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doc
1页七 年级 上 学期 地理 导学案上课时间: 编号:02 备课组长签字: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学法指导】1. 读P11,完成1—5题;读P13,完成6—15题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演示: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代表北极,其它四指握拳的方向即为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从北极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方向自主体验、感悟)3、关于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的演示相同,此时大拇指代表太阳,其它四指握拳的方向为地球公转方向4、自转与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并且方向一致5、第7题的“太阳照射情况”指太阳照射的角度、照射的时间长短等情况课题: 地球的运动 课型: 课时: 1 主备: 复备: 罗俊梅 【学法指导】对学⑴互批学案(用红笔,对的打“√”,不同的画“?”,并讲解自己会做的题)⑵质疑求证(圈出共同问题并讨论)⑶收集共同问题,准备群学时提出。
群学⑴解答疑惑(由C到B到A);⑵讨论解决共性问题;⑶将疑难问题题号写在黑板上展示⑴提出答题依据或思路⑵明确正确答案⑶其他组点评质疑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我要利用地图、图片和亲身体验,说明自转和公转各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2、我要做到独学专心、互学积极、认真倾听、合作探究一、【导学】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也有差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明确学习目标(朗读或齐读)二、【独学】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小时,也就是 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 ,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 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 的差异总结:地球自转产生了 昼夜更替 现象和不同地方 时间 的差异)3、参照“学法指导2”模拟地球的自转;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5、读P13图1.17,思考: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 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7、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 的变化8、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形成 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形成 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 ,比冬季 ,分别形成 季和 季9、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 10、国庆节期间,中国处在 季,此时澳大利亚处于 季11、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的纬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季节划分春分3月20或21日赤道昼夜等长3、4、5月为春季夏至6月21或22日北回归线(23.50N)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6、7、8月为夏季秋分9月22或23日赤道昼夜等长9、10、11月为秋季冬至12月22或23日南回归线(23.50S)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1、2月为冬季12、太阳光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是 ,最南位置是 。
13、与公转有关的生活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地面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候鸟迁移的规律;五带的分布等1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5、二人合作表演:一人扮演太阳,另一人扮演地球,模拟自转和公转运动三【互学】四、【评学】1、展示、点评,教师总结2、课堂检测(1)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相同的是( ) A.周期 B.方向 C.产生现象 D.绕转中心(2)地球自转产生( )地球公转产生( )A.昼夜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季节的变化(3)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是静止的 D.无法确定(4)毛泽东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是由于 ,“八万里”是 的长度。
3、整理导学案,综合组长检查_tT$r7^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