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pptx
315页普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系列教材专利法完整版315p专利法第一章 专利法概述专利法一、一、专利的概念专利的概念专利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况,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在一般情况下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第一,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第二,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是受国家认可并在公开基础上受到法律保护的技术或设计第三,专利管理机关颁发的确认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专利权的专利证书或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文献,包括说明书及其摘要、权利要求书等第一节 专利的概念和本质专利法二、二、专利的本质专利的本质“独占”和“公开”即专利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这四个字理解专利和专利制度专利制度又被概括为“以公开换独占”,或“以公开换保护”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发明人对其发明的披露,增加了社会的知识总量,可以激发该领域更多的发明创造第二,当多人进行同一项技术的研制时,因为专利只授予一人,所以发明人将其发明充分披露后,就可以避免其他人进行重复的开发研究,节约了社会资源。
第三,对发明的披露可以使公众明确专利的范围,避免侵权的发生如果发明人未对其发明进行充分披露,公众不知道有关技术已经被授予专利,或者不能清楚专利的范围在哪里,公众侵权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第一节 专利的概念和本质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一、世界范围内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一、世界范围内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一)第一部专利法 关于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专利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威尼斯在1474年公布的专利法另一种说法是英国1624年实施的 垄断法案二)垄断法案 垄断法案的产生,源于欧洲的君授特权制度三)专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继英国之后,美国于1790年、法国于1791年、俄罗斯于1812年、荷兰于1817年、西班牙于1826年、德国于1877年、日本于1855年,先后颁布了自己的专利法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二、中国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二、中国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专利制度的起源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了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发布的保护和奖励科学发明创造的条例二)新中国成立后专利制度的建立 我国于1978年开始准备建立专利制度。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专利局成立1984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正式发布,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三)我国 专利法 的修改 我国 专利法自1984年制定后得到了四次修改分别是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20年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三、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三、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专利保护的客体不断增加 (二)专利权的内容不断扩大 (三)专利保护期限延长 (四)专利制度国际化越来越明显 【理论延伸理论延伸】: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专利制度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四、专利制度的正当性四、专利制度的正当性 (一)专利制度的作用【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专利制度是为对新技术创造者予以鼓励或者激励而创设的我国专利制度建立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迅速增长,专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专利制度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使新技术早日公开,避免重复研发浪费;使发明创造的投资易于回收,容易吸收外国投资或有利于技术转移;促进技术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开发替代性技术等。
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二)专利制度正当性理论 1.财产权劳动理论 2.财产权人格理论 3.财产权社会契约理论 4.实用主义和经济激励理论 第一,如果没有专利和版权(著作权)保护,企业将通过限制性做法保护投资如果知识产权所提供的保护受制于反垄断法,投资的数量也可能会减少第二,实用主义通过静止和动态效率解释了独占权与反垄断第三,财产权可以使发明者和作者更有效地利用其发明和作品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专利保护有什么负面效应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五、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五、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 在完善专利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遵守国际公约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调整专利保护的策略,并将专利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相结合,制止专利滥用行为,使专利制度真正起到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又尽量减少专利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思考题】【思考题】1.专利的本质是什么?2.举例说明世界范围内专利制度的发展变化3.我国 专利法四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关于专利制度正当性的理论主要有哪些?5.如何客观认识专利制度的作用?专利法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推荐阅读文献】【推荐阅读文献】1.吴汉东.中国专利法的发展道路:现代化、国际化与战略化在中国专利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知识产权,2014(3).2.李明德.论我国专利制度改革的三个维度.知识产权,2019(8).3.李顺德.中国专利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知识产权,2015(4).4.韩秀成.沧桑巨变:知识产权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知识产权,2018(9).5.刘华.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 对中国专利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估.中国软科学,2002(10).专利法第二章专利保护的客体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一、专利保护的三种类型一、专利保护的三种类型【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一)发明【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 第二条第二款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发明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制造或者设计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二)实用新型【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 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条形码是否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三)外观设计【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也称为工业品外观设计,指的是产品的装饰性或具有审美意义的外观专利法所保护的外观设计,是体现在一定产品上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是立体的(产品的形状),也可以是平面的(图案、色彩或其结合),也可以是立体与平面的设计要素的组合(形状与图案的结合,形状与色彩的结合,形状与图案、色彩的结合)理论延伸理论延伸】:“三法合一”还是单独立法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二、成为专利保护客体的条件二、成为专利保护客体的条件 (一)成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条件 根据 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技术方案是指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
技术方案的认定,与专利授权条件中的实用性有一定的联系对技术方案主要是从形式上判断,而对实用性主要从内容上判断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只有技术方案才可以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二)成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的条件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 1.设计要素为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 2.必须以产品为载体【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不能重复生产的手工艺品不属于外观设计保护的对象 3.富有美感 富有美感,是指在判断是否属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时,应关注的是产品的外观给人的视觉感受,而不是产品的功能特性或者技术效果【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外观设计是否“富有美感”的判断 4.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理论延伸理论延伸】:对产品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三、对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交叉保护三、对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交叉保护【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一)对发明与实用新型交叉保护的可能性 之所以会出现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交叉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存在共同的保护客体。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护期限、条件、程序都不相同专利法第一节 专利保护的类型(二)对发明与实用新型能否并存保护 我国实行的政策与日本、韩国的相似,即允许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创造同时或先后申请两种专利,但两种专利不能同时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曾指出:如果同一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的,只要两项专利权不同时存在,就不违反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三)专利法 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交叉保护 根据 专利法第9条第1款的规定,同一申请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必须在同日提出申请这样,申请人所获得的专利保护总共也不会超过自申请日起20年专利法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法条链接法条链接】专利法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专利法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一、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一、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我国的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发明创造与国家法律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二、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二、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有的是违反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有的则是违反道德准则的因此,对于是否“违反社会公德”的判断,比是否违反法律的判断,难度更大在判断是否违反社会公德时,往往需要在社会公共利益和发明人的私益之间进行平衡理论探讨理论探讨】:与人类胚胎干细胞有关的发明创造是否违反社会公德专利法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三、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三、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妨害公共利益,是指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给公众或社会造成危害,或者会使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发明创造的实施或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能源或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公众健康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专利申请的文字或者图案涉及国家重大政治事件或宗教信仰、伤害人民感情或民族感情或者宣传封建迷信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典型案例典型案例】:“防暴注射器”是否妨害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与违反社会公德、妨害公共利益的关系专利法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四、违反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发明创造四、违反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发明创造 其目的在于制止以在以违法的方式获取的遗传资源的基础上作出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从而促进遗传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
五、科学发现五、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以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理论延伸理论延伸】:为什么科学发现不受专利保护【实务探讨实务探讨】:基因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专利法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六、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六、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构成技术方案是否属于“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