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ppt
21页小组成员:小组成员: 120901030 120901030 梁梁健健 120901028 120901028 李丽丽李丽丽 120901034 120901034 刘珍刘珍 浅谈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浅谈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三三. . 两者比较两者比较四四. . 启示启示二二. . 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目录导航目录导航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v发展发展隋炀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开设进士科唐太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武则天创设糊名制开设武举创立殿试制明太祖八股文v发展发展慈禧科举制度废除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v发展发展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Ø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Ø采用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Ø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Ø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v优点一一.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Ø科举考试内容陷入僵化,不讲究实际学问考生为应科考思想被束缚Ø多数考生以通过科考为读书的唯一目的v缺点Ø限制了人才的出路Ø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二二. . 现代高考制度现代高考制度v发展发展Ø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1911-1949)Ø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1949-1977)Ø改革开放后的高考改革(1977-1985)Ø高考的多元化改革时期(1985-1998)Ø高考的深化改革时期(1998-2009)Ø新一轮的高考制度改革(2010年)Ø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1949-1977)•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年仍沿袭高校单独招生办法•1950年实行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公、私立大学实行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的统一招生•1952年开始到1977年恢复高考前,我国的高考经历了探索统一招考生、停止招考和推荐入学的曲折阶段。
v发展发展Ø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1911-1949)•1936年时采取自主命题、单独招考、灵活录取方式•1939年改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v发展发展Ø改革开放后的高考改革(1977-1985)•1978年正式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1984年后高考重建阶段实行全国统一报名、统一考 试、统一政策、统一招生录取v发展发展Ø高考的多元化改革时期(1985-1998)•实行招生多元化•实行高中会考制度•实行“3+2”方案•推进标准化考试,实行机改的制度•试行保送生和招生并轨改革v发展发展Ø高考的深化改革时期(1998-2009)•高考内容:初步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高考科目: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而后开始推行“3+综合”科目考试方案•录取方式:采用网上录取的形式•招生政策: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 生规模 v发展发展Ø新一轮的高考制度改革(2010年)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又将启动新一轮的高考制度改革.v发展发展二二. . 现代高考制度现代高考制度v优点优点Ø确立了读书和读书人的地位Ø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有利于客观公正选拔人才Ø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二二. . 现代高考制度现代高考制度v缺点缺点Ø一考定终身Ø只进行文化考试,忽略综合素质Ø片面追求升学率Ø造成高分低能三三. . 科考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科考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v相同点相同点Ø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Ø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Ø考试纪律严格项目科举制度高考制度考试目的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缓和矛盾,巩固其统治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报考条件 官员或有身份的人推荐限制条件少考试内容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科目设置 偏重文科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社会地位 高低三三. . 科考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科考与现代高考制度的比较v相同点相同点四四. . 启示启示 考试内容的改革与科举制度相比,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考试内容,高考试卷考试内容重视书本知识与现实性联系较少 考试管理的改革教育考试作为国家考试和社会考试的一部分,在考试形式、内容改革中必然要求管理配套的改革与完善 考试理论研究力度的改革加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特别是对重建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和考试科目设置方面的改革,需要系统、全面、成熟的数字教育理论加以指导谢谢!结束语结束语 创设科举制时所昭示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精神和理念仍具有永恒的价值。
科举制代表一种趋势和追求,包括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才的渴望和不问背景的公平竞争作为传统选人、用人机制,科举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合理性则为当今各类考试制度所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