的Open Source CLS File按钮,选择常规数据所在的文件,然后单击Open Target CLS File按钮,选择核磁数据所在的文件。
再点击Seclet Curves按钮将出现图15所示的对话框,将左边框中的曲线选中后,单击箭头让它们进入右边框,点击ok回到图14中点击Begin Merge按钮完成操作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4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5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7、曲线深度校正 通常核磁数据与常规数据存在深度差,为此需要进行深度校正,对于整体平移不做多说,这里只介绍如何利用DPP系统中的Depth Match模块进行深度校正在图1中双击Depth Match图标将出现图16所示的对话框(此时还没有曲线),然后在File菜单中选择基准线与校正线,我们以常规的GR做基准线,以核磁的MGR做校正线后出现图16的效果此时就可以根据曲线形态添加合适的校深线,添加完后点击Apply Shifts完成MGR曲线的校正,此时可以用Overlay Curve将GR选中拖到MGR上看深度是否校齐,如果不齐可用Undo Last进行撤销上一次的操作继续添加校正线再点击Apply Shifts当MGR深度完全一致后先撤销应用,因为其它曲线需要一起跟MGR进行校正,也就是将校正线添加好后将除常规数据外的所以曲线都选为校正曲线再按Apply Shifts,最后在File菜单中保存结果。
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6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8、综合分析预处理(PRE_MRIAN) 有了常规数据就可以结合常规曲线对孔隙中流体进行综合分析,这需要分三步完成,首先要在PRE_MRIAN模块中进行预处理,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有:计算地层总孔隙度;计算视地层水电阻率;利用MRIL资料计算视粘土水饱和度SWBMRI;生成SWB-MRIAN估计粘土水饱和度所需要的一系列数据等 操作步骤是在图2中选择PRE_MRIAN选项单击Apply,此时出现图17所示的对话框,仍然是在File菜单中选择要处理的文件和对应的参数卡,再在Options对参数卡进行修改,主要修改有以下几项,修改好点击run即完成预处理工作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SURFT 平均地表温度,缺省值为70℉BHT 井底温度,缺省值为150℉TD 井深,缺省值为7000ftPRESSG 地层压力梯度,缺省值为PRESSF 视地层压力,缺省值为0psiPRESSD 计算视地层压力的深度,缺省值为0ftRWREF 地层水电阻率,缺省值为TWREF 地层水电阻率的参考温度,缺省值为75℉RMFREF 泥浆滤液电阻率,缺省值为TMFREF 泥浆滤液电阻率的参考温度,缺省值为75℉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7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9、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B_MRIAN) 第二步是要利用除了核磁共振资料之外的现有数据计算所有可能的束缚水饱和度,并且选择最优的束缚水饱和度作为最终的束缚水饱和度SWB,操作步骤同上面第一步,对话框见图18所示,该模块中需要修改的参数有: SURFT 平均地表温度, 缺省值为70℉ BHT 井底温度,缺省值为150℉ TD 井深,缺省值为7000ft PRESSG 地层压力梯度,缺省值为 PRESSF 视地层压力,缺省值为0 PRESSD 计算视地层压力的深度,缺省值为0 GRB 泥岩的GR,缺省值为150API GRF 纯地层的GR,缺省值为20API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8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10、流体综合分析(MRIAN) 完成以上两步后,流体分析程序MRIAN将使用双水模型,综合核磁共振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提供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总含水体积和有效含水体积、不可动水体积、自由流体体积、总含水饱和度和有效含水饱和度、粘土水饱和度、渗透率等参数。
操作步骤同上面第一步,对话框见图19所示,该模块中需要修改的参数有: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PCOEF Coates公式渗透率系数,缺省值为10SURFT 地表温度,缺省值为70℉BHT 井底温度,缺省值为150℉TD 井深,缺省值为7000ftPRESSG 地层压力梯度,缺省值为PRESSF 视地层压力,缺省值为0PRESSD 视地层压力的深度,缺省值为0RWREF 地层水电阻率,缺省值为TWREF 地层水电阻率的参考温度,缺省值为75℉RMFREF 泥浆滤液电阻率,缺省值为TMFREF 泥浆滤液电阻率的参考温度,缺省值为75℉TEB B组回波间隔,缺省值为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19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11、成果显示 以上已经完成了核磁资料的所有处理工作,接下来要看处理结果是否合理在图1中双击HardCopy Manager图标出现图21所示的对话框,单击Utilities按钮即出现图22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CLS Fils中选择要查看的核磁数据,在Spc File中选择使用的绘图模板,然后分别在Top Depth、 Bottom Depth中设置要查看的顶底深度,让Display选项处在被选中状态,最后点击Logs前的按钮就会按照所选择的模板将给定的深度段的处理结果显示出来,如图23所示。
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21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22六、处理解释流程六、处理解释流程图23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