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心得(7篇).docx
12页申纪兰心得(7篇) 申纪兰心得篇1 “闯将”“干将”“女将” 榜样具有恒久的魅力,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这次,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申纪兰:“勿忘人民,勿忘劳动”》,尤为感受到: 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申纪兰身上的这股子劲,是什么时代都不过时的力量 回到上世纪40年代,山里人信奉“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申纪兰先是年幼时坚决对裹脚说“不”,新中国成立,1951年,她又积极响应合作社工作,率先走出“碾台、锅台、炕台”,和村里的男劳力一样下地干活,在实践的锤炼中,申纪兰愈发自信果敢,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并在1954年,被写入新中国宪法这些事无不体现申纪兰敢为人先、思想解放的鲜明特点,应该说,这是一位“闯将”! 有想法有干劲有行动,申纪兰的人生生动诠释了,在新中国“谁说女子不如男”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言语胜过行动,易让人产生夸夸其谈的印象;如果一个人的行动胜过言语,则又是一种“老黄牛”形象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人内向有人偏外向,对申纪兰敢于“出风头”这件事,在我看来,有着强大硬实力的支撑,这叫真“优秀”非“作秀”,总得有人挺身而出,这个风头出得对,出得让人钦敬。
通过劳动竞赛,男人们也不得不认同,“妇女还是行,应该和男人同工同酬通过荒石山上植树造林,申纪兰的“包鱼鳞坑”栽树法沿袭至今,不能不说,这是一位“干将” 不忘根本,方有将来申纪兰永不懈怠的人生,从不困惑与迷茫,始终方向清晰,目标笃定 申纪兰的人生经历过很多大场面,比如,1953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从1954年至今,连续13届全国人大代表,比如,2023年9月29日,90岁的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其人生不可谓不精彩,场面不可谓不宏大,但,同样是她,1973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可她再三请求辞去正厅级职务她说,老百姓需要她,西沟更需要她申纪兰总说,“勿忘人民、勿忘劳动”,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申纪兰忙得团团转,却充实而又富足,有人问她,你的一生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申纪兰回答:“忠诚她用自己充实而精彩的人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有信仰的人生最美丽,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始终保持思想的坚定、信念的笃定、初心的纯净、使命的明净,应该说,这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巾帼“女将”! 何为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申纪兰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作为,在她身上“闯将”“干将”“女将”经历精彩纷呈,让人看到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巨大进步,让人思考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到底该追求什么,到底该怎么立足本职,答好时代问卷申纪兰,好样的!向您学习! 申纪兰心得篇2 太行山上的“一株兰” 兰,自古以来便是高洁典雅的象征,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质朴文静、淡雅高洁。
在劲松屹立的巍巍太行山间,也有土生土长默默绽放的“一株兰”她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将昔日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变成了绿水青山这位执拗的耄耋老者,便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她的一生,堪称传奇 1929年,申纪兰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18岁时,她便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一颗“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驱使着申纪兰在新婚第六天就下地干活在她的艰苦“斗争”下,“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新中国妇女的劳动权利得到极大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她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创建村办企业,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如今90岁高龄的她,一生中最常说的,是这几句话 “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铮铮傲骨在申纪兰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中国农村妇女还在裹小脚的陋习束缚下生活时,她已经破除世俗的眼光放开大脚到处呼吁妇女解放;当大多数妇女还在围着锅台、炕头、院墙转时,她早已响应党的号召,扛起农具下地劳动创业,用自己的行动印证妇女能顶半边天她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
但是对她而言,荣誉仅仅是一种精神动力,将鞭策她在为农民“发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每一名党员干部都需践行“纪兰精神”,用敢为善成、久久为功的韧劲应对挑战,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披荆斩棘、勇立潮头 “共产党就是要立党为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在1975年剪掉长辫子之后,申纪兰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在农村最常见的打扮除了不时整理行装进京开会,几乎没什么能把她和普通农妇一眼区别开申纪兰住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张旧桌子和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她的“学历”是扫盲班毕业,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1973年至198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已是厅级领导干部的申纪兰坚决不转干部身份、不要领导工资,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的补贴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穴堤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如申纪兰一般,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展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千千万万名党员干部一样,申纪兰的心里,始终记挂着百姓农忙时节,在广袤的土地上,总会看到她挽着裤腿劳作的身影;在村里的大街上,她也时常会端着煮圪瘩和煮地瓜蛋的碗与乡亲们一起蹲在路边吃饭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申纪兰依旧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参加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她想着合作社怎么联合起来,让长治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参加全国百佳名村走进振兴村活动,她和来自全国的名村代表聊天,汲取先进农村的经验,看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基层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如申纪兰一般的党员干部,他们一生扎根农村,为农民代言,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一心一意做事、踏踏实实工作,在为党和人民作贡献中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申纪兰心得篇3 把忠诚刻在共产党员心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谓之榜样近日,在共产党员网公众号又一次学习了申纪兰的事迹,年届90的她,是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被誉为见证中国人大制度的“活化石”她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一生为民请命的执着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深深震撼了我,申纪兰用忠诚二字总结她这平凡而又辉煌的一生,用她坚韧不屈、顽强奋斗的一生顶起了新中国妇女的“半边天”,她的人生经历是我们党员干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工作上就容易打折扣,就会在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中犹豫不前1953年是申纪兰风光的一年,这一年年初,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牢记自己的党“姓”,坚守自己的党性,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在大风大浪面前不迷失方向 初心受信仰主导,靠信念支撑申纪兰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永远跟党走是申纪兰不变的初心,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她无怨无悔申纪兰在她平凡又辉煌的一生中,时刻做到了忠诚可靠,在关键时刻站得稳、靠得住,任何时候都忠诚于党,政治过硬 为民请命 敢于担当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不平等的工分报酬严重挫伤了妇女的劳动积极性,20岁出头的申纪兰率先举起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旗,为她所生活的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西沟村也因“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载入史册 申纪兰从第一届人大代表做起,几十年来如一日,始终不负村民对他的信心和嘱托,担负起自己做好人民代表的职责,坚守着为人民的初心,在65年的代表生涯中,不断为民请命,为人民谋幸福。
克己奉公 朴实无华 90岁高龄的申纪兰,虽然有着65年的代表生涯,但她依旧是一个农民的身份她曾多次被提拔为市级省级领导干部,上级多次提出办理户口迁移,解决身份和待遇问题,然而她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拒绝了她说身份是不重要的,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这很难得,她多次拒绝厅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农民,不应该有这样的收入 申纪兰在金钱方面非常自律,她说钱就像水,缺了会渴死;贪图水,会被淹死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但申纪兰多年养成的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却从未改变,她不用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吃穿用度极为节俭,但是用来为集体、为乡亲办事,则毫不吝啬,申纪兰的金钱观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勿忘人民、勿忘劳动”是申纪兰人生最美的诠释,耄耋之年的她如今依然为村里忙活着,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及时学习中央有关精神,为社会各界讲授党课她把对党忠诚深深刻在了心上、融入了灵魂,用她默默奉献的一生践行着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申纪兰心得篇4 守护67年的那一份“初心” “恪尽职守是你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尽心尽力、安贫乐道;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责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向你们致敬!”这是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对申纪兰同志的致敬辞。
自1953年8月入党以来,她牢记那一句“为人民服务”的承诺,终其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幸福”而奔走奋斗 申纪兰同志的一生是“为民奔走”的一生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这句话让全国人民认识了那位来自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申纪兰同志那个时代,由于受到封建旧思想的影响,在太行老区有这样一句话,“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门”为了打破这个枷锁,年纪轻轻的申纪兰动员村里的妇女参加劳动,和男人们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争取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的规定,在后续的工作中,她积极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半个世纪以来,她始终不渝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2023年,89岁高龄的她仍然在为上党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忙碌奉献着申纪兰同志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申纪兰同志的一生是“为民发声”的一生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从辫子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到皱纹爬额却依然矍铄的90高龄老人,她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每次赴京参会,都是“满载”着人民群众的心声而去在65年的代表生涯中,申纪兰同志所提的建议和提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小事,从“搞好山区水利建设”到“老区如何致富”,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农村干部选举”到“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每一条都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条都是利国利民的建议,每一条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她的一生无愧于人民代表这个神圣的称号,真正做到了“坚守为民初心,忠诚执着履职”。
申纪兰同志是一生是“坚守初心”的一生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申纪兰同志就把“忠诚”二字深深刻在心上,立志为党的事业奉献终生曾经有人问她:“您这一生要用两个字来说,是什么”她回答说,“忠诚!”在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同志为山西省妇联主任但是她担任省妇联主任之后,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就这样,当了10年厅级干部的她,每月只领取50元的补贴,没给自己和子女亲戚朋友办过任何私事在西沟村里,申纪兰虽然担任着一些村办企业的董事长,但她既无股份,也没从村办企业中拿一分钱当她从电视上得知自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