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 绷帮成型.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111845
  • 上传时间:2017-07-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8.01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绷帮成型帮部件经过裁断、加工整型和装配等工序后,帮套已初步具备了成品鞋的雏形,需要通过绷帮操作,将帮套进一步定型,使之符合鞋楦形体,为帮底结合做好准备将装好主跟、内包头的鞋帮,套在钉有已修削好的内底的鞋楦上,通过外界作用力的拉伸,使鞋帮紧附于楦体,塑造并定型成与鞋楦一样形体的加工过程称为绷帮在制鞋生产过程中,绷帮是帮底结合工序的开始,也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操作的难度大,技术性高,对产品的外观及内在质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节 绷帮成型原理裁断工序中所产生的帮部件都是呈平面状的,即使是经过镶接及缝纫,所形成的帮套也只是初步具有鞋的雏形在使帮套塑造并定型成与鞋楦一样形体的绷帮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四个,即帮样设计中样板的曲跷处理,缝帮,帮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外界条件的作用当鞋楦的形体不同,帮面划分的手法(即鞋的款式)不同时,在绷帮过程中帮面材料所受到的应力也不同,因而所产生的成型、定型效果及成鞋的外观质量也会随之而改变因此,对不同帮面材料和不同鞋楦形体的产品,在绷帮过程中所采用的绷帮手法及所施加的作用力也应该不同,这是每一个设计师和工程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成型原理(一)帮样设计中样板的曲跷处理设计师对在帮样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纸样要进行展平和曲跷处理,这种由楦面曲面转化到平面(即由三维曲面向二维平面转化)的过程,以及对样板的各种曲跷处理,实际上是进行了角度变化的技术处理。

      按照这种经过角度变化处理的样板裁断出的帮部件,经过镶接和缝纫,自然而然地会接近于楦体的曲面形状,因为镶接及缝帮这个由二维平面向三维曲面的转化过程,恰好是展平及曲跷处理的逆过程例如:用贴纸的方法将一个半球体包裹时,必定会产生许多条凸于半球体表面的皱折;将这些皱折剪去,然后再将纸展平,就会产生一个齿轮状的样板;按照这个样板进行裁断、镶接及缝合操作,就可以得到一个半球壳(如图 5-1-1 所示) 上述过程实现了由三维曲面向二维的平面转化,以及由二维平面向三维曲面的转化过程因此,对样板进行展平和曲跷处理,是使平面帮件转变为立体帮套的前提图 5-1-1(二)缝帮缝帮操作实现了展平及曲跷处理的逆向过程,使得平面状的帮部件经过镶接和缝合,形成了立体的帮套,为绷帮成型及成鞋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例如:将三块前帮部件缝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三段式前帮自然而然地近似于楦体前段的马鞍形(如图 5-1-2 所示) ;将前帮盖与前帮围跷镶缝合后,帮套已初步形成了鞋的轮廓,前端形体与鞋楦头部的球形相似;后帮的缝合,使得帮面发生扭转,围拢成了近似鞋腔得雏型(如图 5-1-3 所示) 图 5-1-2 帮面分割 图 5-1-3 跷镶缝合因此,如果说对样板进行展平和曲跷处理是使平面帮件转变为立体帮套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缝帮则是使平面帮件转变为立体帮套的基础。

      三)鞋帮材料的力学性能样板的曲跷处理以及帮部件的镶接与缝合是绷帮成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过镶接与缝纫加工,虽然帮套已接近鞋楦的型体,但许多部位(特别是帮脚处)还与楦体不符,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力作用,使其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收缩,才能使整个帮面平伏紧贴于楦面在此过程中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皮鞋生产中所使用的帮面材料主要是天然皮革、合成革、毡呢以及绸布等织物材料,它们的主体都是由无数的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交织成的网状结构由于网结连动原理,这些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都具有延伸性和收缩性对于主要的帮面材料——天然皮革而言,它更具有成型和定型所必不可少的可塑性及弹性当物体受到外界力的作用而产生形变时,物体力图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而保持变形后形状的性质则称为可塑性如图 5-1-4 所示,对于具有网状结构的材料来说,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受到一定的拉伸力,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就会受到一定的收缩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某一网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或位移时,就会牵动相邻网结,使之也发生相应的形变或位移,而这个网结的形变或位移又会牵动下一个网结,如此传递下去,就会使整个受力线上的网结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或位移。

      同样地,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的网结则也会发生形变或位移,但发生形变或位移的方向与前者刚好相反这就是所谓的网结连动原理如由 A、B、C 和 D 四点组成一个网结,当 A、C 两点受到横向的拉伸力时,A、C 两点发生位移,使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 B、D 两点也发生位移,但两点的距离缩小图 5-1-4 网结联动示意图 图 5-1-5天然皮革的主体是由胶原纤维编织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它所具有的可塑性和弹性对帮面的绷帮成型及定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图 5-1-5 所示,把一块皮革蒙在楦头部位,将皮革的两边向后拉紧(如同绷帮一样)时,皮革纤维在拉力的作用下沿着受力方向伸长由于天然皮革具有弹性,转变成曲面状的皮革会力图恢复原来的平面形状,但由于鞋头部位对皮革有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加上外界施加的作用力,使得变形后的皮革无法恢复原来的平面形状,因此,皮革只能紧紧地贴附在楦头表面上,这就是皮革帮面能够绷帮成型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天然皮革还具有可塑性,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变形后的形状,这就是皮革帮面能够定型的原因之一,采用前帮定型机(参见第三章第一节图 4-1-14)对整前帮进行压凹定型就是这个道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天然皮革的延伸性大小随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生长环境,动物皮的加工方法以及所选的裁断部位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同一部位的粒面层与网状层的延伸性也不一样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面料裁断部分所强调的那样,天然皮革帮部件的下裁必须考虑皮革纤维的走向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延长成品鞋的穿用寿命,同时也是绷帮成型的需要四)外界条件的作用依靠帮料所固有的力学性能,经过曲跷处理、缝帮和绷帮操作,帮套紧附于楦体而暂时成型,但未定型,脱楦后仍会发生形变,只有借助于外界条件的作用,才能使成型后的帮套定型促使帮套成型和产生永久性定型的外界条件有:1. 1. 绷帮力在绷帮力的作用下,皮革沿着受力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但由于楦体对皮革有反作用力,使得变形后的皮革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只能紧紧地贴附在楦体表面上,从而成型2. 2. 主跟、内包头、勾心、内底、半内底以及由部件的缝合而产生的的定型框架主跟和内包头在干燥定型后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使鞋的前后端得以定型;而内底、勾心和半内底则为帮套所形成的三维腔体提供了基础;某些帮部件的缝合可以产生对帮套起支撑及定型作用的结构,如前帮的缝埂、挤埂等操作。

      3. 3. 胶粘剂面料与里料、面料与衬料、里料与衬料之间使用胶粘剂进行镶接,可以提高镶接后帮套的局部刚性,有利于定型;而帮套与内底、半内底等基础部件的结合更不能缺少胶粘剂4. 4. 湿热定型在绷帮之前,某些帮部件和底部件会进行回潮或溶剂处理;绷帮结束后,带楦的帮套需要进行烘干,以除去部件所含的湿份,同时,在湿、热的作用下,帮料的弹性会降低而可塑性增大,使绷帮过程中帮料发生的弹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当然,合外底后的湿热定型或冷定型仍然有助于帮套的定型绷帮成型及定型的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协同作用、缺一不可的二、绷帮与鞋帮材料、鞋靴式样及楦形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样板的曲跷处理以及帮部件的镶接与缝合是绷帮成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经过镶接与缝纫加工,虽然帮套已接近鞋楦的型体,但许多部位(特别是帮脚处)还与楦体不符,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力作用,使其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收缩,才能使整个帮面平伏紧贴于楦面这里要强调的是:绷帮操作还必须考虑鞋帮材料、鞋靴式样及楦形一)鞋帮材料任何的制帮材料都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因此,旨在使帮料发生延伸和收缩,消除帮面的细小皱折,使帮套紧附于楦体的绷帮力的大小要加以控制,否则会撕裂、拉断帮料或使帮料达到应力的极限而影响产品的受命。

      一般说来,油脂含量高的(14%~18% )皮革,强度大,韧性好,适用于制作重型鞋靴;所施加的绷帮力可以较大;油脂含量适中时(5%~9 %) ;皮革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和延伸性,适用于各类普通鞋靴的手工、机器绷帮,绷帮力应适中;羊皮的粒面薄,抗张强度小,适用于绷帮力较小的手工绷帮,或绷帮力可以精细调整的机器绷帮;合成革的延伸性大,弹性好,脱楦后易恢复原形;其抗张强度小,且随被拉伸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当合成革被拉伸 12%时,其抗张强度降低 30%~35%因此适用于女鞋、童鞋和凉鞋等产品,所施加的绷帮力也应小二)鞋靴式样绷帮时还应该考虑鞋靴的式样来调整绷帮力的大小满帮鞋各部件在绷帮及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方向可以确定,因而也可以确定各部件的下裁部位及下裁方向,在绷帮操作过程中,可不必过多地考虑绷帮力的大小;对于条带式凉鞋产品而言,帮条的宽窄不一致,穿着使用过程中所受力的大小也不同,裁断时,企业为提高原材料的出裁率,裁断出的条带在绷帮过程中的受力方向可能与皮革主纤维的走向不一致,即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抗张强度,因此绷帮时只需要将条带拉附于楦体即可;而如使用网眼编织的材料时,由于网眼在绷帮时易被拉伸变形,因而也只需要拉附于楦体即可。

      三)楦形使帮料紧附于楦体表面的作用力有两个,即绷帮力和楦体的反作用力绷帮操作中所施加的绷帮力越大,楦体施加在帮料上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另外,楦体,尤其是楦头的形体越细、尖,应力也就越集中,施加在帮料上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因此,楦头圆滑时,绷帮力可以较大,而楦头尖细或棱角分明时,绷帮力应适当减小第二节 绷帮前的准备工作借助于鞋楦的作用,依靠外界的拉伸、挤压、热缩等作用力,使帮套紧附于鞋楦表面,消除帮料表面的皱纹,并使靴鞋内部形成楦型腔体的加工过程称为绷帮绷帮过程实质上是鞋的成型过程目前在规模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绷帮成型方法有绷楦法和排楦法两种帮底结合方法不同,绷帮方法不同,绷帮前的准备工作也有所差异本节以胶粘满帮鞋的全钉钉绷帮法为例,介绍绷帮前的准备操作内容胶粘组合工艺流程的主要内容有:按照生产通知单领取鞋帮、鞋楦和底件、辅料等 è(拴带)è 主跟、内包头的回软、装置è 后帮预成型 è 钉、修内底 è 吊正 è 绷帮 è 定型一、拴带凡系带类产品,如耳式鞋,都需要在绷楦前将系带穿入鞋眼,其目的是调节成鞋的跗围尺寸,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成鞋的穿着舒适性如在绷帮过程中穿系带时,由于鞋耳已经紧附于楦体,系带则难以穿入鞋眼。

      拴带时,要求按照比设计的两耳间距小 2~3mm,将两耳扇对齐、捆紧,不得过多地重叠或间距过大为避免鞋绳勒伤面革,可在绳下加衬薄垫如两耳间距小于设计尺寸过多,会造成绷帮余量不足,影响帮底结合的牢度,而且用强力将帮套绷伏时,会使帮料的受力增大,在缝线处出现针眼被拉变形(俗称“呲眼” )的现象,而在脱楦后,成鞋的跗围又过大,穿着时不合脚如两耳间距大于设计尺寸,绷帮时绷帮余量则过大,剪去多余的帮脚则造成浪费;而在脱楦后,成鞋的跗围又过小,穿着时挤脚袢带鞋要将鞋带皮穿入鞋钎内,用元钉插入带眼中,卡住鞋钎丁字鞋(有鞋鼻结构)类产品,其后帮带不穿入鞋鼻中,而是用一根皮条固定,使其在设计位置前 8 mm 处定位(如图 5-2-1 所示) 这样,在出楦后才能适应脚型有些旅游鞋生产企业使用穿带枪(类似于射钉枪) ,将“工”字形塑料条穿入左右两鞋耳上对应的鞋眼中,可大大提高工效二、主跟、内包头的回软及装置经过加工整型后的主跟和内包头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但可塑性差,延伸性小,绷帮时难以服楦,也难以定型,所以必须进行回软处理回软处理目的就是要降低主跟和内包头的硬度及弹性,增大可塑性和延伸性,以便于绷帮和定型经过回软处理的主跟和内包头分别装置在前尖和后跟部位的帮面与帮里之间,通过绷帮,与帮部件一起成型、定型,从而起到保持鞋形不变的作用。

      图 5-2-1 丁字鞋后帮带的固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