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语文上册《塞上听吹笛》课件4 沪教版.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18297345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2.5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塞上听吹笛高适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解题:塞上听吹笛,“塞上”即边塞,“笛”即管乐器,边塞诗中的笛通常指羌笛,属于一种意象,表示边境战事和将士们的生活诗作这一标题带有鲜明的边塞诗特征鉴赏题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前两句写实景胡人居住的边塞地区,冰雪已经消融,傍晚,放牧的马群陆续归来,一轮明月升起,清辉洒满大地,羌笛悠悠,在戍楼间响起后两句写虚景试问梅花被吹到何处了呢,那色那香一夜之间遍布了边塞的关隘山川2、“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3a、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3b、三四句写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士听曲的感受3c、联系全诗,说说“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此句巧妙拆分梅花落曲名,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注:胡地无梅花4、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的表达效果原答案:此句巧妙拆分梅花落曲名,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涉及的手法:修辞手法:通感、双关、离合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联想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两首诗都写了_和_,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边塞诗乐曲声 月色补充鉴赏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牧马还”与“雪净”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盛唐气象: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又如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盛唐气象:盛唐边塞诗的特征感而不伤,悲而能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