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芦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5555675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芦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Summary】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苗语称“欧岛(音)”,是川南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群众性节日,也是云贵川三省苗族人民的盛会近年来,兴文苗族国际花山节的影响更是日益扩大,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民族特色节日Key】芦笙;芦笙文化;宜宾兴文县;花山节J632            A          2096-8264(2021)12-0072-02基金項目: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苗族传统乐器芦笙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编号:201810626080兴文县地处川渝滇黔四地黄金交点,总人口49万,其中苗族人民5万余人,现辖5个苗族乡,苗族文化氛围浓厚,苗族风情浓郁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完整地保存了苗族的苗语、苗歌、花山节、芦笙舞等特色鲜明、极具魅力的传统民族文化一、苗族人千年的传承——芦笙与花山节(一)兴文县苗族芦笙与花山节的历史溯源芦笙是苗族最盛行、最具代表性的古老乐器,是苗族节日中必备也是最重要的乐器在芦笙表演中常常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说芦笙文化是集文学、歌曲、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据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苗族长老介绍,兴文县芦笙文化起源于纪念寻找水源的两位英雄。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苗族人居住的寨子遭遇了干旱,水源极其匮乏寨子里的头人自告奋勇带着自己的儿子到山林深处寻找水源,结果一去不返族人们在山洞里找到他们时,尸体已经腐败生蛆,蛆虫爬满了山洞族人们失声痛哭,并且用脚踩踏蛆虫,哭声连连,甚为悲壮到了祭日,全族人在寨子中央的广场上举行祭祀,大家围着火堆跳舞,脚步左右踩踏,似踩踏蛆虫状祭祀时,将几个小竹筒绑在一起吹,用来代替人的哭泣声逐渐完善的小竹筒在后来的发展中被取名为芦笙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芦笙常被用来演奏悲哀的乐曲,以告慰祖先在天之灵再到后来,芦笙逐渐被用到苗族其他传统节日以及活动中,同时也发展出一些欢乐的乐曲,以示庆祝兴文县苗族花山节,又名跳花山或称踩山坪,是川南苗族最盛大的群众性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够风调雨顺、苗族人民能够人丁兴旺而举行的节日二)兴文县苗族花山节花山节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成为集祭祀、表演、娱乐、交友等为一体的活动其中最庄重的仪式属祭花杆每逢花山节,清晨族中长老便会带领族人入山选定高大挺秀的树木作为花杆花杆的高度一般带有二八和六九等数,寓意人财两发、六六大顺、天长地久花杆上还要扎上九节彩带,挂上象征生活富足的米酒和烟叶。

      在太阳升起前将花杆竖在花山场中,之后便由德高望重的长老组成祭司唱起苗族古歌,敬上米酒,祭祀神灵牛皮鼓声响起,祭祀者伴随芦笙,跳起祭祀舞,祭拜四方,乞求神灵赐福,以求风调雨顺之后便是苗族男女老少一起唱古歌、挤芦笙、跳芦笙舞等庆祝活动现在的兴文县花山节吸引了云贵川三省的苗族人民,已经成为中国苗族人民所共同庆祝的节日除去传统的祭花杆以外,还发展了苗族文化巡游展示、花车巡游等游览活动;农耕文化展示、苗族传统饰品展示等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上刀山下火海等苗族特技展示、射弩、跳竹竿舞等体育活动;芦笙比赛、山歌演唱比赛、苗族飞歌演唱比赛、苗族舞蹈比赛等赛事活动;苗族文化发展研讨会、苗族经济发展研讨会、文化产业投资洽谈签约等会议活动;兴文纪念品、土特产、苗族传统服饰首饰和乐器展销等商业活动二、芦笙和花山节的意义所在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要想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就要通过除文字外的其他方式进行传承苗族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因此苗族文化大部分是依靠芦笙乐曲、芦笙舞蹈和花山节等节日进行传承芦笙文化在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义的芦笙文化包括芦笙乐器本身、芦笙乐曲、芦笙舞,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存在芦笙在苗族传统文化中运用广泛,小到平时的休闲娱乐,再到婚丧嫁娶,大到传统节日和祭祀等活动中都有芦笙的身影。

      可以说芦笙伴随了整个苗族人的一生花山节中芦笙起到的作用十分巨大,无论是在祭祀、挤芦笙时都需要芦笙音乐,芦笙舞更是少不了芦笙的伴奏,苗族古歌更是需要和芦笙结合才能更完整地叙述出苗族传统的、古老的故事通过花山节的举办,对内可增加苗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在祭祀和活动中乞求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又同时形成苗族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对外,可以向其他民族彰显苗族自身的文化,以求得苗族文化更好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兴文花山节的内涵不断丰富,它祈丰年、示崇拜、求婚姻、促交流,成为川南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三、存在问题尽管花山节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芦笙的传承和繁荣发展,但是其在芦笙本身的传承上、花山节的举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芦笙本身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娱乐活动类型变多,芦笙不再作为苗族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其使用频率逐渐减少芦笙不再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而是逐渐成为大型祭祀活动和节日中的重要道具,其符号价值、象征价值超越了自身的使用价值据调查,在芦笙的传承上,兴文地区汉族人民对芦笙了解非常少相比较来说,大部分苗族人民对芦笙要了解一些,但都还停留在比较老的观念上,对于芦笙的现代发展知之甚少。

      就年龄层次来说,老人属于比较了解的人群传统芦笙的传承严格遵守“传男不传女,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但是随着其他文化的冲击、时代的高速发展以及芦笙的实用价值越来越低,愿意学习芦笙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近代以来有所放开在芦笙传承的过程中,语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简单来说,会苗语才能学会芦笙,芦笙的音就是苗语但是由于目前会流利使用苗语的年轻人少,加上大部分苗族年轻人思想观念也没有转变,能够学习、愿意学习芦笙的人就更少了除了语言问题,由于没有文字,在芦笙传承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芦笙教材,传授方式基本上是师傅手把手教学,想要大规模传授芦笙,十分困难受历史原因影响,芦笙文化流失十分严重,受到了内部传承困难和外部文化影响加剧的双重阻碍二)花山节举办存在的问题兴文花山节在传统本地区花山节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扩大了其活动范围,加强了其中的商业化成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从传承与发展芦笙的角度看,花山节举办最大的问题是扩大了花山节的旅游与经济价值,弱化了其中芦笙以及花山节本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花山节的举办过程中,活动的举办者并未完全地了解芦笙以及花山节对于苗族人民本身的价值意义,也并未深度开发其文化内涵。

      某些活动打着芦笙文化的名号却未有一点芦笙文化的内涵,或者说是流于形式,未见其文化内涵,吸引眼球才是更大的目的其次,芦笙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目前的花山节内容并不丰富按照传统,苗族花山节是一个集“祭祀祈福、才艺交流、互觅佳偶、游戏体育、商贸往来”为一体的盛大节日,但是兴文花山节的内容还未完全包含以上意义另外,从活动参与感来说,在活动的形式上还需不断创新如祭祀过后的挤芦笙,目前还停留在演员表演的阶段上,只有少部分苗族人民和游客会参与其中,整个活动的参与感不强四、解决方式——以花山节为例花山节持续成功举办的核心在于芦笙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展,只有花山节的文化内核——芦笙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花山节才能成为及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一体的现代节日,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在芦笙传承方面,兴办芦笙学校已是老生常谈结合兴文县的实际情况,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培养苗族人民为重点,从小培养对于芦笙的喜爱更加应当从苗语学习入手,不能片面地传承芦笙音乐,要加强芦笙乐器、芦笙乐曲、芦笙舞三者之间的结合教育在传承人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寻找芦笙传承人,以赋予省级、县级传承人的名号,增强传承人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现有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以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芦笙爱好者学习芦笙。

      从花山节角度来看,要加强花山节的内涵,应当组建芦笙小组,深入挖掘兴文县及周边珙县、筠连县等苗族人民聚集区的芦笙及花山节的文化及其内涵,融合发展,为兴文花山节赋予更多的意义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应当创新活动形式,在前期和后期应当善用各类社交媒体,扩大花山节的宣传面由于2020年的新冠病毒,今年兴文花山节采取的是线上直播形式,现场无观众这个模式也可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沿用,形成线上线下交融模式不仅有线上花山节文化展示,线下的文化体验,也可以开启线上+线下的特产售卖活动,增加其经济效益打造花山节文化品牌也是促进芦笙文化和花山节发展的重要途径打造兴文国际苗族花山节的品牌形象能够增加兴文花山节的国内外知名度,增强游客吸引力,为兴文花山节的发展带来持续的推动力Reference:[1]谭勇,于佳,杨紫彤.从“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追溯民族器乐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以西南地区高校为例[J].音乐创作,2014,(11).[2]张寿祺.我国西南民族的“芦笙文化”及其地理分布[J].社会科学战线,1990,(01).[3]雷曉兰.川南苗族古歌的特质及传承[J].当代音乐,2015,(09).[4]舒彩前.让民族博物馆成为芦笙文化发展的推手[J].中国民族,2012,(0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