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十篇读书笔记对仗十忌.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欣***
  • 文档编号:215999029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十篇读书笔记对仗十忌 读书笔记:对仗十忌 在格律诗中,对仗是一种比较严谨的修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败笔,以至于破坏诗句音律和韵味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所读诗词韵律方面的书籍,重点摘录一些格律诗句对仗的禁忌,以期与大家共同了解对仗的内涵和规律: 一忌 失替 对仗联句由两个句子构成,其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无论是出句,还是对句,在同一个句子中,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要交替进行如果第二字为 平 ,第四字就要为 仄 ,第六字又为 平 反之,第二字为 仄 ,第四字就要为 平 ,第六字又要为 仄只有构成对仗联句保持了音步平仄的交替进行,才会有马蹄行进的节奏感不遵循这个规律就叫 失替 音步平仄失替,就会造成节奏混乱 二忌 失对 在对仗联句中,出句和对句相对应的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要相对如果出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是 平仄平 ,那么对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就应是 仄平仄 反之,如果出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是 仄平仄 ,那么对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音步平仄就应是 平仄平 不遵循这个规律就叫 失对 构成对仗联句的两个句子要求字数相同。

      失对 除了指出句与对句音步平仄不相对外,还指出句与对句字数不相同的情况比如出句七个字,对句六个字,属于严重失对,这是不允许的 三忌 隔景 隔景原是园林建筑构景手段之一,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和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把隔景的概念引申到对仗联句中来,就是指出句和对句所描写的场景与画面不和谐,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下面举例说明: 柳色初开莺掠影, 秋风乍起雁橫空 出句描写柳芽初吐、新莺疾掠的盎然春景,对句描写凉风乍起、雁字橫空的萧瑟秋意出句写春天,中间没有一个自然、合理的过渡,对句就急转直下写到了秋天,让人感觉画面极不和谐,二者相去甚远,看不出到底要表达什么,这就是隔景 四忌 合掌 所谓合掌,是指出句与对句意思重复,两句实为一句在律诗及楹联创作中,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合掌有两种情况: 1、局部合掌:出句和对句中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例如: 赤县神州催骏马, 中华大地展新姿 赤县 、 神州 、 中华 意思相同,都指中国,即为合掌 万民争致富, 百姓乐安康 万民 与 百姓 都是广大民众的概称,两词相对犯了合掌。

      2、整体合掌:出句与对句语义在整体上是一个意思例如: 豪情移北海, 壮志笑南天 出句与对句所写所赞是一回事,语义没有变化 鸟语春光好, 莺歌柳色新 对句和出句只说了一个意思,不能成为一联因为 鸟 是总概念, 莺 是属概念;而且 春光 已暗含了 柳色 ,从意义上说犯了合掌 现转录方家所拟《合掌对两串》如下,体会一下什么是合掌对: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五忌 重字 重字,是指在出句和对句中使用了某个相同的字如果不是为了修辞的需要,格律对仗联句一般是不允许重字的重字有两种情况: 1、同位重字:即同一个字出现在出句和对句相对应的位置例如: 且咏春风寻皓月, 不教春雨问浮云 春 字处在出句与对句的相同位置,属于同位重字。

      2、异位重字:是指同一个字出现在出句和对句中不相对应的位置例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不恨人 不 字处在出句与对句的不同位置,属于异位重字 无论是同位重字,还是异位重字,都会损害联句音律美,削弱联句表现力,初学者应力避之 六忌 三平尾 三平尾又称 三平足 或 三平脚 ,是指七言律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五言律句 仄仄仄平平 中第三字应仄而平,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 从格律联句平仄规律看,平仄相错,韵律感成就了韵律美,于是便形成了固有平仄格式 三平尾 被认为是对仗大忌,主要是从联句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联句的音律美下面略举几例: 渥洼汗血种, 天上麒麟儿 此联对句以 麒麟儿 收尾,三字皆为平声 草色全经细雨湿, 花枝欲动春风寒 此联对句以 春风寒 收尾,三字皆为平声 振锡导师凭众力, 挥金退傅施家财 此联对句以 施家财 收尾,三字皆为平声 七忌 三仄脚 三仄脚又称 三仄尾 ,一般是格律联句中仄收白脚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的情况五言律句 平平平仄仄 中第三字应平而仄,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中第五字应平而仄,都会造成收尾成为三仄声的结果。

      同三平尾一样,三仄脚会打破联句中的音步平仄交替、相对、相粘规律,造成音律不和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 世情只益睡,盗贼岂敢忘杜甫)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 上面几个联句中的 两岸阔 、 只益睡 、 五色诏 、 四五尺 都属于三仄脚 对于 三仄尾 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时会发现,唐人并不忌避 三仄尾 ,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甚严,仍然认为 平平仄仄仄 是拗律句不过,作为初学者,最好学习正格联句 八忌 孤平孤仄 孤平,是指一个格律诗句中,全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在五言 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孤仄,是指在律句最后三字中,出现两平夹一仄,形成 平仄平 的情况五言 平平平仄仄 ,无论第四字还是第五字用平声,都会犯孤仄;七言 仄仄平平平仄仄 因为句首两字可平可仄,最后三字如果形成 平仄平 句型,也属于犯孤仄。

      九忌 上重下轻 上重下轻,特指对仗联句出句气盛而对句势弱如果上重下轻,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毛病例如: 气凌衡岳三千丈 , 心托离骚廿五篇 出句雄浑,对句消沉,头重脚轻 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出句高唱,对句低吟,虎头蛇尾 十忌 同声收尾 在构成对仗联句的两个句子中,出句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对句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不允许有出句和对句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或平声的情况下面几个对仗句就是属于同声收尾的情况: 羊歌盛世方报捷,猴舞新春又呈祥收尾均为平声) 玉烛生辉娶淑女,金风送爽迎佳丽收尾均为仄声) 不难看出,与 失替 失对 三平尾 三仄脚 孤平孤仄 一样,同声收尾也会打破平仄均衡,损害联句音律美,实为对仗联句之大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