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感染性腹泻.ppt
45页流行病学流行病学epidemiologyepidemiology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infectious diarrheadiarrhea刘刘 娅娅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指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腹 泻 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急性腹泻急性腹泻 急性起病,病程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迁延性腹泻 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 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9/8/20242 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 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 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3 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病原体的种类病原体的种类病原体特征病原体特征9/8/20244 细菌细菌 病毒病毒寄生虫寄生虫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一、病原体的种类一、病原体的种类9/8/20245 表25-1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种类主要病原体所致疾病细菌弧菌属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霍乱其他致泻性弧菌(如其他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弧菌性肠炎 拟态弧菌,河弧菌,霍利斯弧菌,弗尼斯弧菌等)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细菌性痢疾沙门菌属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沙门菌肠炎埃希菌属(如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痢疾样腹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婴儿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出血性肠炎弯曲菌属(如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等)弯曲菌肠炎葡萄球菌属(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胃肠炎、假膜炎肠炎厌氧芽孢梭菌属(如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等)腹泻、伪膜性肠炎等耶尔森菌属(如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等)小肠结肠炎芽孢杆菌属(如蜡样芽孢杆菌等)感染性腹泻其他菌属(如变形杆菌,土拉弗氏菌,亲水气单胞菌感染性腹泻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肠腺病毒,小圆病毒等,诺如病毒寄生虫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类圆线虫,结肠小袋虫等感染性腹泻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9/8/20246霍乱弧菌(Viobrio cholerae)志贺菌(Shigella)或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沙门菌(Salmonella)埃希菌(Escherichia)弯曲菌(Campylobacter)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 二、主要病原体特征二、主要病原体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9/8/20247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霍乱弧菌霍乱的病原菌O139血清群O1血清群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血清学分型生物学分型O1群菌株32个噬菌体型(1~32)12个生物型(a~l)噬菌体-生物分型9/8/20248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依O抗原可以将志贺菌分类 A群: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B群: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 C群:鲍氏志贺菌(S. boydii) D群:宋内志贺菌(S. sonnei)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志贺菌9/8/20249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诊断意义的抗原有三类:O、H、K; 伤寒沙门菌(S.typhi) 伤寒 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副伤寒 其他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一般腹泻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沙门菌9/8/202410 包括5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 埃希菌属的模式种(type species)最为重要 大肠杆菌主要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 大肠杆菌分型按O:K:H排列,如O111:K58:H2致泻的大肠杆菌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amorrhagic E. coli, EHEC) 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埃希菌9/8/202411A组轮状病毒也称婴儿腹泻轮状病毒B组轮状病毒也称成人轮状病毒C组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有报道空肠弯曲菌(C. jejuni)结肠弯曲菌(C. coli) 第一节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学弯曲菌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9/8/202412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流行特征流行因素流行因素9/8/202413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一、传染源一、传染源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9/8/202414病人 腹泻病人、亚临床病人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流行病学意义 活动是否受限、带菌和排菌时间长短、从事职业等有关受感染的动物 动物传染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弯曲菌肠炎、沙门菌肠炎、耶氏菌肠炎、食物中毒等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染源9/8/202415粪-口传播方式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9/8/202416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不同的病原体,人体获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不同病原体毒力、菌量、机体状态等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易感性三、人群易感性9/8/202417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流行形式 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四、流行特征9/8/202418地区分布全世界广泛发生,但发展中国家高发在热带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平均每人每年5-18次腹泻发展中国家水型和食物型暴发常见发达国家以小范围食物型暴发和旅游者散发多见时间分布常年可发,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细菌性腹泻发病高峰一般在夏秋季节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特征流行特征9/8/202419人群分布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 发病率不同经济、文化、卫生、职业人群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流行形式可以呈现为散发、暴发或流行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暴发和流行为主 霍乱、痢疾、沙门菌感染 致泻性弧菌感染、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特征流行特征9/8/202420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气温、降雨等社会因素 饮生水、饮用水污染和食品卫生差等病原体特点与腹泻流行病原体变异 耐药性、毒力、抗原变异新病原体出现 易造成流行或较严重的暴发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五、流行因素五、流行因素9/8/202421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 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主要问题与对策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9/8/202422以落实感染性腹泻家庭治疗三原则为基础,降低感染性腹泻死亡率以普及7项预防措施为基础,降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 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全球腹泻病控制全球腹泻病控制(control of diarrheal diseases, CDD)规划规划9/8/202423三管一灭 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改善饮食 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 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切断传播途径9/8/202424建立防治门诊开展疫情监测 人群监测、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措施做到“五早一就”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就地卫生处理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对传染源的措施9/8/202425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疫苗预防药物预防 原则上不提倡使用 流行特别严重时,为控制流行局势可考虑对密切接触者等小范围内使用 保护易感人群9/8/202426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其他措施9/8/202427总原则 预防脱水 纠正脱水 继续进食 合理用药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二、治疗原则9/8/202428病人因呕吐、腹泻失水量较多,有可能出现脱水腹泻引起轻中度脱水腹泻重度脱水,在静脉补液之前、同时或静脉补液后脱水基本纠正,血压恢复正常,为补充继续丢失及生理需要的水分 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提倡口服补液,预防脱水提倡口服补液,预防脱水9/8/202429对于“重度脱水”患者需要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外,同时还要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及时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及时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9/8/202430在整个腹泻阶段,鼓励病人继续进食对于儿童除母乳喂养外,可以添加辅助流质(如米汤等),也可加适量盐和糖(参照ORS)对于成人要鼓励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加一些蔬菜、水果等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继续进食继续进食9/8/202431痢疾(血性腹泻) 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可给予当地一种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口服霍乱 对严重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减少腹泻量,缩短持续期限和排菌期阿米巴痢疾及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 采用灭滴灵口服治疗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 一般不主张使用,对于下列几种可考虑使用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9/8/202432 一般不使用止泻药和止吐药,尤其是儿童禁用此类药物。
当腹泻合并有其他感染(如肺炎等)则需单独治疗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9/8/202433发病率高诊断困难 病原体耐药严重病原体抗原变异新病原体出现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三、主要问题与对策主要问题主要问题9/8/202434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与饮食卫生状况研制高效多价疫苗建立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加强病原体耐药性研究和控制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体系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对策与措施对策与措施9/8/202435改善卫生条件是基础提高大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是关键“三管一灭”是防制工作重点按“五早一就”的要求管理传染源大力推广口服补液是一般病人治疗的首选 第三节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与措施感染性腹泻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9/8/202436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 霍乱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37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 定义 由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甲类传染病、国际检疫传染病。
流行特点一、霍乱一、霍乱(cholera)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危害特别严重9/8/202438对传染源采取“五早一就”对环境做到“三管一灭”对疫点的处理做到“早、小、严、实”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39定义 由志贺菌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我国的乙类传染病 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二、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二、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dysentery)流行特点多为水型或食物型暴发志贺菌耐药成为临床和流行病学的重要课题 9/8/202440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 隔离期限视粪检志贺菌结果而定对传播途径落实“三管一灭” 提高个体卫生防护水平动物宿主如猪、狗、猴等,对人也有一定的传播作用预防控制预防控制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411982年,美国两个州快餐连锁店食物污染造成出血性肠炎暴发,从病人粪便中首次分离到O157:H7大肠杆菌此后世界各地有O157:H7肠炎暴发和散发报道1987年,我国首次分离到O157:H7大肠杆菌,不少地区发生暴发或散发的报道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流行概况流行概况9/8/202442EHEC肠炎的治疗原则上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相似,但应当强调纠正脱水和支持疗法的重要性对EHEC肠炎继发的HUS除对症治疗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无尿者可应用渗透析疗法治疗治疗预防控制预防控制原则上同其他感染性腹泻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43炎症性腹泻(inflammatory diarrhea): 指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导致腹泻分泌型腹泻(secretory diarrhea) 病原体刺激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 四、其他感染性腹泻四、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概况流行概况9/8/202444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治疗原则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措施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 营养治疗防制原则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几种重要的感染性腹泻9/8/20244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