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调蓄池工程施工方案79395.doc
26页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2一、 编制依据 2第二章 工程概况 3一、 工程概况 3二、支护设计概况 4三、工程特点与难点 4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5一、 指导思想及部署原则 5二、 施工部署 5第四章 主要、关键部位施工方案 6一、 钻孔灌注桩 6二、 三轴深搅桩 9三、 挂网喷浆 11四、 土方开挖 12第五章 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 13一、 施工机具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13(一)施工机械的配置 13(一) 施工人员的配备 15第六章 工程质量管理 17一、 工程质量目标 17二、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7三、 基坑质量监测措施 18第七章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管理 20一、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目标 20二、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20三、 安全预防措施 21四、 环境保护措施 21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马鞍山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黄家塘2#调蓄池支护施工图、相关地质报告及现场环境工程执行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201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80-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14)其他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马鞍山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黄家塘1#调蓄池 2、工程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安民路菜市场以南黄家塘水系上(见附图) 3、施工内容:本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地下水池,平面形状为矩形,池长52米,池宽18米,池深米(局部米),由于基坑太深,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支护4、水文地质条件:耕填土 γ=m3,c=10kPa,φ=5°,层厚;粉质粘土γ=m3,c=,φ=°,E=,层厚;粉质粘土γ=m3,c=,φ=°,E=,层厚;粉质粘土夹粉土γ=m3,c=,φ=°,E=,层厚;粉细砂γ=m3,c=,φ=°,E=,层厚;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二、支护设计概况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排桩+内支撑支护,具体支护方案如下:1、挡土结构 基坑四周采用钻孔灌注桩(¢1000mm@1200)加三道内支撑的支护形式作为挡土结构,桩长为,桩间土采用挂网喷浆的形式加以保护2、支锚体系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的中心标高设置为第二道混凝土支撑的中心标高设置为3、开挖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处理 基坑四周布置了¢650mm@900mm三轴深搅桩,深搅桩深度满足渗透稳定性要求,深搅桩桩长三、工程特点与难点1、本工程有一部分在河岸上,有一部分在河道上,施工前,须土方回填压实整平,土方回填量大,约6000立方,后续开挖量都大,且采用吊机运输,土方工程施工周期长。
2、本工程基坑深,发生土方坍塌的安全隐患较大,对支护桩的质量要求较高3、本工程支护桩及内支撑设置后土方开挖难度大,耗时长4、本工程地处马鞍山市区,土方外运,施工噪音、建筑垃圾等应避免对市区主干道及周边环境、附近居民的影响5、本工程设计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数量多,桩基又较深,施工时泥浆排放无指定地点,现场文明施工难度大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一、 指导思想及部署原则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本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总体部署按照突出重点、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的原则组织施工1、突出重点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施工活动以桩基施工、主体施工为主线,确保项目各项工程进度指标、安全指标及质量指标的实现,为工程按期交付使用创造条件2、统一规划本工程采用施工总承包形式,必须服从工程统一规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实现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3、统一协调马鞍山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黄家塘2#调蓄池,在现场业主项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按照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在材料采购、施工组织等方面统一协调,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二、 施工部署由于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和地理位置,按照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桩基施工前先进行土方回填,平整完成以后开始桩基施工,紧跟着主体结构施工。
具体施工顺序如下:施工准备→土方回填、平整→深搅桩、钻孔灌注桩、立柱桩、止水帷幕施工→基坑开挖至冠梁底标高→施工冠梁及第一道支撑(标高)→养护→基坑开挖至第二道支撑底标高→施工第二道围檩及支撑(标高)→相应部位施工挂网喷射砼→基坑开挖至→施工底板垫层及底板混凝土→施工第三道腰梁及钢管支撑()→相应部位施工挂网喷射砼→基坑开挖至,及时施工垫层砼→相应部位施工挂网喷射砼→施工底板→施工处换撑块→主体池壁结构施工至5m→施工处换撑块支撑→施工以上池壁→施工水池顶板,待结构及砼换撑块强度达到设计值100%后,拆除支撑及钢格构柱→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支护桩与侧墙之间回填→上部结构施工→设备安装2、施工道路布置现场机械设备运输、材料运输道路布置见附图第四章 主要、关键部位施工方案一、 钻孔灌注桩1、 埋设护筒钢护筒壁厚8mm,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深~,护筒中心与桩中心偏差≤20mm,护筒安放垂直,要高出地面200mm,上部固定挖井口弃土与泥浆槽弃土一定运出施工场地,以保证场地平整2、 回旋造孔该支护桩施工必须采取跳钻方式施工,待周边已成桩的桩身砼龄期至少达1天后,方可进行中间桩孔的施工。
1)设备安装: 钻机安装就位必须平稳,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移动、天车、转盘、桩孔中心三点一线转盘中心与桩中心偏差≤20mm 钻杆、水笼头接头处等关键密封部位要严格检查,保证循环泥浆系统密封 泥浆泵必须吊装牢固,能够保证其上下移动灵活2)钻进成孔: 钻进方法:采用正循环钻进工艺,即由泥浆泵管与钻杆上部接通,使得泥浆能够顺利通过钻杆中心压至钻头底部,边冲涮边旋转切削泥块,并搅拌成泥浆向孔处溢出,如此不断循环在成孔施工中,通过钻压、转速泥浆指标等参数的调节来控制钻进成孔速度,防止孔斜、塌孔缩径等现象的产生同时利用孔内泥浆的压力来平衡孔壁压力和水压力,起到护壁作用 钻进使用单腰带全合金板梳齿本翼钻头,特点是三个翼板做成螺旋面,并按照1200角斜焊,三个翼板螺旋方向一致,切削具呈梳齿状,按不同圆周交错排列,切削具宽≮40mm切刃长度≥380mm 冲洗液及其净化: 钻进过程中每2h检测一次泥浆性能并记录原始班报表,漏斗粘度≥25s必须捞渣,换浆,沉渣池内沉渣厚度不能大于其池深的1/3泥浆沟、泥浆坑内的沉渣要设专人清捞,堆积沉渣要进行外运泥浆性能见下表:比 重粘度(s)含砂率胶体率PH值钻进技术操作安装钻机时,转盘中心线与钻架上吊滑轮在同一要直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Cm。
初钻进应低档慢速钻进,使护筒刃脚处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刃脚下以后,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泥浆比重控制在钻具下入孔内,钻头应距孔底钻渣面50~80mm,并开动泥浆泵,使冲洗液循环2~3分钟然后开动钻机慢慢将钻头放到孔底,轻压慢转数分钟后,逐渐增加转速和增大钻压,并适当控制转速操作时应掌握卷扬机钢丝绳的松紧度,以减少钻杆,水龙头晃动在粉砂土层钻孔,中等转速,大泵量,泥浆等要控制在加接钻杆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底,待冲洗液循环3~5分钟后,再拧卸加接钻杆钻孔至设计深度时,应立即通知监理来现场验孔钻进过程中,应防止扳手、管钳、垫叉等金属工具掉落孔内,损坏钻头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倒入粘土块,再放入钻头倒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3、 停钻标准 以设计要求为准 当遇到地层条件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时,应由项目总工及时通知勘察单位会同设计部门到现场进行研究处理4、 一次清孔终孔后,将钻具提升300进行一次清孔作业,清孔返回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不宜大于,确保孔底500以内泥浆比重小于提钻后,用孔径测试仪测试孔径标准是测试仪可顺利下到孔底5、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在现场分节制作,单面焊10d,焊缝高度≥,焊缝宽度≥。
两段笼子应保持顺直,同截面接头不得超过配筋的50%,间距错开,不少于35d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每根桩的钢筋笼焊接制成一个整笼,为防止钢筋笼吊放过程扭曲变形,每隔2m笼内应焊十字叉筋主筋与加强筋全部焊接,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钢筋笼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表1 规定制作好的钢筋笼,即进行逐个验收,合格后挂牌存放2)钢筋笼孔内安放 钢筋笼起吊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对称两点起吊,保持垂直状态、缓慢下放入孔内,严禁墩笼、撞笼、扭笼及人为压笼6、 安放导管导管采用内径φ258mm型法兰管,导浆管按计算长度下至孔底注意在导浆管下放时,仔细检查其法兰平整度或丝扣及密封圈有无破损情况,杜绝将损坏的导管下入井内7、 二次清孔 下笼后安装导管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时,导管底口至孔底距离不超过30cm,清孔时间应≥20分钟泥浆性能指标在浇注砼前,孔底500mm以内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8%.对清孔达不到沉渣厚度要求,坚决不能验收灌砼8、 混凝土灌注(1)、当班质检员测量沉渣厚度合格并由监理人员认证后方可进行灌注2)、砼在浇注前要检查其和易性,坍落度及粗骨料粒径,且要求初凝时间≮4h,并随时抽检混凝土数量,发现不合格坚决退回。
3)、导浆管下端距孔底保持300~500mm之间,初灌量必须保证导浆管埋深≥1. 5m,并且≮2 m3 应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第一斗砼的灌注,保证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4)、浇注过程中,当班技术人员坚守岗位,及时用测锤测量导浆管内外的砼面高度,分三点检测砼面高度,取平均值作为砼面高度,杜绝导浆管提出砼面,并做好原始记录5)、控制最后一次灌浆量,做到既防严重超灌,又杜绝欠灌现象发生为此必须做到:提前计算好理论灌注量,准确测量倒数第二车砼面高度6)、按技术规范要求现场制作留取试块,每根桩一组7)、浇灌完毕后,认真清洗粘在管上的残浆,然后将导浆管妥善放好8)、技术人员及时整理灌注资料并经监理签字认可9)、由于立柱桩桩顶面距地面距离较大,为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空头部分外围需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