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修订).doc
4页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修订)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实验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实验室工作开展,根据国家教委在高校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室评估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对我校以前制定的实验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作适当修改,以便各院实验室计算工作量时参照一、一、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工作量考核,是按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和工作内容量化考核,突出重点,有主有从原则,以实际实验教学为主,实验室管理、大型设备管理及其他实验教学工作为辅的原则本次修改后的工作量计算以实验室为核算单位二、二、 实验室工作量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实验室工作量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1、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课程实验教学工作量 L1主要是指导实验教学工作量(含实验前备课及参加实验全过程的指导工作)2、实验教学管理工作量 L2主要是指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调试及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等日常工作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 L3主要是指一仪器设备单位在 10 万元以上(含五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的设备管理,设备的论证、采购、办理有关手续,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全年使用不少于 400 小时(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为准)4、补贴工作量 L4主要是指帐、卡、物相符率经检查考核后达 100%,设备完好率达 85%及实验室正、副主任的补贴工作量。
5、其他实验教学工作量 L5主要是指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实验工作,开设新的实验,开放性实验,论文,成果,编写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及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等工作量三、三、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工作量、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工作量 L1(含研究(含研究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实验)生、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实验)NL1={ [ ∑T×R ]/[7000×K1] }×200 (学时)i=1N:为实验个数 T:为某个实验的每次实验时数(即:实验大纲规定时数) R:为某个实验参加的学生人数K1:为折算系数,其取值根据专业性质确定性质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电类)专业(机械)K110.80.60.42、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实验教学管理工作 L2L2=L1×K2性质基础(含专业基础)专业(电类、机械)K2 0.40.53、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 L3L3=C×K3C: 设备每台套价值大于等于 5 万元小于 10 万元按 10 学时计算设备每台套价值大于等于 10 万元小于 40 万元按 15 学时计算设备每台套价值大于等于 40 万元小于 100 万元按 20 学时计算设备每台套价值 100 万以上按 30 学时计算K3:年度设备使用机时大于 400 小时,K3 取 1.1年度设备使用机时小于 200 小时,K3 取 0.54 4、补贴工作量、补贴工作量 L4L41)根据各单位固定资产台帐的台套数(以校设备科固产台帐为准) ,凡帐、物、卡相符率考核后达 100%;设备完好率达 85%,台套数在(200 台以下)的单位给予 15 学时的补贴;台套数在(200-500)的单位给予 20 学时的补贴;台套数在(500-800)的单位给予30 学时的补贴;台套数在 800 以上的单位给予 40 学时的补贴。
2)实验室主任工作给予 40 学时的补贴,副主任工作给予 30 学时的补贴5 5、其他实验教学工作量、其他实验教学工作量 L5L51)为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实验所做准备及指导工作,每班按 20 学时计算2)开设新的实验,开放性实验(指项目) ,每项按 15 学时计算3)成果、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研究论文及自制教学仪器(价值大于 800 元)每项按 10 学时计算6 6、实验室总工作量、实验室总工作量 L=∑L=∑Li实验室人员的个人工作量在上述的总工作量中据实分配,对一个实验室来讲,其个人的工作量之和不得大于实验总工作量 L四、四、 院、(系)中心机房的教学工作量定额和工作量院、(系)中心机房的教学工作量定额和工作量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人均额定年教学工作量 E 为:计算机在 50 台(以终端计算)以下的机房: 1.2 万机时计算机在 50-100 台(以终端计算)的机房: 1.8 万机时计算机在 100 台(以终端计算)以上的机房: 3 万机时2、工作量计算L= T/E × 250 × K + 补贴工作量 (学时)T:为教学提供的机时数(以教务处下达的教学计划为准)。
补贴工作量参照前述的 L4 确定K:为质量比重系数(能保证教学、科研正常)K 取 1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