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欣赏.评述课的学习方式.doc
5页浅谈欣赏.评述课的学习方式浅谈欣赏.评述课的学习方式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欣赏.评述倾向于对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的培养,并通过综合性美 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未知的知识,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 愉悦和成就感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中欣赏.评述领域全新的学习的方式:综合性与探 究性学习——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1、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2、 以点带面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 运用探究性欣赏原则,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4、 协作与竞争并存,培养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关键词:欣赏.评述 综合性 探究性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 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养成的形成为核心,探 究性美术实践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中学美术 新课程标准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 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倾向于对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的培 养,并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未知的知识,唤起学 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从新课程标准划分的四个学习领 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 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的方式尤其在欣赏.评述领域中更体现 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优越性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加提问的 模式,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 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压抑特别在农村学校因为基础设施差的情况下更 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美术教师怕上欣赏课,并且大多数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不敢 把欣赏课例为上课内容的原因所在而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中欣赏.评述领 域全新的学习的方式: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一一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 习的学习方式一、 创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有的地区由于学校美术教师并非专 业出身,以及人为主观地认为美术不是主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于是不是老师 认为:美术课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即使 这样,与学校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学生还是对美术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一 般老师认为美术课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色彩,吸引了学生,以及因没有考试和升 学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而对学生来说,学生感兴趣的仅仅是美术课上提供的相对 宽松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真的喜欢美术这一学科只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过 老师,都想要让学生学好一点东西就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 做成事,没兴趣则一事无成,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自主学习的前提是 学生必须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感到好奇,感到充满挑战性当然,难度太 高的任务也是不行的还有很快能得到反馈、看到成果的活动也能促使学生自主 学习因此,在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中须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上多下点功夫:1、 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欣赏.评述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 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Interne网络信息,参观博物馆,),使教学活 动保持新颖性,从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 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要在课前 有充分的准备,提出带有的目的性、启发性、并且难易得当,切合学生的年龄特 征、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能回答一部分, 但还有好多不知道的地方)并且在提问之前要把问题的难度说的难点,这样让 学生觉得答对问题的愉悦的同时,对自己的美术知识感到不满足,从而十分乐意 地投入去寻求更多美术知识当中去。
二、 以点带面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点带面,面向全体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以年 龄为基准组建的,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生活条件、所处之社会环境的不同,对美 术的兴趣爱好乃至天赋差别,造成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必然存在的,而教学活动 是集体的,要求也是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即划一的,这便产生了统一要求与水平程 度参差不齐的矛盾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唯一 的办法,只有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在不同基点上去要求、提高:1、 善于选择典型:选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 以通过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如:在《北 京故宫》一课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准备清明上河图 的资料选优者进行并在其他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查找的成果后在课堂上 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总结出查找资料的方法这样既能激起优生的成 功的快乐,又能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2、 注意加强激励机制,极大限度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不管最 差都有闪光点,善于抓住后进生一瞬间的闪光点进行恰当的夸张表扬,而后能恰 当的引导,往往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教学中,就有一位 后进生提出:为什么清明上河图画到汴京的城门就没了,按理说城里应该更繁华 啊?教师就抓住这一闪光点进行表扬,把这个为什么直接交给该学生(其实教师 能回答此问题,但在这个时候要装作不知道)让他在课后寻找答案,在下节课向 大家讲解同时也请全班学生课后去查找答案这样就可以达到激励少数,面向 全体之目的三、运用探究性欣赏原则,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 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或一言堂 的欣赏课是起不到美术教学效果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探究性欣赏原则往往会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贯彻探究性欣赏原则要求教师应做到:1、 教师必须胸中有学生班上有多少学生,他们对美术课学习的兴趣爱好 如何,掌握的知识、水平情况怎样,心中有数,教学时方能作到有的放矢2、 引导学生的探究的思路要定向,前后所提之问题要有连贯性,而且只能 围绕主题进行,否则,会漫无边际,无法收拾3、不墨守陈规即所提问题的方式、方法要多一些,形式变化要大一些, 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四、协作与竞争并存,培养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的新体系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 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就包括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能力或合作工作能 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在教学中应该中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在美术创造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具有平等,和谐,合作的特点交 往”和“互动”体现审美教学中的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师生参与,交往互动, 信息交流,教学相长,互学,互助,互促,形式多样,动态调整,多元互动,体 现教学的开放性以往的美术课堂中大多是教师讲完后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 了事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对美术课兴趣大大降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在青少 年的中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所以在新课 程标准的欣赏.评述教学中,教师的定位是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 的讲述者教师在提供相应的工具前提下,可以利用分组学习、分组展示、分组 讲解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优势和快乐,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制定 进行某一项合作活动的动机和在合作团体中每个成员明确的责任分工,在教与学 中养成合作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被写 进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 头脑风暴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 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 行,创出一片新天地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